超跌修复 A股反弹能否持续?
经历昨日的探底回升之后,A股市场今日以高开高走的姿态迎来全线反攻,三大指数集体跳空放量上行,展现出短期强劲的修复动能。在经历了此前一轮快速而急促的下跌之后,市场终于迎来了企稳回升的曙光。不过,在短期反弹态势确立的背景下,市场和大多数投资者仍不免心存疑问:这轮超跌修复行情能否突破技术性反弹的范畴,真正演变为一轮具有持续性的上行趋势? 从推动本轮反弹的动因来看,主要源于外部压力的阶段性缓解与内部结构性风险的释放。美联储释放的鸽派信号显著缓和了全球流动性收紧的预期,为包括A股在内的新兴市场创造了宝贵的窗口期;与此同时,市场内部成交集中度已从高位显著回落,个股极端高位占比也回归至合理区间,显示过热风险已得到相当程度的消化。此外,以AI为代表的科技成长主线在流动性预期改善与产业趋势延续的双重支撑下,估值与景气度的匹配度有所提升,也为市场注入了结构性的活力。 然而,反弹的持续性可能仍面临多重现实制约: 1、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美联储的鸽派信号虽改善了市场预期,但12月是否降息仍存分歧,政策路径的模糊性可能导致市场预期反复波动。与此同时,美股科技股的表现直接影响全球风险偏好,此前A股大跌便受其拖累,若美股未能企稳,A股科技板块的反弹空间也将持续承压。此外,中日关系的紧张态势也在不断扰动市场情绪,地缘政治风险作为制约风险偏好回升的重要变量,短期内难以彻底消除。 2、资金面的短板更凸显出本轮反弹的脆弱性。尽管今日市场呈现放量上行态势,但两市成交总额仍未能突破2万亿元关口,缺乏足够增量资金支撑的反弹难以形成有效攻势。历史经验表明,A股的有效反攻往往需要量能持续放大作为基础,在无量配合的情况下,反弹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困境。更为关键的是,自3040点以来的上行行情已积累了一定规模的获利盘,若没有持续的量能承接,后续抛压可能随时显现,从而进一步限制反弹的高度。 3、从市场情绪与结构层面来看,当前也缺乏持续上行的坚实基础。本轮反弹更多体现为超跌后的技术性修复,而非基本面驱动的趋势性反转。投资者信心仍显脆弱,惜售情绪的背后折射出对后市的谨慎态度,情绪回升缺乏持续性动力,一旦出现利空扰动,很容易引发获利回吐。从板块结构观察,即便科技主线仍具备一定韧性,但其他板块普遍缺乏明确的景气度支撑,难以形成多点开花的良性轮动格局,也就难以带动市场整体走强。 回到市场,判断本轮反弹能否持续,核心可能需要观察两大关键指标: 一是指数能否有效突破前期高点,若反弹始终在前期高点下方徘徊,大概率意味着3040点以来的上行趋势已出现阶段性顶部; 二是成交量能否有效放大至2万亿元以上,量能是行情延续的血液,无量支撑的反弹终究难以行稳致远。 若这两项关键指标均无法达成,那么当前的反弹大概率只是短期修复行为,后续市场将进入震荡整理阶段,以消化获利盘与各类不确定性。 综合而言,对于当前市场既不宜过度乐观,也不应过分悲观。在指数经历快速下跌后,技术性反弹本就属于合理现象,但其能否演变为更具持续性的上涨行情,仍需基本面、资金面与政策面的多重验证。对投资者而言,此时更应保持理性,在反弹过程中重点观察市场能否有效放量、是否出现具有号召力的新主线,以及外部环境能否持续配合。在趋势真正明朗之前,不妨以结构性思维应对,合理控制仓位,把握确定性较高的细分机会,耐心等待市场做出明确的方向选择。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郭.一.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