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邦智能(301112):标的公司最近两年及一期的审计报告
原标题:信邦智能:标的公司最近两年及一期的审计报告 无锡英迪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度、2024年度 及2025年1-4月 审计报告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目 录 审计报告 1-5 合并资产负债表 1-2 合并利润表 3 合并现金流量表 4 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 5-7 公司资产负债表 8-9 公司利润表 10 公司现金流量表 11 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 12-14 财务报表附注 15-111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 22号 赛特广场 5层邮编 100004 电话 +86 10 8566 5588 传真 +86 10 8566 5120 www.grantthornton.cn 审计报告 致同审字(2025)第 310A034547号 无锡英迪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审计意见 我们审计了无锡英迪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迪芯微公司”)财务报表,包括 2023年 12月 31日、2024年 12月 31日、2025年 4月30日的合并及公司资产负债表,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 1-4月的合并及公司利润表、合并及公司现金流量表、合并及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相关财务报表附注。 我们认为,后附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英迪芯微公司 2023年 12月 31日、2024年 12月 31日、2025年4月 30日的合并及公司财务状况以及 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 1-4月的合并及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部分进一步阐述了我们在这些准则下的责任。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我们独立于英迪芯微公司,并履行了职业道德方面的其他责任。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关键审计事项 关键审计事项是我们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 2023年度、2024年度和 2025年 1-4月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这些事项的应对以对财务报表整体进行审计并形成审计意见为背景,我们不对这些事项单独发表意见。 (一)收入确认 1、事项描述 相关会计期间:2023年度、2024年度及 2025年 1-4月。 相关信息披露详见财务报表附注三、25和附注五、 32。 英迪芯微公司 2023年度、2024年度和 2025年 1-4月确认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49,403.98万元、 58,414.70万元与 16,514.44万元。 由于营业收入金额重大,是英迪芯微公司财务报表的主要项目和关键业绩评价指标之一,从而存在英迪芯微公司管理层(以下简称“管理层”)为了达到特定目标或期望而操纵收入确认时点的固有风险,因此我们将收入确认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 2、审计应对 2023年度、2024年度及 2025年 1-4月财务报表审计中,我们对收入确认主要执行了以下程序: (1)了解、评价并测试管理层对收入确认的相关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 (2)检查主要客户合同条款,并评价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3)对营业收入以及毛利率等实施分析性程序,比较分析报告期营业收入及毛利率、与同行业营业收入及毛利率的变动趋势及其合理性;(4)结合对应收账款的审计,选择主要客户函证交易金额,检查主要客户的期后回款情况,并对重要客户进行走访; (5)针对境内销售,检查主要客户合同、销售订单、出库单、运输单据、客户签收单据等;针对境外销售,检查主要客户合同、销售订单、出库单、出口报关等单据,并获取电子口岸数据,对出口退税申报明细表与账面外销收入进行核对等,评价收入确认时点是否与英迪芯微公司的会计政策一致; (6)针对经销商客户,获取主要经销商的进销存数据、工商信息等资料,对经销商当期销售及期末库存情况进行确认,核查销售的真实性和交易实质; (7)对临近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确认的销售收入执行截止测试,评价收入是否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相关会计期间:2023年度、2024年度及 2025年 1-4月。 相关信息披露详见财务报表附注三、 13和附注五、 8。 1、事项描述 英迪芯微公司 2023年 12月 31日、2024年 12月 31日和 2025年 4月 30日存货的账面价值分别为 6,605.69万元、17,725.14万元与 17,753.58万元。由于存货金额重大,管理层在估计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需运用重大判断和估计,因此我们将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 2、审计应对 2023年度、2024年度及 2025年 1-4月财务报表审计中,我们对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主要执行了以下程序: (1)了解、评价并测试与存货可变现净值确定相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2)复核相关的会计政策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原则,判断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要求; (3)结合存货监盘,观察、检查存货的数量、摆放和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库龄较长、型号陈旧、损毁等情况; 4 ()获取计算存货跌价准备的相关资料,复核并重新计算报告期各年(期)末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是否正确;结合存货周转率、生产成本或售价波动、技术或市场需求变化等情形,评价管理层就存货可变现净值所作估计的合理性; (5)选取项目评价存货预计售价的合理性,将预计售价与销售合同价格、市场销售价格、历史数据等进行对比,分析是否存在异常; (6)评价管理层对存货至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估计的合理性; (7)检查与存货可变现净值相关的信息是否已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四、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英迪芯微公司管理层负责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并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管理层负责评估英迪芯微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披露与持续经营相关的事项(如适用),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除非管理层计划清算英迪芯微公司、终止运营或别无其他现实的选择。 治理层负责监督英迪芯微公司的财务报告过程。 五、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 我们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并出具包含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合理保证是高水平的保证,但并不能保证按照审计准则执行的审计在某一重大错报存在时总能发现。 错报可能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在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运用职业判断,并保持职业怀疑。同时,我们也执行以下工作: (1)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以应对这些风险,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由于舞弊可能涉及串通、伪造、故意遗漏、虚假陈述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未能发现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的风险高于未能发现由于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的风险。 (2)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3)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及相关披露的合理性。 (4)对管理层使用持续经营假设的恰当性得出结论。同时,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就可能导致对英迪芯微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得出结论。如果我们得出结论认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审计准则要求我们在审计报告中提请报表使用者注意财务报表中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财务报表附注 一、公司基本情况 无锡英迪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由庄健、上海临英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Ay Dee Kay,LLC与 Vincent Isen Wang于 2017年 8月 3日经无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设立,成立时注册资本 100万元。 2022 12 31 经历次增资和股份转让,截至 年 月 日,本公司的股权结构如下: 持股数量 持股比例 序号 股东名称/姓名 (万股) (%) 1 88.8900 37.81 Ay Dee Kay,LLC 2 上海临英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公司) 39.5904 16.84 3 青岛华晟君腾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5.7547 6.70 4 晋江科宇盛达贰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9.7012 4.13 5 无锡志芯集成电路投资中心(有限公司) 7.4375 3.16 重庆两江红马智能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 6 6.4675 2.75 限合伙) 7 Vincent Isen Wang 6.3300 2.69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临芯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 8 6.1860 2.63 限合伙) 9 深圳市前海鹏晨盈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 6.1389 2.61 共青城临欧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兴业银行 10 5.9386 2.53 托管 11 重庆长信智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4.9488 2.11东风交银辕憬汽车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武汉)合伙企 12 4.9488 2.11 业(有限合伙) 13 HUITUNG INVESTMENTS INVESTMENTS(BVI)LIMITED 4.4442 1.89 14 ATMAN II-MISK LIMITED 3.7188 1.58 15 陈启凤 3.7188 1.58 16 Cheng-Tang Matt Hsieh 3.2337 1.38 17 常州芯浩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9693 1.26 泉州海丝科宇盛达六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 18 2.4991 1.06 伙)托管户 嘉兴临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兴业银行托 19 2.4744 1.05 管 20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2.4744 1.05 21 庄健 1.4400 0.61 22 SOLARIS VENTURES CAPITAL CO LTD 1.2935 0.55 23 镇江临创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2372 0.53无锡国联通宜新兴科技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24 1.2372 0.53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持股数量 持股比例 序号 股东名称/姓名 (万股) (%)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求圆正海创业投资合伙 25 1.2372 0.53 企业(有限合伙) 26 无锡新区领航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0.7576 0.32 合 计 235.0678 100.00 根据 2023年 9月 6日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本公司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由235.0678万元增至 31,295.4545万元,各股东按照股权比例同比例转资。同时,本公司注册资本在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之后的基础上增加 10%至 34,425万元,新增注册资本 3,129.5455万元由无锡临英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47,483,695.60元认购。 截至 2025年 4月 30日,本公司股权结构如下: 持股数量 持股比例 序号 股东名称 (万股) (%) 1 Ay Dee Kay,LLC 11,834.2578 34.38 2 无锡临英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 7,384.8841 21.453 晋江科宇盛达贰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083.8684 3.154 无锡志芯无锡志芯集成电路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990.1822 2.885 Vincent Isen Wang 842.7366 2.45 6 扬州临芯光电产业基金(有限合伙) 823.5653 2.39 7 深圳前海鹏晨盈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 817.2947 2.37 8 苏州原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802.6899 2.33 9 江苏疌泉君海荣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795.3730 2.31 10 共青城临欧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790.6280 2.30 东风交银辕憬汽车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武汉)合伙 11 658.8522 1.91 企业(有限合伙) 重庆长信智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 12 658.8522 1.91 伙) 13 嘉兴临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592.9643 1.72 重庆两江红马智能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14 584.5503 1.70 (有限合伙) 15 上海联新科技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495.0977 1.44 厦门建发新兴产业股权投资贰号合伙企业(有限合 16 494.1392 1.44 伙) 17 芜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 411.7827 1.20 18 常州芯浩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395.3140 1.15 19 陈启凤 355.5869 1.03 20 南通招华招证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338.0548 0.98 21 常州星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329.4261 0.96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持股数量 持股比例 序号 股东名称 (万股) (%) 泉州海丝科宇盛达肆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 23 332.7145 0.97 伙) 深圳市鹏远基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 24 302.9816 0.88 合伙) 25 林志强 257.8135 0.75 26 杭州九州舜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14.8512 0.62 27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4.8512 0.62 28 庄健 191.7126 0.56 29 上海骏圭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69.0273 0.49 30 福建晋江十月乾元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69.0273 0.4931 镇江临创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64.7131 0.4832 无锡求圆正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64.7131 0.48 33 新昌头雁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11.7791 0.32 34 泉州海丝凯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86.6434 0.25 35 芜湖泽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82.3565 0.24 36 赵敏 67.3124 0.20 37 倪文军 42.9756 0.12 38 张洪 33.5497 0.10 39 晏韵童 8.4514 0.02 合 计 34,425.00 100.00 注:上海临英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023年 6月更名为无锡临英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本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200MA1Q1BHB67;注册地址:无锡新吴区清源路18号 530创业大厦 C502;法定代表人:庄健。 本公司拥有英迪芯微(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英迪芯微”)、上海紫鹰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紫鹰”)、苏州紫鹰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紫鹰”)3家子公司。 本公司及子公司所属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产品包括车规级芯片和医疗健康芯片。 本财务报表及财务报表附注业经本公司于 2025年 10月 27日批准。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本财务报表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解释及其他有关规定(统称“企业会计准则”)编制。此外,本公司还结合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23年修订)》披露有关财务信息。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本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 本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除某些金融工具外,本财务报表均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则按照相关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三、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本公司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确定研发费用资本化条件以及收入确认政策,具19 25 体会计政策见附注三、 和附注三、 。 1、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本公司 2023年 12月31日、2024年 12月 31日、2025年 4月 30日的合并及公司财务状况以及 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 1-4月的合并及公司经营成果和合并及公司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2、会计期间 本公司会计期间采用公历年度,即每年自 1月 1日起至 12月 31日止。 3、营业周期 本公司的营业周期为 12个月。 4、记账本位币 本公司及境内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本公司之境外子公司根据其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确定美元为其记账本位币。本公司编制本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货币为人民币。 5、重要性标准确定方法和选择依据 项目 重要性标准 重要的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的 0.5%重要的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 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的 0.5%重要的账龄超过 1年的应付账款 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的 0.5% 资产总额/收入总额/利润总额超过集 重要的子公司 团总资产/总收入/利润总额的 15% 6、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按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与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调整留存收益。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按合并日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前持有投资的账面价值加上合并日新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之和,与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合并方在取得被合并方控制权之前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原股权之日与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同处于同一方最终控制之日孰晚日起至合并日之间已确认有关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应分别冲减比较报表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在购买日,取得的被购买方的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按公允价值确认。 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按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进行后续计量;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经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合并成本为购买日支付的对价与购买日之前已经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之和。对于购买日之前已经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已经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转为购买日当期收益,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原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3)企业合并中有关交易费用的处理 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7、控制的判断标准和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 (1)控制的判断标准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控制,是指本公司拥有对被投资单位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单位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当相关事实和情况的变化导致对控制定义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发生变化时,本公司将进行重新评估。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在判断是否将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范围时,本公司综合所有事实和情况,包括评估结构化主体设立目的和设计、识别可变回报的类型、通过参与其相关活动是否承担了部分或全部的回报可变性等的基础上评估是否控制该结构化主体。 (2)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合并财务报表以本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由本公司编制。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本公司和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要求保持一致,公司间的重大交易和往来余额予以抵销。 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以及业务,视同该子公司以及业务自同受最终控制方控制之日起纳入本公司的合并范围,将其自同受最终控制方控制之日起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分别纳入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 在报告期内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以及业务,将该子公司以及业务自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将其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子公司的股东权益中不属于本公司所拥有的部分,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项下单独列示;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少数股东分担的子公司的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其余额仍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3)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 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以及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因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而取得的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均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4)丧失子公司控制权的处理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剩余股权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与商誉之和,形成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 与原有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采用与原有子公司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与原有子公司相关的涉及权益法核算下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在丧失控制权时转入当期损益。 8、合营安排的分类及共同经营的会计处理方法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合营安排,是指一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共同控制的安排。本公司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 (1)共同经营 共同经营是指本公司享有该安排相关资产且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的合营安排。 本公司确认与共同经营中利益份额相关的下列项目,并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A、确认单独所持有的资产,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 B、确认单独所承担的负债,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承担的负债; C、确认出售其享有的共同经营产出份额所产生的收入; D、按其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因出售产出所产生的收入; E、确认单独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发生的费用。 (2)合营企业 合营企业是指本公司仅对该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的合营安排。 本公司按照长期股权投资有关权益法核算的规定对合营企业的投资进行会计处理。 9、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现金是指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本公司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10、外币业务和外币报表折算 (1)外币业务 本公司发生外币业务,按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资产负债表日,对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根据非货币性项目的性质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 (2)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资产负债表日,对境外子公司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股东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外,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现金流量表所有项目均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示“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项目反映。 由于财务报表折算而产生的差额,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项目下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 处置境外经营并丧失控制权时,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全部或按处置该境外经营的比例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11、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1)金融工具的确认和终止确认 本公司于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终止确认: ①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 ②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符合下述金融资产转移的终止确认条件。 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 本公司(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签订协议,以承担新金融负债方式替换现存金融负债,且新金融负债与现存金融负债的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的,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债,并同时确认新金融负债。 以常规方式买卖金融资产,按交易日进行会计确认和终止确认。 (2)金融资产分类和计量 本公司在初始确认时根据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分为以下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未包含或不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考虑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本公司按照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本公司将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且未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 本公司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 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初始确认后,对于该类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以摊余成本计量且不属于任何套期关系的一部分的金融资产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或确认减值时,计入当期损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本公司将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且未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本公司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 ? 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初始确认后,对于该类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减值损失或利得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利得或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除上述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外,本公司将其余所有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为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本公司将部分本应以摊余成本计量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不可撤销地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初始确认后,对于该类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包括利息和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除非该金融资产属于套期关系的一部分。 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指本公司如何管理金融资产以产生现金流量。业务模式决定本公司所管理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来源是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出售金融资产还是两者兼有。本公司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关键管理人员决定的对金融资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产进行管理的特定业务目标为基础,确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 本公司对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进行评估,以确定相关金融资产在特定日期产生的合同现金流量是否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其中,本金是指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利息包括对货币时间价值、与特定时期未偿付本金金额相关的信用风险、以及其他基本借贷风险、成本和利润的对价。此外,本公司对可能导致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的时间分布或金额发生变更的合同条款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满足上述合同现金流量特征的要求。 仅在本公司改变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在业务模式发生变更后的首个报告期间的第一天进行重分类,否则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后不得进行重分类。 (3)金融负债分类和计量 本公司的金融负债于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对于未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其初始确认金额。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对于此类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与该等金融负债相关的股利和利息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 金融负债,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负债: ①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②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③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④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 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剩余权益的合同。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如果本公司不能无条件地避免以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来履行一项合同义务,则该合同义务符合金融负债的定义。 如果一项金融工具须用或可用本公司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需要考虑用于结算该工具的本公司自身权益工具,是作为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替代品,还是为了使该工具持有方享有在发行方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如果是前者,该工具是本公司的金融负债;如果是后者,该工具是本公司的权益工具。 (4)衍生金融工具及嵌入衍生工具 初始以衍生交易合同签订当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以其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为正数的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为一项资产,公允价值为负数的确认为一项负债。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任何不符合套期会计规定的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对包含嵌入衍生工具的混合工具,如主合同为金融资产的,混合工具作为一个整体适用金融资产分类的相关规定。如主合同并非金融资产,且该混合工具不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进行会计处理,嵌入衍生工具与该主合同在经济特征及风险方面不存在紧密关系,且与嵌入衍生工具条件相同,单独存在的工具符合衍生工具定义的,嵌入衍生工具从混合工具中分拆,作为单独的衍生金融工具处理。如果无法在取得时或后续的资产负债表日对嵌入衍生工具进行单独计量,则将混合工具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5)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见附注三、12。 (6)金融资产减值 本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下列项目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应收款项和债务工具投资;? 《企业会计准则第 14号——收入》定义的合同资产; ? 租赁应收款; ? 财务担保合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除外)。 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 信用损失,是指本公司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本公司考虑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等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计算合同应收的现金流量与预期能收到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的概率加权金额,确认预期信用损失。 本公司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损失分别进行计量。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处于第一阶段,本公司按照未来 12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二阶段,本公司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三阶段,本公司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本公司假设其信用风险自初12 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按照未来 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金融工具整个预计存续期内所有可能发生的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未来 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资产负债表日后 12个月内(若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少于 12个月,则为预计存续期)可能发生的金融工具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是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一部分。 在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时,本公司需考虑的最长期限为企业面临信用风险的最长合同期限(包括考虑续约选择权)。 本公司对于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以及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按照其未扣除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对于处于第三阶段的金融工具,按照其账面余额减已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对于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等应收款项,若某一客户信用风险特征与组合中其他客户显著不同,或该客户信用风险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本公司对该应收款项单项计提坏账准备。除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之外,本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对应收款项划分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坏账准备。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应收款项融资 对于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无论是否存在重大融资成分,本公司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当单项金融资产无法以合理成本评估预期信用损失的信息时,本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对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划分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A、应收票据 ? 应收票据组合 1:银行承兑汇票 ? 应收票据组合 2:商业承兑汇票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B、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组合 1:应收集团内关联方组合 ? 应收账款组合 2:应收外部客户 C、应收款项融资 ? 应收款项融资组合 1:应收票据 ? 应收款项融资组合 2:应收账款债权凭证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票据,本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账款,本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应收账款的账龄自确认之日起计算。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款项融资,本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其他应收款 本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其他应收款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 其他应收款组合 1:应收押金保证金等 ? 其他应收款组合 2:应收出口退税 ? 其他应收款组合 3:应收其他款项 对划分为组合的其他应收款,本公司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 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对于按账龄划分组合的其他应收款,账龄自确认之日起计算。 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 对于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本公司按照投资的性质,根据交易对手和风险敞口的各种类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 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评估 本公司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与在初始确认日发生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 在确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时,本公司考虑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得的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包括前瞻性信息。本公司考虑的信息包括: ? 债务人未能按合同到期日支付本金和利息的情况; ? 已发生的或预期的金融工具的外部或内部信用评级(如有)的严重恶化;? 已发生的或预期的债务人经营成果的严重恶化; ? 现存的或预期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变化,并将对债务人对本公司的还款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根据金融工具的性质,本公司以单项金融工具或金融工具组合为基础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以金融工具组合为基础进行评估时,本公司可基于共同信用风险特征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例如逾期信息和信用风险评级。 如果逾期超过 30日,本公司确定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已经显著增加。 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 本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评估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是否已发生信用减值。当对金融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具有不利影响的一项或多项事件发生时,该金融资产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证据包括下列可观察信息:? 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 ? 债务人违反合同,如偿付利息或本金违约或逾期等; ? 本公司出于与债务人财务困难有关的经济或合同考虑,给予债务人在任何其他情况下都不会做出的让步; ? 债务人很可能破产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 发行方或债务人财务困难导致该金融资产的活跃市场消失。 预期信用损失准备的列报 为反映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的变化,本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损失准备抵减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本公司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其损失准备,不抵减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核销 如果本公司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能够全部或部分收回,则直接减记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这种减记构成相关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本公司确定债务人没有资产或收入来源可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以偿还将被减记的金额。但是,按照本公司收回到期款项的程序,被减记的金融资产仍可能受到执行活动的影响。 已减记的金融资产以后又收回的,作为减值损失的转回计入收回当期的损益。 (7)金融资产转移 金融资产转移,是指将金融资产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另一方(转入方)。 本公司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不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本公司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分别下列情况处理: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确认产生的资产和负债;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8)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销 当本公司具有抵销已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法定权利,且目前可执行该种法定权利,同时本公司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时,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以相互抵销后的金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除此以外,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不予相互抵销。 12、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本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假定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有序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本公司假定该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最有利市场进行。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是本公司在计量日能够进入的交易市场。本公司采用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或负债定价时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使用的假设。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本公司采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本公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的,考虑市场参与者将该资产用于最佳用途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或者将该资产出售给能够用于最佳用途的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经济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利益的能力。 本公司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只有在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在财务报表中以公允价值计量或披露的资产和负债,根据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最低层次输入值,确定所属的公允价值层次:第一层次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对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评估,以确定是否在公允价值计量层次之间发生转换。 13、存货 (1)存货的分类 本公司存货分为在途物资、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合同履约成本等。 ① 芯片设计业务公司按照项目对成本进行核算,对于归属于某一项目的半导体IP成本、人工成本、费用等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计入合同履约成本,在该芯片设计业务达到收入确认时点时结转至当期营业成本; ② 芯片量产业务公司按照晶圆制造、晶圆封装测试等环节中发生的材料成本、人员成本以及加工费等计入库存商品以及委托加工物资,在该芯片量产业务达到收入确认时点时结转至当期营业成本。 (2)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本公司存货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发出时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 (3)存货跌价准备的确定依据和计提方法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其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可变现净值是按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同时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 本公司通常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计提的金额内转回。 (4)存货的盘存制度 本公司存货盘存制度采用永续盘存制。 (5)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 本公司低值易耗品领用时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 14、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本公司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为本公司的联营企业。 (1)初始投资成本确定 对于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份额作为投资成本;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 对于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除非投资符合持有待售的条件;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差额计入投资当期的损益。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份额,分别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享有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并按照本公司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制的,在转换日,按照原股权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原股权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的,与其相关的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在改按权益法核算时转入留存收益。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会计处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原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转入当期损益。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改按权益法核算,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其在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因其他投资方增资而导致本公司持股比例下降、从而丧失控制权但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公司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然后,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本公司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本公司的部分,在抵销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但本公司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属于所转让资产减值损失的,不予以抵销。 (3)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依据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在判断是否存在共同控制时,首先判断是否由所有参与方或参与方组合集体控制该安排,其次再判断该安排相关活动的决策是否必须经过这些集体控制该安排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如果所有参与方或一组参与方必须一致行动才能决定某项安排的相关活动,则认为所有参与方或一组参与方集体控制该安排;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组合能够集体控制某项安排的,不构成共同控制。判断是否存在共同控制时,不考虑享有的保护性权利。 重大影响,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资方及其他方持有的当期可执行潜在表决权在假定转换为对被投资方单位的股权后产生的影响,包括被投资单位发行的当期可转换的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及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的影响。 当本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 20%(含 20%)以上但低于 50%的表决权股份时,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除非有明确证据表明该种情况下不能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不形成重大影响;本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 20%(不含)以下的表决权股份时,一般不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除非有明确证据表明该种情况下能够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形成重大影响。 (4)减值测试方法及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计提资产减值的方法见附注三、20。 15、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本公司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并且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固定资产才能予以确认。 本公司固定资产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在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本公司且其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资本化后续支出条件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在发生时按照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对于被替换的部分,终止确认其账面价值。 (2)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本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开始计提折旧,终止确认时或划分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时停止计提折旧。在不考虑减值准备的情况下,按固定资产类别、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残值,本公司确定各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如下: 类 别 使用年限(年) 残值率(%) 年折旧率(%) 办公设备 7 0 14.29 运输设备 4 0 25.00 电子设备 3-10 0 33.33-10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额计算确定折旧率。 (3)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减值准备计提方法见附注三、20。 (4)每年年度终了,本公司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调整预计净残值。 (5)固定资产处置 当固定资产被处置、或者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时,终止确认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的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16、在建工程 本公司在建工程成本按实际工程支出确定,包括在建期间发生的各项必要工程支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等。 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计提资产减值方法见附注三、20。 17、借款费用 1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 本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开始资本化:① 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资产支出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② 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③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2)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 本公司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3)借款费用资本化率以及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 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予以资本化;一般借款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确定资本化金额。资本化率根据一般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资本化期间内,外币专门借款的汇兑差额全部予以资本化;外币一般借款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8、无形资产 本公司无形资产包括软件、特许权使用费等。 无形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并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为有限的,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采用能反映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的摊销方法,在预计使用年限内摊销;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采用直线法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作摊销。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如下: 使用寿命的确定依据 类别 使用寿命 摊销方法 备注 预计可使用年限 软件 10 直线法 预计可使用年限 特许权使用费 3-8 直线法 本公司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与以前估计不同的,调整原先估计数,并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某项无形资产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无形资产计提资产减值方法见附注三、20。 19、研发支出 本公司研发支出为公司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支出,包括研发人员职工薪酬、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设计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其他费用等。其中研发人员的工资按照项目工时分摊计入研发支出。研发活动与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共用设备、产线、场地按照工时占比、面积占比分配计入研发支出。 本公司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即:完成该无形资产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的意图;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够证明其有用性;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开发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研究开发项目在满足上述条件,通过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可行性研究,形成项目立项后,进入开发阶段。 已资本化的开发阶段的支出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为开发支出,自该项目达到预定用途之日转为无形资产。 20、资产减值 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无形资产等(存货、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递延所得税资产、金融资产除外)的资产减值,按以下方法确定: 于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存在减值迹象的,本公司将估计其可收回金额,进行减值测试。对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尚未达预定用途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进行减值测试。 可收回金额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本公司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的认定,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 当资产或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本公司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就商誉的减值测试而言,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自购买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难以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的,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且不大于本公司确定的报告分部。 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首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然后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其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如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再转回。 21、长期待摊费用 本公司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按实际成本计价,并按预计受益期限平均摊销。对不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其摊余价值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22、职工薪酬 (1)职工薪酬的范围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2)短期薪酬 本公司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职工工资、奖金、按规定的基准和比例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3)离职后福利 离职后福利计划包括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其中,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设定提存计划 设定提存计划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 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设定受益计划 对于设定受益计划,在年度资产负债表日由独立精算师进行精算估值,以预期累积福利单位法确定提供福利的成本。本公司设定受益计划导致的职工薪酬成本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① 服务成本,包括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和结算利得或损失。其中,当期服务成本,是指职工当期提供服务所导致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额;过去服务成本,是指设定受益计划修改所导致的与以前期间职工服务相关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 ② 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包括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以及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 ③ 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 除非其他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职工福利成本计入资产成本,本公司将上述第①和②项计入当期损益;第③项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不会在后续会计期间转回至损益,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在原设定受益计划终止时在权益范围内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全部结转至未分配利润。 (4)辞退福利 本公司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的,在下列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本公司不能单方面撤回因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本公司确认与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时。 实行职工内部退休计划的,在正式退休日之前的经济补偿,属于辞退福利,自职工停止提供服务日至正常退休日期间,拟支付的内退职工工资和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正式退休日期之后的经济补偿(如正常养老退休金),按照离职后福利处理。 (5)其他长期福利 本公司向职工提供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符合设定提存计划条件的,按照上述关于设定提存计划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符合设定受益计划的,按照上述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但相关职工薪酬成本中“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部分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23、预计负债 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本公司将其确认为预计负债:(1)该义务是本公司承担的现时义务; (2)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本公司; (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预计负债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并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通过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进行折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本公司于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并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以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 如果清偿已确认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或其他方补偿,则补偿金额只能在基本确定能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确认的补偿金额不超过所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 24、股份支付及权益工具 (1)股份支付的种类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2)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本公司对于授予的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按照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对于授予的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采用期权定价模型等确定其公允价值。选用的期权定价模型考虑以下因素:A、期权的行权价格;B、期权的有效期;C、标的股份的现行价格;D、股价预计波动率;E、股份的预计股利;F、期权有效期内的无风险利率。 (3)确认可行权权益工具最佳估计的依据 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行权职工人数变动等后续信息作出最佳估计,修正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在可行权日,最终预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应当与实际可行权数量一致。 (4)实施、修改、终止股份支付计划的相关会计处理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按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在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按照本公司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在授予日以本公司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负债。在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本公司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在相关负债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对股份支付计划进行修改时,若修改增加了所授予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按照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相应地确认取得服务的增加;若修改增加了所授予权益工具的数量,则将增加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相应地确认为取得服务的增加。 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是指修改前后的权益工具在修改日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若修改减少了股份支付公允价值总额或采用了其他不利于职工的方式修改股份支付计划的条款和条件,则仍继续对取得的服务进行会计处理,视同该变更从未发生,除非本公司取消了部分或全部已授予的权益工具。 在等待期内,如果取消了授予的权益工具(因未满足可行权条件的非市场条件,如服务期限条件或非市场的业绩条件而被取消的除外),本公司对取消所授予的权益性工具作为加速行权处理,将剩余等待期内应确认的金额立即计入当期损益,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足的,本公司将其作为授予权益工具的取消处理。 25、收入 (1)一般原则 本公司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合同中包含两项或多项履约义务的,本公司在合同开始日,按照各单项履约义务所承诺商品或服务的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按照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计量收入。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否则,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履约义务: ① 客户在本公司履约的同时即取得并消耗本公司履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② 客户能够控制本公司履约过程中在建的商品。 ③ 本公司履约过程中所产出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用途,且本公司在整个合同期间内有权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款项。 对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本公司在该段时间内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 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时,本公司已经发生的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按照已经发生的成本金额确认收入,直到履约进度能够合理确定为止。 对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本公司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点确认收入。在判断客户是否已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本公司会考虑下列迹象:① 本公司就该商品或服务享有现时收款权利,即客户就该商品负有现时付款义务。 ② 本公司已将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拥有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 ③ 本公司已将该商品的实物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实物占有该商品。 ④ 本公司已将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取得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 ⑤ 客户已接受该商品或服务。 ⑥ 其他表明客户已取得商品控制权的迹象。 (2)具体方法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1 销售商品收入 本公司销售商品为车规级芯片、医疗健康芯片及其开发工具。对于境内客户,本公司将产品按照合同规定运至约定交货地点,在客户接收产品且签署签收单据时确认收入。对于境外客户,本公司大部分采用 EXW和 FCA的方式成交,采用 FCA方式交易的出口业务,在完成出口报关手续后,本公司获取报关单、提单时确认收入;采用 EXW方式交易的出口业务,在产品出库交付给客户指定的承运人,本公司完成产品交付义务时确认收入。 ②提供服务收入 本公司对外提供芯片设计服务,按照合同约定向客户交付最终的工作内容和成果,本公司在客户确认完成时点后确认收入。 本公司给予客户的信用期与行业惯例一致,不存在重大融资成分。 26、合同成本 合同成本包括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及合同履约成本。 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是指本公司不取得合同就不会发生的成本(如销售佣金等)。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本公司将其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 本公司为取得合同发生的、除预期能够收回的增量成本之外的其他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为履行合同发生的成本,不属于存货等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范围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本公司将其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 ① 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明确由客户承担的成本以及仅因该合同而发生的其他成本; ② 该成本增加了本公司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 ③ 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合同取得成本确认的资产和合同履约成本确认的资产(以下简称“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采用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或服务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当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下列两项的差额时,本公司对超出部分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① 本公司因转让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或服务预期能够取得的剩余对价;② 为转让该相关商品或服务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27、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在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并能够收到时确认。 对于货币性资产的政府补助,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对于非货币性资产的政府补助,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 1元计量。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本公司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除此之外,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对于政府文件未明确规定补助对象的,能够形成长期资产的,与资产价值相对应的政府补助部分作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其余部分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难以区分的,将政府补助整体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期限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计入当期损益;用于补偿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则计入递延收益,于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确认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本公司对相同或类似的政府补助业务,采用一致的方法处理。 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 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时,初始确认时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资产账面价值;存在相关递延收益余额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属于其他情况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8、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 所得税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除由于企业合并产生的调整商誉,或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计入所有者权益外,均作为所得税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根据资产、负债于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递延所得税。 各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除非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在以下交易中产生的: (1)商誉的初始确认,或者具有以下特征的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该交易不是企业合并,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初始确认的资产和负债导致产生等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单项交易除外);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2)对于与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能够控制并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本公司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此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除非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在以下交易中产生的: (1)该交易不是企业合并,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初始确认的资产和负债导致产生等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单项交易除外); (2)对于与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且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于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并反映资产负债表日预期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方式的所得税影响。 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予以转回。 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1)本公司内该纳税主体拥有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和当期所得税负债的法定权利; (2)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与同一税收征管部门对本公司内同一纳税主体征收的所得税相关。 29、租赁 (1)租赁的识别 在合同开始日,本公司作为承租人或出租人评估合同中的客户是否有权获得在使用期间内因使用已识别资产所产生的几乎全部经济利益,并有权在该使用期间主导已识别资产的使用。如果合同中一方让渡了在一定期间内控制一项或多项已识别资产使用的权利以换取对价,则本公司认定合同为租赁或者包含租赁。 (2)本公司作为承租人 在租赁期开始日,本公司对所有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简化处理的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除外。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使用权资产的会计政策见附注三、30。 租赁负债按照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采用租赁内含利率计算的现值进行初始计量,无法确定租赁内含利率的,采用增量借款利率作为折现率。租赁付款额包括:固定付款额及实质固定付款额,存在租赁激励的,扣除租赁激励相关金额;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额;购买选择权的行权价格,前提是承租人合理确定将行使该选择权;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需支付的款项,前提是租赁期反映出承租人将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以及根据承租人提供的担保余值预计应支付的款项。后续按照固定的周期性利率计算租赁负债在租赁期内各期间的利息费用,并计入当期损益。未纳入租赁负债计量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短期租赁 短期租赁是指在租赁期开始日,租赁期不超过 12个月的租赁,包含购买选择权的租赁除外。 本公司将短期租赁的租赁付款额,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的方法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对于短期租赁,本公司按照租赁资产的类别将满足短期租赁条件的项目选择采用上述简化处理方法。 低价值资产租赁 低价值资产租赁是指单项租赁资产为全新资产时价值低于 4万元的租赁。 本公司将低价值资产租赁的租赁付款额,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的方法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对于低价值资产租赁,本公司根据每项租赁的具体情况选择采用上述简化处理方法。 租赁变更 租赁发生变更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本公司将该租赁变更作为一项单独租赁进行会计处理:①该租赁变更通过增加一项或多项租赁资产的使用权而扩大了租赁范围;②增加的对价与租赁范围扩大部分的单独价格按该合同情况调整后的金额相当。 租赁变更未作为一项单独租赁进行会计处理的,在租赁变更生效日,本公司重新分摊变更后合同的对价,重新确定租赁期,并按照变更后租赁付款额和修订后的折现率计算的现值重新计量租赁负债。 租赁变更导致租赁范围缩小或租赁期缩短的,本公司相应调减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并将部分终止或完全终止租赁的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其他租赁变更导致租赁负债重新计量的,本公司相应调整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 (3)本公司作为出租人 本公司作为出租人时,将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确认为融资租赁,除融资租赁之外的其他租赁确认为经营租赁。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中,在租赁期开始日本公司按租赁投资净额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租赁投资净额为未担保余值和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收到的租赁收款额按照租赁内含利率折现的现值之和。本公司作为出租人按照固定的周期性利率计算并确认租赁期内各个期间的利息收入。本公司作为出租人取得的未纳入租赁投资净额计量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应收融资租赁款的终止确认和减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 23号——金融资产转移》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经营租赁 经营租赁中的租金,本公司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确认当期损益。发生的与经营租赁有关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资本化,在租赁期内按照与租金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分摊,分期计入当期损益。取得的与经营租赁有关的未计入租赁收款额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租赁变更 经营租赁发生变更的,本公司自变更生效日起将其作为一项新租赁进行会计处理,与变更前租赁有关的预收或应收租赁收款额视为新租赁的收款额。 融资租赁发生变更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本公司将该变更作为一项单独租赁进行会计处理:①该变更通过增加一项或多项租赁资产的使用权而扩大了租赁范围;②增加的对价与租赁范围扩大部分的单独价格按该合同情况调整后的金额相当。 融资租赁发生变更未作为一项单独租赁进行会计处理的,本公司分别下列情形对变更后的租赁进行处理:①假如变更在租赁开始日生效,该租赁会被分类为经营租赁的,本公司自租赁变更生效日开始将其作为一项新租赁进行会计处理,并以租赁变更生效日前的租赁投资净额作为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②假如变更在租赁开始日生效,该租赁会被分类为融资租赁的,本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关于修改或重新议定合同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30、使用权资产 1 ()使用权资产确认条件 使用权资产是指本公司作为承租人可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初始计量金额;在租赁期开始日或之前支付的租赁付款额,存在租赁激励的,扣除已享受的租赁激励相关金额;本公司作为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本公司作为承租人为拆卸及移除租赁资产、复原租赁资产所在场地或将租赁资产恢复至租赁条款约定状态预计将发生的成本。本公司作为承租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对拆除复原等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后续就租赁负债的任何重新计量作出调整。 (2)使用权资产的折旧方法 本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本公司作为承租人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两者孰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3)使用权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减值准备计提方法见附注三、20。 31、重大会计判断和估计 本公司根据历史经验和其它因素,包括对未来事项的合理预期,对所采用的重要会计估计和关键假设进行持续的评价。很可能导致下一会计年度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出现重大调整风险的重要会计估计和关键假设列示如下: 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本公司通过应收账款违约风险敞口和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并基于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确定预期信用损失率。在确定预期信用损失率时,本公司使用内部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等数据,并结合当前状况和前瞻性信息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在考虑前瞻性信息时,本公司使用的指标包括经济下滑的风险、外部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和客户情况的变化等。本公司定期监控并复核与预期信用损失计算相关的假设。 32、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 (1)重要会计政策变更 ①财政部于 2023年 8月 21日发布《关于印发<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财会〔2023〕11号)。 该规定适用于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确认为无形资产或存货等资产类别的数据资源,以及企业合法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但由于不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资产确认条件而未确认为资产的数据资源的相关会计处理。 本公司自 2024年 1月 1日起执行该规定,采用未来适用法,该规定施行前已经费用化计入损益的数据资源相关支出不再调整。 采用该规定未对本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②财政部于 2023年 11月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7号》(财会〔2023〕21号)(以下简称“解释第 17号”)。 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的划分 解释第 17号规定,对于企业贷款安排产生的负债,企业将负债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权利可能取决于企业是否遵循了贷款安排中规定的条件(以下简称“契约条件”)。企业根据准则规定对该负债的流动性进行划分时,应当区别下列情况考虑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具有推迟清偿负债的权利:(1)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者之前应遵循的契约条件,即使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才对该契约条件的遵循情况进行评估(如有的契约条件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基于资产负债表日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影响该权利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的判断,进而影响2 该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的流动性划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应遵循的契约条件(如有的契约条件规定基于资产负债表日之后 6个月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不影响该权利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的判断,与该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的流动性划分无关。 负债的条款导致企业在交易对手方选择的情况下通过交付自身权益工具进行清偿的,如果按照准则规定该选择权分类为权益工具并将其作为复合金融工具的权益组成部分单独确认,则该条款不影响该项负债的流动性划分。 本公司自 2024年 1月 1日起执行该规定,并对可比期间信息进行调整。 采用该规定未对本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2)重要会计估计变更 报告期内,公司重要会计估计未发生变更。 四、税项 1、主要税种及税率 税 种 计税依据 法定税率(%) 应纳税增值额(应纳税额按应纳税销 增值税 售额乘以适用税率扣除当期允许抵扣 13、6 的进项税后的余额计算) 城市维护建设税 实际缴纳的流转税额 7、5 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25、15、16.5 本公司各纳税主体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如下: 纳税主体名称 所得税税率(%) 无锡英迪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 苏州紫鹰微电子有限公司 20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纳税主体名称 所得税税率(%) 上海紫鹰微电子有限公司 15 英迪芯微(香港)有限公司 16.50 2、税收优惠及批文 本公司 2023年 11月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子公司上海紫鹰微电子有限公司于2023年 11月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均为三年。报告期内减按 15%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有关税费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 2023年第 12号),自 2023年 1月 1日至 2027年 12月 31日,小型微利企业减按 2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 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子公司苏州紫鹰微电子有限公司为小型微利企业,报告期内适用该优惠政策。 五、合并财务报表项目附注 1、货币资金 项 目 2025.04.30 2024.12.31 2023.12.31 库存现金 - - - 银行存款 131,252,563.46 239,422,031.13 258,957,125.38 其他货币资金 - - - 存款应计利息 14,520.00 1,320.00 - 合 计 131,267,083.46 239,423,351.13 258,957,125.38 其中:存放在境外的款项总额 1,649,127.59 6,469,606.22 9,765,642.98报告期各期末,本公司不存在抵押、质押或冻结、或存放在境外且资金汇回受到限制的款项。 2、交易性金融资产 项 目 2025.04.30 2024.12.31 2023.12.3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20,056,000.00 - - 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其中:结构性存款 20,056,000.00 - - 合 计 20,056,000.00 - - 3、应收票据 2025.04.30 票据种类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账面价值 银行承兑汇票 4,224,793.80 - 4,224,793.80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续上表) 2024.12.31 票据种类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账面价值 银行承兑汇票 1,326,711.15 - 1,326,711.15 (续上表) 2023.12.31 票据种类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账面价值 银行承兑汇票 - - - (1)报告期各期末,本公司无质押的应收票据。 (2)报告期各期末,本公司已背书或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 2025.04.30 2024.12.31 2023.12.31 种类 期末终止 期末未终止 期末终止 期末未终止 期末终止 期末未终止 确认金额 确认金额 确认金额 确认金额 确认金额 确认金额 银行承 - 660,970.48 - 1,017,744.68 - - 兑票据 (3)报告期各期末,本公司无因出票人未履约而将其转应收账款的票据。 (4)按坏账计提方法分类 2025.04.30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类 别 账面价值 预期信用 金额 比例(%)金额 损失率(%)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4,224,793.80 100.00 - - 4,224,793.80 其中:银行承兑汇票 4,224,793.80 100.00 - - 4,224,793.80 合 计 4,224,793.80 100.00 - - 4,224,793.80 (续上表) 2024.12.31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类 别 账面价值 预期信用 金额 比例(%)金额 损失率(%)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1,326,711.15 100.00 - - 1,326,711.15 其中:银行承兑汇票 1,326,711.15 100.00 - - 1,326,711.15 合 计 1,326,711.15 100.00 - - 1,326,711.15 4 、应收账款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账 龄 2025.04.30 2024.12.31 2023.12.31 0-6个月(含 6个月) 156,869,782.10 167,422,567.06 141,342,329.546-12 个月 1,134,170.00 4,970,400.00 - 1 2 至 年 - - 202,573.58 2至 3年 203,684.72 203,563.03 - 小 计 158,207,636.82 172,596,530.09 141,544,903.12 减:坏账准备 1,727,248.72 2,024,527.22 1,453,938.02 合 计 156,480,388.10 170,572,002.87 140,090,965.10 注:报告期各期末账龄为 1年以上的款项余额均为外币,变动为汇率变动。 (2)按坏账计提方法分类披露 2025.04.30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类 别 账面价值 预期信用 金额 比例(%)金额 损失率(%)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 - - -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158,207,636.82 100.00 1,727,248.72 1.09 156,480,388.10其中:应收外部客户 158,207,636.82 100.00 1,727,248.72 1.09 156,480,388.10合 计 158,207,636.82 100.00 1,727,248.72 156,480,388.10 (续上表) 2024.12.31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类 别 账面价值 预期信用 金额 比例(%) 金额 损失率(%)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 - - -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172,596,530.09 100.00 2,024,527.22 1.17 170,572,002.87其中:应收外部客户 172,596,530.09 100.00 2,024,527.22 1.17 170,572,002.87合 计 172,596,530.09 100.00 2,024,527.22 170,572,002.87 (续上表) 2023.12.31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类 别 账面价值 预期信用 金额 比例(%) 金额 损失率(%)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 - - -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141,544,903.12 100.00 1,453,938.02 1.03 140,090,965.10其中:应收外部客户 141,544,903.12 100.00 1,453,938.02 1.03 140,090,965.10合 计 141,544,903.12 100.00 1,453,938.02 140,090,965.10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1 截至 2025年 4月 30日坏账准备计提情况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2025.04.30 账 龄 预期信用 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 损失率(%) 0-6个月(含 6个月) 156,869,782.10 1,568,697.86 1.00 6-12个月 1,134,170.00 56,708.50 5.00 2至 3年 203,684.72 101,842.36 50.00 合 计 158,207,636.82 1,727,248.72 2 截至 2024年 12月 31日坏账准备计提情况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2024.12.31 账 龄 预期信用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损失率(%) 0-6个月(含 6个月) 167,422,567.06 1,674,225.71 1.00 6-12个月 4,970,400.00 248,520.00 5.00 2至 3年 203,563.03 101,781.51 50.00 合 计 172,596,530.09 2,024,527.22 3 截至 2023年 12月 31日坏账准备计提情况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2023.12.31 账 龄 预期信用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损失率(%) 个月(含 个月) 0-6 6 141,342,329.54 1,413,423.30 1.00 1至 2年 202,573.58 40,514.72 20.00 合 计 141,544,903.12 1,453,938.02 (3)报告期各期计提、收回或转回的坏账准备情况 2025年 1-4月计提、收回或转回的坏账准备情况: 坏账准备金额 2024.12.31 2,024,527.22 本期计提 -297,278.50 本期收回或转回 - 本期核销 - 2025.04.30 1,727,248.72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2024年度计提、收回或转回的坏账准备情况: 坏账准备金额 2023.12.31 1,453,938.02 本期计提 570,589.20 本期收回或转回 - 本期核销 - 2024.12.31 2,024,527.22 2023年度计提、收回或转回的坏账准备情况: 坏账准备金额 2022.12.31 272,292.59 本期计提 1,181,645.43 本期收回或转回 - 本期核销 - 2023.12.31 1,453,938.02 (4)报告期各期无实际核销的应收账款情况。 5 ()报告期各期末,按欠款方归集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期末余额前五名单位情况 截至 2025年 4月 30日,按欠款方归集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期末余额前五名单位情况: 占应收账款和 应收账款坏账 合同资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和合同 合同资产期末 准备和合同资 单位名称 产期末 期末余额 资产期末余额 余额合计数的 产减值准备期 余额 比例(%) 末余额 上海迪昀科技 51,597,052.39 51,597,052.39 32.61 515,970.52 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 16,515,765.30 16,515,765.30 10.44 165,157.65 限公司 浙江科博达工 14,835,226.87 14,835,226.87 9.38 148,352.27 业有限公司 ZEYGI Co.,Ltd. 10,245,863.86 10,245,863.86 6.48 102,458.64 Avnet,Inc. 10,084,274.33 10,084,274.33 6.37 100,842.74 103,278,182.75 103,278,182.75 65.28 1,032,781.82 合 计 财务报表附注 2023 2025 1-4 年度至 年 月(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截至 2024年 12月 31日,按欠款方归集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期末余额前五名单位情况: 合同 占应收账款和 应收账款坏账 应收账款和合 应收账款 资产 合同资产期末 准备和合同资 单位名称 同资产期末余 期末余额 期末 余额合计数的 产减值准备期 额 余额 比例(%) 末余额 上海迪昀科技有 52,978,636.02 52,978,636.02 30.70 529,786.36 限公司 浙江科博达工业 21,069,192.11 21,069,192.11 12.21 210,691.92 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 14,440,649.94 14,440,649.94 8.37 144,406.50 公司 上海婉悦电子科 12,003,820.10 12,003,820.10 6.95 120,038.20 技有限公司 品昌(上海)科 10,506,091.64 10,506,091.64 6.09 105,060.92 技有限公司 合 计 110,998,389.81 110,998,389.81 64.32 1,109,983.90 截至 2023年 12月 31日,按欠款方归集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期末余额前五名单位情况: 占应收账款和 应收账款坏账(未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