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开启牛市2.0?
每天中午张春林的午间评论是“春哥午间道”,新来的请大家同步关注一下,每天11:30更新。周末整体上还是利好偏多,比如16只科技类主题基金获批,周五夜间美股反弹等,都为今天股指的高开提供了支撑,全天股指一波三折,收盘基本平收,个股涨跌比4228:1104,涨多跌少。 但尾盘股指回落,并没有反弹进一步推进,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技术面上,股指还是呈现日线空头排列,分歧仍比较明显,现在感觉A股又回到了跟美股走的态势,上周五晚间美股小幅反弹,今天科创50指数的走势其实也比较类似,观察短期美股尤其是美科技股的表现。 二、摩尔线程今天开始申购,成交量今天缩小,较上周五缩小约12%,缩量反弹说明上档压力还是偏重。 这个位置上,我们重点观察本轮调整幅度最大,调整时间最长的科创50指数,自高点以来下跌接近20%,已逼近了前一轮调整23%的幅度,科创50指数的重要技术支撑位在半年线1200点附近位置,我认为在这个点位附近获得支撑的可能性较大。 今天看到门户网转转载的一篇申万宏源的研报,我感觉与我的牛市“中场论”有些类似,其主要观点这里摘录下来,与各位好朋友们共勉。 一、调整是“怀疑牛市级别”:AI产业链“产业趋势大波段没结束 + 中小波段有波折 +大波段性价比阶段性不足”,这神似2014年初的创业板、2018年初的食品饮料、2021年初的新能源。这种情况下,出现季度级别的“高位震荡”和“调整阶段”符合历史规律。 调整也只是“怀疑牛市级别”:“牛市两段论”是 A 股牛市周期的典型特征。调整后耐心等待基本面周期性改善 + 科技产业趋势新阶段 + 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 + 中国影响力提升共振,开启牛市2.0阶段全面牛。 牛市1.0阶段高位区域判断验证。“牛市两段论”是 A 股牛市周期的典型特征:牛市1.0阶段(2013、2017和2025),机构投资者风格切换基本完成+ 赚钱效应累积产生质变(上一轮发行高峰的公募产品净值回到水位线之上) + 产业趋势资产性价比不足。 牛市1.0到2.0的过渡期(2014年2-10月、2018年,本轮可能是2026上半年),等待全面牛市条件累积 + 产业趋势调整后磨底,消化性价比问题。牛市2.0全面牛(2015、2021,本轮可能是2026下半年),核心是基本面周期性改善/产业趋势新阶段 + 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 “怀疑牛市级别”的调整正在发生,但这个阶段更要坚定牛市认知。调整到位(核心赛道牛熊分界线附近)就是一个大级别的底部,可以等待“牛市 2.0”。 调整后,春季行情更值得期待。我们讨论两个春季行情的线索: 1、管理层重视经济增长,“政策底”可能提前验证。实现2035年中等发达国家目标,需要经济增长增速保持较高水平。2025Q3 经济偏弱,25年12月是布局26年经济政策的关键窗口期,“政策底”可能提前验证。 2、科技产业中期向上趋势不变。AI 产业趋势仍处于“阶段 3”,从“阶段 3”深入、向“阶段4”过渡阶段,产业盈利非线性增长。国内科技产业趋势同样不断进步。一二级市场联动见底回升已在验证(一级市场创投融资金额的见底回升,通常发生在 A 股结构牛年份2013、2019和 2025年)。 性价比角度,科技成长短期性价比已快速改善,机构投资者科技仓位有所下降,微观结构压力缓和。春季顺周期和科技可能都有反弹机会。 2026年行业风格节奏展望:牛市1.0到2.0的过渡阶段,高股息防御可能占优。牛市2.0阶段经济体感改善(实际改善)将催化顺周期引领指数突破,最终科技产业趋势和制造业全球影响力提升才是牛市主线。 所以,现在是牛市上半场挤泡沫的阶段,等有些成长股跌到让人绝望的时候,市场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展开新一轮反弹。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无非就是周期轮回,行情总是在疯狂中死亡,在犹豫中上涨,在绝望中诞生。 反复循环,周而复始。 现在位置上,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既不盲动追高,也没必要狠手杀跌,静待下一波风驰电掣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 就这样,喝鸡汤。 分享六件很重要的事情: 1)不要在最快乐时承诺 2)不要在生气时回信息 3)不要在伤心时做决定 4)不要在迷茫时选择轻松的道路 5)不要在自己做决定后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6)不要把眼前的幸福视为理所当然 …… 气质是模仿不出来的, 那是一个人灵魂的模样, 骨子里的贵气 文化中的熏陶, 修为后的自信, 精神上的富足, 那是她读过的书, 爱过的人,走过的路, 这些, 永远是装不出来的。 …… .张.春.林.财.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