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巨匠建设(01459):中期报告2025
目錄 頁次 公司資料 ................................................................. 2財務摘要 ................................................................. 4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5其他資料 ................................................................. 16獨立核數師報告 .......................................................... 20中期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綜合收入表 ............................... 22中期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 23中期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 25中期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 27董事 戰略委員會 執行董事 呂耀能先生(主席) 鄭剛先生 呂耀能先生(主席) 馬濤先生 呂達忠先生 李錦燕先生 陸志城先生 公司秘書 沈海泉先生 金水根先生 鄭剛先生 授權代表 獨立非執行董事 呂耀能先生 林菲萃女士 金水根先生 汪興龍先生 馬濤先生 法律顧問 監事 關於香法律: 鄒江滔先生 德恒律師事務所(香)有限法律責任合夥 陳祥江先生 呂興良先生 關於中國法律: 朱家煉先生 錦天城律師事務所 審核委員會 核數師 林菲萃女士(主席)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 汪興龍先生 馬濤先生 H股過戶登記處 卓佳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提名委員會 香 馬濤先生(於2025年5月27日由成員轉任主 夏愨道16號 席) 遠東金融中心17樓 呂耀能先生 林菲萃女士(於2025年5月27日委任) 主要往來銀行 汪興龍先生(於2025年5月27日辭任成員)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桐鄉支行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桐鄉支行 薪酬及考核委員會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嘉興分行 汪興龍先生(於2025年5月27日由成員轉任主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桐鄉支行 席)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嘉興桐鄉支行 呂耀能先生 馬濤先生(於2025年5月27日由主席轉任成 員) 註冊辦事處 中國 浙江省 桐鄉市 慶豐南路(南)669號 中國總部及主要?業地點 中國 浙江省 桐鄉市 慶豐南路(南)669號 香主要?業地點 香 皇后大道中5號衡怡大廈28樓 股份代號 1459 網站 www.jujiang.cn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5 2024 變幅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 收入 2,335,282 3,833,658 (39.1) 毛利 96,255 155,935 (38.3) 毛利率 4.12% 4.07% 0.05 期內利潤 4,307 16,849 (74.4) 純利率 0.18% 0.44% (0.26)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人民幣元) 0.00 0.03 董事會不建議派發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中期股息(2024年6月30日:無)。 概覽 巨匠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巨匠建設」或「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成立於1965年,為嘉興市最早的建築企業之一。嘉興市現有常住人口約560萬人,是一個商業及輕工業發達的城市。憑藉50多年的行業經驗及輝煌的往績,本公司已是嘉興市領先的建築集團企業。 經過嚴格的審核流程,本公司於2015年1月28日成功獲得國家建築工程施工總承特級資質(「特級資質」)及建築行業甲級設計資質(「工程設計資質」)。特級資質乃授予符合項目管理經驗、技術創新及?運規模相關高標準的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企業的最高資質。工程設計資質乃授予人事資質、管理能力及內部監控方面符合高標準的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企業。作為這兩項重要資質及其他資質持有人,本集團可提供全面綜合建築解決方案,括全國任何類型及規模的房屋建築項目的建築工程承及設計、勘察及諮詢服務。 市場回顧 2025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延續結構性調整趨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3%,較2024年同期微升0.3個百分點,顯示經濟溫和復甦。房地產及建築業作為傳統支柱產業,在政策調控與市場需求雙重影下,呈現「分化深化、轉型加速」的特徵。 房地產方面,中央層面持續釋放護市信號。3月發佈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持續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各地區各部門按照中央促進房地產止跌回穩的決策部署和要求,「因城施策」推出相關措施。房地產市場在政策的持續調控下,正逐步朝著穩定健康的方向發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全國建築業總產值達約人民幣13.6兆元,同比增長0.2%;全國建築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約94.6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2%。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約4.59億平方米,下降3.5%;新建商品房銷售額為約人民幣4.4兆元,下降5.5%。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67兆元,同比下降11.2%,下降速度較去年同期有所擴大。 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下滑,對建築行業需求形成較大壓力,行業整體發展仍顯疲軟,行業景氣度仍處下行階段。行業仍面臨流動性壓力和轉型陣痛,建築企業回款週期延長,民?建築企業融資困難,項目獲取能力減弱,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政策層面,政府持續推動行業轉型,綠色建築和海外市場成為新的增長點。財政政策加大對基建的支持力度,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專項債重點投向重大戰略、重點安全領域和城市更新。 業務回顧 回顧2025年上半年,面對行業下行壓力,本集團以變應變,順勢而為,不斷提升應對市場的能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約人民幣2,335.3百萬元及約人民幣4.3百萬元,與去年同期比較,分別下跌約39.1%及下跌約74.4%。與2024年6月30的儲備價格約人民幣16,147.5百萬元相比,截至2025年6月30日,儲備價格輕微上升約2.7%至約人民幣16,575.9百萬元。 下表列出了期內建設項目的儲備變動情況: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5 2024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期初的儲備價格 16,683.8 18,890.6 (1) 新項目的淨價格 2,185.1 1,044.0 (2) 已確認收入 (2,293.0) (3,787.1) (3) 期末的儲備價格 16,575.9 16,147.5 附注: (1) 新合同的淨價格指於有關所示期間獲得的新建築工程承合同的合同價格總額。 (2) 已確認收入指於有關所示期間已確認的收入。 (3) 期末的儲備價格指於有關所示期末建築項目全面竣工前其餘下工程的合同價格總額。 市場拓展穩中求進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上下認真貫徹落實年度工作部署,推進集團全面高品質發展,實現新簽項目淨值約人民幣98.2百萬元。上半年承接億元人民幣以上項目6個,其中人民幣3億元以上項目3個。公開招投標項目中標超人民幣7億元。 從項目類型看,工業項目占比82%,公建項目占比17%,商住項目占比不足1%。從區域分佈看,嘉興本地新簽合同占比67%,其中桐鄉市新簽合同占比18.5%;義烏市場新簽合同占比23%,而省外新簽合同占比2.8%。 2025年5月,本集團旗下義烏建投巨匠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義烏公司)中標土建工程-義烏市金義自貿區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項目(東側研發中心區域工程),中標額超人民幣4.6億元。義烏公司亦中標市政工程-義烏市佛堂鎮王宅集聚安置項目二期室外附屬及景觀工程二標段。此次兩個項目的成功中標,標誌著本集團「走出去」發展外拓義烏市場成效彰顯。此外,本集團成功中標桐鄉市鳳凰湖科技城創新大廈工程,及蘇台高速公路南潯至桐鄉段及桐鄉至德清聯絡線(二期)洲泉服務區房建工程施工第2QFJ01標段等標志性項目。 工程管理提升質量 本集團堅持目標導向,一如既往的以項目品質為根本。回顧期內,本集團狠抓品質控制與方案策劃,細化項目交底,深入推進項目標準化管理。通過加強創優項目的技術與服務支援,精益求精打造品質工程。上半年獲得省「安裝杯」1項,「鳳鳴杯」優質工程獎1項。完成「南湖杯」優質工程驗收5項。 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本集團以常態化過程管理為基礎,加強危大工程管控,充分識別項目風險源與風險點,採取針對性的預控措施,有效提升風險防控水平。通過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節後復工安全生產檢查等各類日常巡檢及專項檢查,注重源頭管理,築牢安全防線。上半年獲各縣區級標化工地8項。 在施工進度管理方面,嚴格落實合同工期要求,合理配置資源,狠抓階段性目標、節點進度的推進。加強施工進度趨勢和進度延判分析,對重難點工程重點盯防,抓好過程管控。上半年共設立40個進度節點,並按目標要求完成推進,竣工項目達13個。 技術創新支發展 本集團長期以來堅持技術創新、加大研發投入、深化產學研合作,在2024年度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評為優秀,且排名位居全省前列。本集團自主研發的「智慧物料管理系統」成功入選首批浙江省智慧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案例之一。 技術研發方面,本集團加強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評價維護,深化「產學研」合作及博士後工作站等創新平臺應用,按計劃推進博士後人才培養。持續加大技術研發力度,上半年完成省級工法申報2項、國家專利受理4項、授權國家專利3項,獲得省級質量控制成果3項、市級質量控制成果3項,團體標準主(參)編4項,市級科研項目立項1項、企業科研項目立項45項。示範工程申報有序推進,望湖中心省級建築業綠色施工示範工程通過現場驗收。 數智化應用方面,持續深化BIM技術實施與服務,積極拓展外部市場,目前BIM實施服務項目總計38個,其中外部項目21個;智慧工地上半年總計實施56個,其中外部項目51個。桐鄉市豐子愷藝術中心(一期)項目榮獲2024年浙江省智慧工地金牌應用成果,桐鄉市中醫醫院遷建工程榮獲2024年浙江省智慧工地優秀應用成果。由本集團BIM技術團隊實施應用的桐鄉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洲泉鎮分院改擴建項目(一期)、新社區集聚稠江街道古母塘北側地塊工程二標段榮獲2024年浙江省數位建造創新應用大賽房建綜合組優秀獎。智慧運維平臺深化落地,上半年完成3D駕駛艙全量開發;積極探索AI技術應用,通過與系統軟體的有效融合,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工程承業務貢獻收入約98.2%(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98.8%)。下表列出所示期間按業務和項目類型劃分的收入明細: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5 2024 人民幣百萬元 % 人民幣百萬元 %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建築承業務 住宅 809.6 34.7 1,460.2 38.1 商廈 453.9 19.4 489.5 12.8 工業 693.3 29.7 1,261.9 32.9 公共建設 336.2 14.4 575.5 15.0 2,293.0 98.2 3,787.1 98.8 其他業務 設計、調查及諮詢 26.9 1.1 29.5 0.8 銷售建築材料及民防產品 15.4 0.7 17.1 0.4 42.3 1.8 46.6 1.2 總收入 2,335.3 100.0 3,833.7 100.0 財務回顧 收入及毛利率 收入從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人民幣3,833.7百萬元下降約39.1%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人民幣2,335.3百萬元,主要由於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建築承業務減少約人民幣1,494.1百萬元。建築承業務減少是主要由於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房地產市場整體低迷。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住宅及工業和公共建築承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約人民幣650.6百萬元約人民幣568.6百萬元及約人民幣239.3百萬元。與去年相比本集團增加資源,並聚焦於信用良好的高價值項目,以降低業務風險。 毛利從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人民幣155.9百萬元下降約38.3%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人民幣96.3百萬元,這與收入減少一致。毛利率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4.07%輕微上升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4.12%,該上升主要是由於其他業務的收入增加,而這些業務的利潤率較高。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建築承業務的毛利率降低,從截至2024年6月的六個月約3.51%下降至截至2025年6月的六個月約3.21%。 其他收入及收益 其他收入及收益從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人民幣8.9百萬元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增長了約25.7%止六個月約人民幣11.2百萬元,主要原因是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應收票據相關的按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產生約人民幣4.6百萬元收益,而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發生約人民幣約7.5百萬元的公允價值損失,並計入其他支出。該變化的主要原因為以前年度已確認公允價值損失的應收票據在當期被收回,從而產生了公允價值收益。 行政開支 行政開支從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人民幣78.4百萬元減少約8.9%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人民幣71.4百萬元,主要是由於員工人數優化及薪金調整導致薪金和僱員福利減少約人民幣4百萬元以及成本控制措施導致約人民幣1.2百萬元的應酬費用減少。 金融及合同資產減值虧損淨額 金融及合同資產(括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減值虧損淨額從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人民幣43.9百萬元大幅少約72.8%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人民幣12.0百萬元,主要原因是由於本集團加強了信用風險管理,對新客戶的評估更加嚴格,對未償應收帳款的跟進和催收更加積極,因此集團的信用控制得到加強,而且由於前期已對部分應收帳款提列了充足的預期信用損失準備,因此本期額外撥備的需求較低。 其他開支 其他開支從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9.1百萬元減少約62.4%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人民幣3.4百萬元,這主要歸因於應收票據涉及金融資產在公允價值變動中從虧損轉為盈利。 財務成本 財務成本從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人民幣16.3百萬元下降約13.1%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人民幣14.2百萬元。該減少主要是由於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及其他融資活動的平均餘額減少所致。 所得稅開支 所得稅開支從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人民幣0.3百萬元增加約人民幣1.9百萬元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人民幣2.2百萬元,主要原因是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金融和合同資產的減值損失減少,導致遞延稅款費用減少。有效稅率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1.5%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33.9%,海外子公司股息的預扣稅以及本集團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享有的稅收優惠減少。 期內利潤 由於上述原因,期內利潤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人民幣16.8百萬元減少約74.4%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人民幣4.3百萬元。淨利潤率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0.44%下降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0.18%。 流動資金、財政來源和資本架構 本集團業務的?運資金主要來源於經?活動產生的現金及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於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本集團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約人民幣189.2百萬元及約人民幣184.0百萬元。 財務政策和目標 本集團定期監察現金流量及現金結餘,並致力維持符合?運資金所需的最佳流動資金水平,使業務及其多個增長戰略處於穩健水平。未來,本集團擬透過經?活動所產生現金及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為?運提供資金。除向商業銀行取得的一般銀行借款及潛在債務融資計劃外,本集團預期於短期內不會有任何重大外部債務融資計劃。 合同資產 合同資產從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約人民幣2,883.5百萬元下跌約4.9%減少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約人民幣2,741.5百萬元,佔同期期末流動資產總值的49.4%及47.4%。合同資產絕對值的下降主要是由於建築工程承分部的收入減少所導致。 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 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由2024年12月31日約人民幣2,162.6百萬元上升約4.8%至2025年6月30日約人民幣2,266.1百萬元。該增長是由於房地產市場低迷導致我們的客戶結算延遲。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周轉天數由2024年12月31日約118天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約173天。 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 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由2024年12月31日約人民幣3,274.3百萬元下跌約3.5%至2025年6月30日約人民幣3,158.9百萬元。該減少乃由於成本減少導致。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周轉天數由2024年12月31日約198天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約262天。 借貸及資產抵押 於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所依賴的短期及長期計息借款約人民幣595.5百萬元(2024年12月31日:約人民幣575.2百萬元)。短期計息借款約人民幣498.0百萬元(2024年12月31日:約人民幣458.5百萬元),該借款需於1年內償還,並按實際年利率介於3.10%至5.50%計息(2024年12月31日:年利率介於3.10%至6.20%)。於2025年6月30日,長期計息借款約人民幣97.5百萬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幣116.6百萬元)須於2026年至2032年償還,利率介於4.41%至4.90%(2024年12月31日:償還期為2026年至2032年,利率介於4.41%至4.90%)。 於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若干一般銀行信貸以建築物作抵押,賬面價值約人民幣131.0百萬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幣133.5百萬元)。 資產負債比率 資本負債比率從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約16.0%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約18.4%。該上升主要歸因於2025年6月30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減少以及計息銀行借款和其他借款的期末餘額的增加。 資本負債比率指債務淨額除以年末╱期末權益總額。債務淨額指扣除現金及銀行結餘及已抵押存款的所有借款。 資本支出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資本支出約人民幣3.8百萬元(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約人民幣2.9百萬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產生的資本支出主要與辦公樓的翻新工程以及其他無形資產相關的建築工程有關。 資本承擔 於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並無任何重大承擔(2024年12月31日:無)。 或然負債 於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並無任何重大或然負債(2024年12月31日:無)。 人民幣匯率波動及匯兌風險 本集團的絕大部分業務及全部銀行貸款均以人民幣交易及入賬,故無重大外匯波動風險。董事會並不預期人民幣匯率波動及其它外幣匯兌波動會對本集團的業務?運或財務業績帶來重大影。本集團目前無相對於外匯風險的對沖政策。因此,本集團並無進行任何對沖交易以管理外幣波動的潛在風險。 持有的重大投資、重大收購事項及出售事項 本集團於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並無持有重大投資、重大收購及出售(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無)。 未來計劃、重大投資及資本資產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並無重大投資及資本資產等其他計劃。 員工及薪酬政策 於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共有員工869人,其中483名位於嘉興市,及386名位於浙江省其他地區及中國其他省份及地區。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共發生員工成本約人民幣42.1百萬元,與2024年同期約人民幣44.9百萬元相比下跌約6.2%,主要歸因於人力資源結構優化和薪資調整。 本集團認為,長期發展有賴於僱員的專長、經驗及發展。僱員的薪金及福利主要取決於彼等的工作類型、職位、在本集團的任職年限及當地市場狀況。為提升僱員的技能及技術專長,本集團向僱員提供定期培訓。 未來展望 上半年中央和地方政策面的積極推進,為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預計2025年下半年將進一步加力穩市場,隨著城市更新和土地收儲政策的全面落實,將在供求兩端進一步改善行業庫存壓力,房地產市場有望加快實現供求關係新的動態平衡,建築行業也將朝著高品質發展的方向加速邁進。 2025年下半年,本集團將緊緊圍繞年度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穩定業務為核心,以技術創新、生產要素、運?管理和團隊建設為支,為打造「健康巨匠、活力巨匠、實力巨匠」奠定堅實基礎。 在業務經?方面,本集團將優化市場佈局,鞏固桐鄉市場,大力拓展義烏及省外、海外市場,提升公開招投標項目中標率。同時,本集團將強化全過程造價管控,完善動態資料指標庫,提升成本預算精准度。此外,本集團將重點完善標準合同文本,加強履約過程監管,以優質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促進業務穩健增長。 技術創新將成為本集團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本集團將加大裝配式建築、智慧施工裝備等新技術的研發投入,提升施工方案的科技含量和落地效果。同時深化「BIM+智慧工地」應用,推動數位化技術與項目管理的深度融合,實現工程建設的提質增效。 品質管控方面,本集團將以豐子愷藝術中心等重點項目為標杆,嚴格執行行業標準。安全生產將實施風險分級管控,加強隱患排查治理,通過常態化巡查和專項檢查築牢安全防線。 中期股息 董事會不建議派發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中期股息(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無)。 購買、出售或贖回上市證券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至本報告日,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概無購買、出售或贖回本公司任何上市證券以及出售任何庫存股份(如《香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所定義)。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庫存股份。 董事信息變更 自2025年5月27日,(i)馬濤先生已獲委任為董事會提名委員會(「提名委員會」)主席,同時不再擔任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主席,並調任為該委員會委員;(ii)汪興龍先生已獲委任為薪酬與考核委員會主席,同時不再擔任提名委員會委員;(iii)林菲萃女士已獲委任為提名委員會委員。 除上文所披露外,概無任何有關董事的其他資料須根據《上市規則》第13.51B(i)條予以披露。 董事、監事及行政總裁於本公司或其相聯法團的股份、相關股份及債券的權益及淡倉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董事(「董事」)、監事(「監事」)及行政總裁於本公司或其相聯法團(定義見香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的股份、相關股份及債券中,擁有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第7及8分部須知會本公司及聯交所的權益及淡倉(括彼等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有關條文被當作或視為擁有的權益或淡倉),或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352條須記入該條所述登記冊的權益及淡倉,或根據上市規則附錄C3所載的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交易的標準守則(「標準守則」)須知會本公司及聯交所的權益及淡倉如下: 本公司 佔本公司股本 佔本公司 所持相關法團 總額的 相關股份 (括相聯法團)的 概約持股 類別的概約 (1) 董事╱監事姓名 權益性質 股份數目 百分比 持股百分比 (2) 呂耀能先生 受控制法團權益 204,000,000股 38.25% 51% 內資股(L) 附註: (1) 字母「L」代表有關人士於內資股的好倉(定義見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 (2) 浙江巨匠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巨匠控股」)由執行董事呂耀能先生持有約51.33%的權益。呂耀能先生控制巨匠控股逾三分之一的投票權,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彼被視作於巨匠控股所持的本公司權益中擁有權益。 主要股東及其他人士持有本公司股份及相關股份之權益及淡倉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就本公司董事、監事及最高行政人員所知,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分部第336條規定須存置之股份權益及╱或淡倉登記冊所示,主要股東及其他人士(除本公司董事、監事及最高行政人員外)擁有本公司股份或相關股份的權益及╱或淡倉如下:佔本公司相關 佔本公司股本 類別股本的概約 總額的概約 (1) (2) (3) 股東名稱 權益性質 所持股份數目 持股百分比 持股百分比 (4) 巨匠控股 實益擁有人 204,000,000股 內資股(L) 51.0% 38.25% (5) 沈洪芬女士 配偶權益 204,000,000股 內資股(L) 51.0% 38.25% (6) 巨匠股權投資 實益擁有人 196,000,000股 內資股(L) 49.0% 36.75% 陳嘉和 實益擁有人 9,480,000H股(L) 7.1% 1.78% 附註: (1) 字母「L」代表有關人士於內資股的好倉(定義見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 (2) 按於內資股╱H股股權的百分比計算。 (3) 按全球發售後已發行股份總數533,360,000股股份計算。 (4) 巨匠控股將直接擁有本公司約38.25%的權益。 (5) 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呂耀能先生的配偶沈洪芬女士被視作於呂耀能先生所持的本公司權益中擁有權益。 (6) 浙江巨匠股權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巨匠股權投資」)將直接擁有本公司約36.75%的權益。 除上文所披露外,就本公司董事、監事及最高行政人員所知,截至2024年6月30日,並無其他人士在本公司股份或相關股份中擁有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分部第336條須登記於該條所指登記冊的權益及╱或淡倉。 董事的競爭權益 除本報告所披露外,本公司控股股東、董事及彼等各自緊密聯繫人概無於與主要業務及其他業務直接或間接構成或可能構成競爭的任何業務中擁有根據第8.10條上市規則須予以披露的任何權益。 遵守企業管治守則 董事會括六名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董事會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C1所載企業管治守則(「企業管治守則」)的守則條文(「守則條文」)。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及直至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已完全遵守守則條文。董事將於每個財政年度檢討本公司企業管治政策及遵從企業管治守則。 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 本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C3所載標準守則(「標準守則」)作為本公司董事及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行為守則。經作出特定查詢後,全體董事及監事確認,彼等於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間一直遵守標準守則的相關條文。 因受聘於本公司而可能獲得內幕消息的高級管理層亦須遵守標準守則的條文。 報告期後事項 除本報告所披露外,本公司於2025年6月30日後概無任何主要期後事項對本集團於本報告日期的經?及財務表現造成重大影。 審核委員會 審核委員會已連同管理層及外聘核數師討論本集團所採納的會計原則及政策,並討論本集團內部監控及財務申報事宜。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本集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中期簡明綜合財務報表,並認為財務報表符合適用的會計準則。 承董事會命 巨匠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呂耀能先生 中國,浙江省,2025年8月20日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 香魚涌英皇道979號 太古坊一座27樓 電話:+852 2846 9888 傳真:+852 2868 4432 www.ey.com 致巨匠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我們已審閱載於第22至52頁的中期財務資料,其中括巨匠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貴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貴集團」)於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連同截至該日止六個月期間的相關中期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綜合收益表、權益變動表及現金流量表以及其他說明附註。香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規定,就中期財務資料發出的報告須按上市規則相關條文及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頒佈的國際會計準則第34號「中期財務報告」(「國際會計準則第34號」)編製。本公司董事須負責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第34號編製及呈列中期財務資料。我們的責任是根據吾等的審閱對中期財務資料作出結論,並按協定的委聘條款僅向全體董事會報告。除此之外,本報告不可作其他用途。我們不會就本報告的內容向任何其他人士負上或承擔任何責任。 審閱範圍 我們已根據香會計師公會頒佈的香審閱委聘準則第2410號《獨立審計師執行的中期財務信息審閱》進行審閱。審閱中期財務資料的工作括主要向負責財務與會計事務的人員作出查詢、進行分析以及其他審閱程序。審閱的範圍遠小於根據香審計準則進行審核的範圍,故無法確保我們可發現在審核中可能發現的所有重大事項。因此,我們並不發表審核意見。 審閱結論 根據我們的審閱工作,我們並未察覺任何事項使我們認為中期財務資料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第34號的要求而編製。 執業會計師 香 2025年8月20日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5 2024 附註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附註 6月30日 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已審核) 非流動資產 物業、廠房及設備 11 116,847 119,823 投資性房地產 69,547 71,281 使用權資產 14,692 20,730 商譽 1,162 1,162 其他無形資產 64,761 68,626 遞延稅項資產 99,840 99,535 長期遞延資產 91,432 96,512 非流動資產總額 458,281 477,669 流動資產 存貨 20,163 25,622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 9,217 8,943 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 12 2,266,117 2,162,557 合同資產 13 2,741,520 2,883,549 預付款、押金及其他應收款項 14 454,734 442,850 已抵押存款 15 103,970 129,361 現金及銀行結餘 15 189,217 184,036 流動資產總額 5,784,938 5,836,918 流動負債 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 16 3,158,861 3,274,297 其他應付款項及應計費用 17 620,910 597,718 銀行及其他借款 18 497,991 458,536 應付稅項 226,177 227,590 流動負債總額 4,503,939 4,558,141 流動資產淨額 1,280,999 1,278,777 資產總額減流動負債 1,739,280 1,756,446 於2025年 於2024年 附註 6月30日 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已審核) 董事 董事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母公司擁有人應佔 法定盈餘 率變動 股本 資本儲備 特別儲備 儲備 儲備 保留利潤 總計 非控股權益 權益總額附註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2024年12月31日(已審核) 533,360 188,665 – 108,111 (60) 774,429 1,604,505 35,305 1,639,810期內利潤 – – – – – (1,111) (1,111) 5,418 4,307 其內其他全面綜合收益總額: 海外業務換算的匯兌差額 – – – – (173) – (173) (75) (248) 期內全面綜合收益總額 – – – – (173) (1,111) (1,284) 5,343 4,059轉撥至特別儲備 (i) – – 68,891 – – (68,891) – – – 動用特別儲備 (i) – – (68,891) – – 68,891 – – – 非控股股東派息 – – – – – – – (2,126) (2,126) 於2025年6月30日(未經審核) 533,360 188,665 – 108,111 (233) 773,318 1,603,221 38,522 1,641,743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母公司擁有人應佔 法定盈餘 率變動 股本 資本儲備 特別儲備 儲備 儲備 保留利潤 總計 非控股權益 權益總額附註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i) 根據財政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關於印發〈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撥付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財企[2012]16號),本集團須從稅後利潤中撥出一筆款項作為安全儲備,金額為已確認建造合同總收入的1.5%至2%。2022年11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應急管理部下發財資[2022]136號,將安全儲備率更新為1.5%-3%,對隨後簽署的新合同立即生效。該儲備金可用於改善建築工程的安全,其金額通常屬於費用性質,並在發生時計入損益,同時使用相應金額的安全儲備金並轉回留存利潤,直到該專項儲備金被充分使用。 2025 2024 附註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經?活動所得現金流量 除稅前利潤 6,511 17,104 調整: 財務成本 6 14,161 16,287 利息收入 5 (3,669) (4,220) 匯兌差額 50 122 物業、廠房及設備項目折舊 7 6,759 7,049 使用權資產折舊 7 1,624 1,766 投資物業折舊 7 1,734 1,678 無形資產攤銷 7 3,865 4,253 應收賬款減值 7 10,509 28,885 金融資產減值括預付款項、其他應收款及 其他資產 7 2,113 (2,511) 合同資產減值 7 (650) 17,571 應收票據公允值損失 (4,625) 7,513 處置物業、廠房及設備項目淨額收益 11 (112) (4) 38,270 95,493 存貨少╱(增加) 5,459 (1,395) 合同資產減少 142,679 484,790 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增加 (109,444) (538,580) 預付款項、其他應收款及其他資產 (增加)╱少 (13,997) 63,309 長期應收賬款少 4,806 – 已抵押存款減少 25,391 12,902 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減少 (92,615) (129,993) 其他應付款項及預提費用少 (113,436) (53,522) 經?所用現金流量 (13,206) (66,996) 已收利息 3,669 4,220 已付所得稅 (3,921) (9,452) 經?活動所用現金流量淨額 (13,458) (72,228) 2025 2024 附註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簡明綜合財務資料乃根據國際會計準則(「國際會計準則」)第34號中期財務報告。中期簡明綜合財務報表並不括年度財務資料規定的所有資料與披露,並應與本集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綜合財務報表一併閱讀。除另有說明外,中期簡明綜合財務資料以人民幣(「人民幣」)呈列,所有數值均湊整至最接近千位數。 本中期簡明綜合財務資料未經審核。 2. 本集團會計政策及披露的變動 除於本期間財務資料首次採納以下經修訂國際會計準則外,編製中期簡明綜合財務資料所採納的會計政策與編製本集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綜合財務報表所應用的會計政策一致。 國際會計準則第21號 缺乏可兌換性 修訂本 該等經修訂國際財務準則的性質及影說明如下: (a) 《國際會計準則第21號》修訂本規定了企業應如何評估一種貨幣是否可兌換成另一種貨幣,以及在缺乏可兌換性的情況下,企業應如何估計計量日的即期匯率。此修訂要求披露訊息,以便財務報表使用了解貨幣不可兌換的影。由於集團進行交易的貨幣以及集團各實體用於折算成集團列報貨幣的功能貨幣均可兌換,因此該修訂對中期簡明合併財務信息無任何影。 3. 經?分部資料 就管理目的而言,本集團根據其服務劃分各業務單位並擁有如下兩個可呈報經?分部: (a) 建築工程承-提供建築服務; (b) 其他-提供與建築施工承有關的設計、測量、培訓和諮詢服務以及民防產品銷售。 本集團來自各經?分部的外部客戶收入載於中期簡明綜合財務資料附註4。 管理層個別監察本集團各經?分部的業績,以作出有關資源分配及表現評估的決定。分部表現乃按可呈報分部利潤或虧損(以經調整除稅前利潤或虧損計量)評估。 3. 經?分部資料(續) 分部間銷售及轉讓乃參考按當時市價向第三方銷售的售價進行。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建築工程承 其他 抵銷 總計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分部收入(附註4): 銷售予外部客戶 2,293,035 42,247 – 2,335,282 分部間銷售 – 7,704 (7,704) – 收入總額 2,293,035 49,951 (7,704) 2,335,282 除稅前利潤 2,466 8,950 (4,905) 6,511 所得稅開支 (940) (1,264) – (2,204) 分部業績 1,526 7,686 (4,905) 4,307 其他分部資料: 利息收入 32 3,637 – 3,669 財務費用 10,488 3,673 – 14,161 折舊 6,934 3,183 – 10,117 攤銷 212 3,653 – 3,865 金融及合同資產減值虧損淨額 11,954 18 – 11,972 資本支出* 3,798 8 – 3,806 附註: * 資本支出主要括新增物業、廠房及設備以及其他無形資產。 3. 經?分部資料(續)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建築工程承 其他 抵銷 總計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以下表格呈現了集團各經?分部於2025年6月30日和2024年12月31日的資產和負債信息: 建築工程承 其他 抵銷 總計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分部資產 2025年6月30日(未經審核) 6,250,132 321,329 (328,262) 6,243,2192024年12月31日(已審核) 6,257,452 344,002 (286,867) 6,314,587 分部負債 2025年6月30日(未經審核) 4,648,486 190,253 (237,363) 4,601,4762024年12月31日(已審核) 4,666,842 203,850 (195,915) 4,674,777 附註: * 資本支出主要括新增物業、廠房及設備以及其他無形資產。 4. 收入 與客戶簽訂合同收入的收入資料分類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建築工程承 其他 總計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與客戶簽訂合同收入的收入資料分類(續)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建築工程承 其他 總計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商品或服務類型 建築工程承 3,787,132 – 3,787,132 設計、調查、培訓和諮詢 – 29,458 29,458 銷售建築材料和民防產品 – 17,068 17,068 合計 3,787,132 46,526 3,833,658 地域市場 中國大陸 3,728,317 46,526 3,774,843 印度尼西亞 58,815 – 58,815 合計 3,787,132 46,526 3,833,658 收入確認時間 按時段轉讓的服務 3,787,132 18,136 3,805,268 在某一時間點轉讓的貨品和服務 – 28,390 28,390 合計 3,787,132 46,526 3,833,658 4. 收入(續) 與客戶簽訂合同收入的收入資料分類(續) 以下列出與客戶合同收入與分部信息中所披露金額的對賬: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建築工程承 其他 總計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本集團其他收入及收益分析如下: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5 2024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其他收入 政府補助* 1,181 4,043 銀行利息收入 3,669 4,220 按公允價值計量其變動計入損益的 金融資產的其他利息收入 – 74 其他 1,752 597 合計 6,602 8,934 收益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 金融資產 4,625 – 其他收入及收益總計 11,227 8,934 附註: * 政府贈款主要括從中國住房和城鄉發展局獲得的用於支援建築服務的獎勵基金。 6. 財務費用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5 2024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銀行及其他借款利息 13,987 15,883 租賃負債利息 174 404 合計 14,161 16,287 7. 除稅前利潤 本集團除稅前利潤乃經扣除╱(計入):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5 2024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本集團的大多數公司均受中國公司所得稅法的約束,該稅法是根據相關中國所得稅法規確定的年度內各公司應納稅利潤的25%(2024:25%)的法定稅率提供的,但本公司的某些中國實體除外,按15%的稅率徵稅。其他地方應課稅利潤的稅項已按本集團經?所在司法管轄區的現行稅率計算。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5 2024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即期所得稅-中國大陸 期內徵收 2,215 5,252 即期所得稅-其他地區 294 1,996 遞延所得稅 (305) (6,993) 期內徵收的稅項 2,204 255 按法定所得稅率計算的適用除稅前利潤的所得稅開支及按本集團實際所得稅率計算的所得稅開支的對賬如下: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5 2024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除稅前利潤 6,511 17,104 按法定所得稅率徵收的所得稅 1,628 4,276 地方當局頒佈的較低稅率 513 (1,666) 預扣所得稅對集團海外子公司可分配 利潤的影 496 –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992) (2,838) 收入不徵稅 (118) – 不可扣稅開支 664 434 未確認稅務虧損 13 49 按實際稅率徵收的期內稅項 2,204 255 9. 股息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5 2024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5 2024 千位 千位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股份數目: 計算每股基本盈利所使用的期內已發行普通 股加權平均數 533,360 533,360 11. 物業、廠房及設備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公司收購物業、廠房及設備的成本約人民幣3,806,000元(未經審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人民幣2,848,000元(未經審核))。 另外,於同期,本集團處置物業、廠房及設備總賬面淨值約人民幣25,000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無(未經審核)),因此,產生處置淨收益約人民幣112,000元(未經審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4,000元(未經審核))。 12. 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 於2025年 於2024年 6月30日 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已審核) 應收賬款減值的虧損撥備的變動如下: 於2025年 於2024年 6月30日 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已審核) 於期初╱年初 340,514 223,179 減值虧損淨額 10,509 117,335 於期末╱年末 351,023 340,514 13. 合同資產 於2025年 於2024年 6月30日 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已審核) 合同資產產生於: 建築服務 2,881,210 3,035,759 設計、調查和諮詢 11,870 – 合計 2,893,080 3,035,759 減值 (151,560) (152,210) 賬面淨額 2,741,520 2,883,549 14. 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 於2025年6月30日 於2024年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已審核) 於2025年6月30日 於2024年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已審核) 現金及銀行結餘 189,217 184,036 定期存款 103,970 129,361 293,187 313,397 減:已抵押定期存款: 已抵押農民工工資 (79,352) (86,926) 已抵押銀行貸款和銀行票據 (2,151) (12,923) 其他限制性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22,467) (29,512)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189,217 184,036 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為其他貨幣。然而,根據中國大陸對外匯的現行規則及法規,本集團獲准透過獲授權進行外匯業務的銀行將人民幣兌換作其他貨幣。 銀行現金根據每日銀行存款利率賺取按浮息計算的利息。短期定期存款乃根據由一日至三個月不同期間作出,視乎本集團的實時現金需要而定,且按不同短期定期存款利率賺取利息。銀行結餘及已抵押存款乃存於近期並無拖欠記錄且具信譽的銀行。 16. 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 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於報告期末的賬齡分析(根據發票日期的淨額計算)如下:於2025年 於2024年 6月30日 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已審核) 18. 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 於2025年6月30日 於2024年12月31日 實際利率 人民幣 實際利率 人民幣 (%) 到期 千元 (%) 到期 千元 即期 租賃負債 4.90 2025-2026 4,016 4.90 2025 3,411 銀行貸款-已抵押╱擔保 3.10-4.70 2025-2026 353,650 3.10-5.00 2025 383,820銀行貸款-已擔保 4.15-5.50 2025-2026 85,000 3.45-6.20 2025 51,550銀行貸款-已抵押 5.50 2025 35,000 – – – 長期銀行貸款即期部份- 已擔保 4.41 2025-2026 20,325 4.41 2025 19,755 即期合計 497,991 458,536 非即期 租賃負債 4.90 2026-2032 4,902 4.90 2026-2032 11,584 銀行貸款-已擔保 4.41 2026-2030 92,635 4.41 2026-2030 105,052 非即期合計 97,537 116,636 附註: (a) 於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本集團賬面淨值分別為約人民幣130,982,000元(未經審核)及約人民幣133,502,000元(已審核)的若干樓宇已抵押,以供本集團獲授予一般銀行融資。 (b) 於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本集團的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分別為約人民幣471,650,000元(未經審核)及約人民幣422,570,000元(已審核),由本集團的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共同擔保,並無押記。 (c) 本集團簽訂了最高額為人民幣190,000,000元的固定資產貸款。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未償還貸款結餘為人民幣112,960,000元(未經審核)及人民幣124,807,000元(已審核),利率為4.41%。 19. 股本 於2025年6月30日 於2024年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已審核) (b) 與關連方的其他交易: 於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本集團的計息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分別為人民幣471,650,000元(未經審核)及人民幣422,570,000元(已審核),均由控股股東及本集團的其他關連方共同擔保,詳情載於附註18(b)。 21. 關連方交易(續) (c) 與關連方的未償還結餘: 於2025年6月30日 於2024年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已審核) 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 同系附屬公司 30,724 30,724 應付賬款: 同系附屬公司 1,439 240 一家公司(其控股股東為本公司的 母公司重要人員) – 114 其他應收款項: 同系附屬公司 20 20 控股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員 950 950 合同資產: 同系附屬公司 9,882 9,882 同系附屬公司的聯?公司 6,072 6,072 合同負債 同系附屬公司 1,360 1,360 (d) 本公司董事及監事薪酬總金額載列如下: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5 2024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短期僱員福利 2,046 1,983 離職後福利 62 65 支付給主要管理人員的總薪酬 2,108 2,048 22. 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及公允價值等級 除於報告期末其賬面值與公允價值合理相若的金融工具外,本集團金融工具的賬面值及公允價值如下: 賬面值 於2025年6月30日 於2024年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已審核) 金融資產 應收票據 563,571 292,852 長期應收款項 91,432 96,512 合計 655,003 389,364 金融負債 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租賃負債除外) 586,610 560,177 公允價值 於2025年6月30日 於2024年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已審核) 金融資產 應收票據 563,571 292,852 長期應收款項 91,432 96,512 合計 655,003 389,364 金融負債 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租賃負債除外) 586,610 560,177 管理層已評估現金及銀行結餘、已抵押存款、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計入預付款項及其他應收款項的金融資產以及其他資產及其他應付款項及預提費用的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值相若,主要由於該等工具於短期內到期所致。 22. 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及公允價值等級(續) 本集團的融資部門由財務經理帶領,負責釐定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計量的政策及程序。公司融資團隊直接向總會計師匯報。於各報告日期,融資團隊分析金融工具價值的變動並決定應用於估值的主要輸入數據。估值由總會計師審閱及批准。估值程序及結果每年會就年度財務報告目的與高級管理層討論兩次。 公允價值等級 下表列示本集團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計量等級: 按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 於2025年6月30日 公允價值計量可分類為 重大可觀察 重大不可觀察 活躍市場報價 輸入數據 輸入數據 (第一級) (第二級) (第三級) 總計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應收票據 – 563,571 – 563,571 於2024年12月31日 公允價值計量可分類為 重大可觀察 重大不可觀察 活躍市場報價 輸入數據 輸入數據 (第一級) (第二級) (第三級) 總計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應收票據 – 292,852 – 292,852 22. 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及公允價值等級(續) 於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本集團並無任何按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負債。 期內,就金融資產及金融負債而言,第一級與第二級之間並無公允價值計量轉撥,亦無轉入或轉出第三級(2024年:無)。 23. 報告期後事項 本集團於報告期後並無重大事項需要披露。 24. 批准的財務報表 於2025年8月20日,本財務報表由董事會批准並授權發行。 中财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