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错发330倍工资,员工收到后辞职失联,法院:无需退款,不受刑罚

时间:2025年10月10日 16:40:30 中财网
  智利一名男子因意外收到公司错汇的巨款(相当于其平常薪水的330倍),结果立即辞职潜逃,涉事公司起诉追讨,案件历时三年。近日,法院裁定公司败诉,无法通过刑事途径追讨款项,引发舆论关注。

  这件事发生在2022年5月30日,智利一家生产冷切肉制品的大型企业食品公司CIAL的支付系统出错,一名办公室助理意外收到了1.65亿智利比索(约合123.6万元人民币)的公司打款,他的月薪本来是50万智利比索(约合3700元人民币),这笔钱相当于他的330倍月薪。

  这名员工最初向主管报告了这一错误,并承诺会退还多余的资金。CIAL公司确认这笔钱并非任何服务的报酬,并开始处理退款事宜。然而三天之后,这名员工突然提交了辞职信,随后完全失联。公司尝试联系他,但他的银行账户已被清空,他本人“消失无踪”。

  CIAL公司随后向警方报案,指控该员工“挪用资金”或“盗窃”,并向法院起诉,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款项。如果盗窃罪名成立,这名员工最高可被判处540日监禁及罚款。

  今年9月,智利圣地亚哥法院对该案做出判决。法院认为,该员工最初报告了公司的支付错误,但公司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如冻结账户)来阻止资金转移,负有部分责任,因此该员工有权保留这笔钱,无需退款,也不受刑事处罚。法官认为,这一行为属于 “未经授权的收取”,但不构成刑事层面的盗窃罪,应通过民事诉讼处理,最终裁定雇主败诉。

  不过,涉事公司对判决结果不满,通过声明表示将寻求撤销判决,并动用一切法律手段,力求追回误发的款项。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事件并非首次发生。

  德国也曾曝出离谱案例:一名教师在2009年请病假后就再也没有复工,却依然每年领取4.8万英镑(约45.9万元人民币)薪水,时间长达16年,相当于躺赚约734.4万元。直到2024年,内部审计才发现这一漏洞,当地教育部长直言:“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案例。”
  ....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