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购买券商理财产品规模何以逆势上行?
将闲置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这是上市公司常见的一种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方式。尤其是购买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通知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等理财产品,不仅安全,而且还可以赚取一定的投资收益,此外还可以密切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所以,购买银行类的理财产品,是上市公司安排闲置资金去向的一个重要选择。 而在购买的银行类理财产品中,结构性存款产品通常又是首选。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认购结构性存款的金额为5082.03亿元,占整体理财产品认购金额的比例为60.5%,不过,这一认购规模仍然同比下降18.93%。同期,上市公司认购银行理财产品的金额为870.26亿元,占整体理财产品认购金额的比例为10.36%,认购规模同比下降2.96%。 为什么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类理财产品的规模呈现为下降的趋势呢?究其原因有这样三点。一是部分上市公司积极响应监管号召,将资金更多用于主业经营、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以增强投资者回报、推进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回落,对上市公司资产配置的吸引力减弱。 此外,就是今年以来,股市行情总体看好,一些上市公司直接进入股市炒股。上市公司半年报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788家上市公司开展了证券投资,截至上半年末,上述公司合计持有证券2921只,投资金额合计为1.4万亿元。这一数据远远超过了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的金额。 不过,尽管上市公司今年购买理财产品的规模在下降,包括购买银行类理财产品的规模在下降,但上市公司购买券商理财产品的规模却在逆势上升。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年内已有244家上市公司合计购买了561.59亿元券商理财产品,规模同比增长8.1%。 而在认购券商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中,有115家公司年内认购券商理财产品的金额在1亿元以上。其中,江苏国泰以60.91亿元的认购金额位居榜首;其次为涪陵榨菜,认购金额为50.2亿元;瑞泰新材、迪阿股份的认购金额分别为31.89亿元、24.88亿元;乾照光电、世运电路、有友食品、晶合集成的认购金额也均在10亿元以上。 为什么上市公司购买券商理财产品的规模会逆势上升?其原因同样有三点。一是上市公司购买券商理财产品的规模基数总体较小,只要有少量的资金从银行理财产品中撤出并流向券商理财产品,就会引发上市公司购买券商理财产品的规模上升。 二是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一些上市公司转头选择券商理财,毕竟在投资方面,券商作为专业机构,在投研和资产配置能力方面具备综合优势,更能灵活捕捉市场机会。而且自去年四季度以来,股市行情总体偏暖,在进行股票投资方面,上市公司有理由更看好券商的投资能力,券商理财产品有望取得优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此外,券商理财产品的安全性也是可以令人放心的。虽然购买券商理财产品也要承受投资亏损的风险,但总体说来,购买券商理财产品还是相对安全的。毕竟券商是受到证监会监管的,券商不存在跑路的问题,破产的可能性几乎也不存在,所以不用担心券商理财产品会卷钱走人。券商理财产品的安全性与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几乎是等同的。而券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概率会高于银行理财产品,因此,不排除有更多的上市公司会将企业闲置资金用于购买券商理财产品。 .皮.海.洲.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