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又见“日光基”是股市见顶的信号吗?

时间:2025年09月23日 14:23:19 中财网
  伴随着股市行情的节节走高,基金发行市场热度也在持续升温。9月份以来,不仅当月基金发行数量超过100只,而且“日光基”也频频出现,提前结束发行的基金数量更多。

  在基金发行市场一直有“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的说法,其意思就是,基金好发行的时候,往往是投资不好做的时候,也即是有较大投资风险的时候;而基金好投资的时候,或者说,基金投资风险较小的时候,往往又是基金不好发行的时候。这意味着基金发行与基金投资一直都是一个矛盾。

  以“日光基”最盛的2015年为例,当时的基金发行不只是“日光基”,不少基金发行甚至表现为“秒光”。当时的基金发行规模庞大,通常都是百亿,基金发行都是开抢式的,发行不久即告售罄,一天下来,超募一、两百亿都不是问题,最终只能按比例配售,买基金跟打新股似的。

  2015年基金发行的旺季在二季度,当年4月份新发行的基金规模达到98只(接近百只),5月份突破百只达到126只,当月发行的基金份额达到3347.99亿份,创出当时的历史新高,6月份新基金的发行数量达到144只,这在当时也创出单月发行基金数量的纪录。

  而在基金发行火爆之时,从2015年6月15日起,股市行情发行了转向,行情由上涨转为下跌,甚至时一轮暴跌,“千股跌停”的说法即来自于当时的暴跌行情。基金好发不好做,就是因为当时行情见顶的缘故。所以,以后每逢基金发行火爆,甚至出现“日光基”的时候,投资者都会对行情的发展保持一份谨慎,“日光基”提醒着投资者行情见顶的风险。

  那么,当下基金发行的升温以及“日光基”的出现是不是股市行情见顶的信号呢?个人以为,随着“日光基”的出现,投资者对股市行情保持一份警惕是有必要的。不过,就目前出现的“日光基”来说,还不足以成为警示股市行情见顶的信号。

  首先,目前出现的“日光基”,更多的是投资债券类的基金,投资权益类(也即投资股票市场)的基金少有“日光基”。比如,“日光基”出现得比较多的是科创债ETF。实际上,早在今年7月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发行,10只基金都是一日就全部完成募集,发行规模合计达289.88亿元。9月12日又有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发行,当天有多只基金完成募集任务,每只基金的首发规模都限定在30亿。

  而作为权益类基金发行“日光基”并不多,9月份出现的只有两只,即9月2日开始募集的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与9月8日开始募集的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后者还是一只投资“港股通”的基金。所以,从“日光基”的类别来看,投资于A股市场的基金发行还算不上火爆。

  其次,从“日光基”的募集规模来看,目前这些“日光基”的规模都还不大,科创债ETF的首发规模是30亿元、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是10亿元,只有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达到了50亿元。这与2015年“日光基”时的百亿规模相差甚远。如果按当年的标准来衡量,当下的“日光基”或许就不会出现了。

  也正因如此,单纯凭借当下这些“日光基”的出现就来判断股市行情的顶部,这显然是不合适的。目前的“日光基”并不能作出股市行情过热的判断,相反,那些科创债ETF“日光基”的出现,则是股市并不火热的表现。毕竟今年的股市行情并不是全面牛市,很多个股的涨幅有限,甚至一直在底部,在低位盘整。个人投资者在这轮行情中赚钱并不容易,以至部分投资者将资金投向了投资基金,包括权益类基金与科创债ETF。

  此外,银行利率的走低也在将银行里的存款资金挤出,这些挤出来的资金,除了一部分投资于包括银行理财、券商理财在内的理财产品之外,还有一部分用于购买投资基金,这也就是基金发行升温的原因。而科创债ETF“日光基”频现,就是一些投资者对股市保持观望的表现,一方面是个人投资者在股市赚钱太难,另一方面部分股价炒高的个股也让投资者感受到了投资风险的巨大,于是科创债ETF就成了不少投资者的选择。因此,科创债ETF“日光基”的出现正是投资者理性的表现,它表明A股行情并没有热过头,并不能成为行情见顶的信号。
  .....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