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交通银行(601328):交通银行H股公告-2025中期报告
原标题:交通银行:交通银行H股公告-2025中期报告 2025 中期報告重要提示 一、 本行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半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二、 本行第十屆董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於2025年8月29日審議批准了2025年半年度報告和業績公告。出席會議應到董事16名,親自出席董事16名。 三、 本行董事長任德奇先生、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周萬阜先生及會計機構負責人陳隃先生聲明:保證半年度報告中財務報告的真實、準確、完整。 四、 本半年度報告未經審計。 五、 經董事會審議的2025年半年度利潤分配預案:以報告期末本行已發行普通股總股份883.64億股為基數,向本行登記在冊的A股和H股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1.563元(含稅),共分配現金股利人民幣138.11億元。本半年度無送紅股及資本公積轉增股本預案。 六、 本報告所涉及的未來計劃、發展戰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構成本集團對投資者的實質承諾,敬請投資者及相關人士對此保持足夠的風險認識,並理解計劃、預測與承諾之間的差異。 七、 本集團在經營活動中主要面臨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合規風險等。本集團已經並將繼續採取各種措施有效管控風險,具體情況參見「管理層討論與分析-風險管理」部分,請投資者注意閱讀。 目 錄 重要提示 2 釋義 3 公司基本情況 5 財務摘要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6 財務報表分析 18 業務回顧 30 風險管理 37 展望 38 其他披露事項 公司治理 39 股份變動及股東情況 46 公司治理 51 環境和社會責任 55 重要事項 59 機構名錄 財務報表及其他 62 中期財務資料的審閱報告 63 未經審計的簡要合併財務報表 70 未經審計的中期簡要合併財務報表附註 145 未經審計的補充財務資料 釋義 在本報告中,除非文義另有所指,下列詞語具有如下含義: 本行/本銀行/交行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本集團/集團 本行及附屬公司 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滙豐銀行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社保基金會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 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 金融監管總局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證監會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上交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 香港聯交所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香港上市規則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 公司章程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 蘊通財富 本行對公和同業財富管理品牌,通過金融智慧服務和數字化轉型,為企業、政府機構和金融同業客戶提供綜合化一站式財富管理解決方案。 沃德財富 本行零售業務主品牌,以「豐沃共享,厚德載富」為品牌核心,致力於實現客戶的財富保值增值。 交銀展業通 本行普惠金融服務的統一品牌,包含線上產品「展業e貸」和線下產品。 交銀益農通 本行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的統一品牌,包含線上產品「益農e貸」和線下產品。 個人手機銀行 向本行個人客戶提供線上業務辦理和服務的手機應用,覆蓋客戶多種金融產品和生活服務需求。 企業手機銀行 本行利用移動電話和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應用軟件向企業客戶提供在線開戶、賬戶服務、轉賬支付、代發代扣、貸款融資、集團服務、票據業務、投資理財、國際業務等金融服務,以貼身便捷為特點的渠道。 企業網銀 本行通過因特網向企業客戶提供在線開戶、賬戶服務、轉賬支付、代發代扣、貸款融資、集團服務、票據業務、投資理財、國際業務等金融服務的電子交易系統。 買單吧 面向所有用戶開放的一站式金融和生活數字化服務平台。 惠民貸 本行針對符合條件的客戶推出的線上信用消費貸款產品。 雲上交行 本行數字化服務品牌。踐行「機構在線、員工在線、產品在線、服務在線」服務理念,以遠程視頻服務構建「雲網點、雲櫃員、雲管家」體系,通過屏對屏的線上服務新模式,滿足客戶數字化服務需求。 元 人民幣元 公司基本情況 一、 公司資料 股票簡況 股票種類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簡稱 股票代碼 中文名稱: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A股 上交所 交通銀行 601328 中文簡稱: 交通銀行 H股 香港聯交所 交通銀行 03328 英文名稱: Bank of Communications Co., Ltd. 境內優先股 上交所 交行優1 360021 國內審計師: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 法定代表人: 任德奇 (特殊普通合夥) 授權代表: 任德奇、何兆斌 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號 董事會秘書、 何兆斌 東方廣場東2座辦公樓8層 公司秘書: 簽字會計師: 石海雲、李礫 聯繫地址: 國際審計師: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銀城中路188號 (註冊公眾利益實體核數師) 電話: 86-21-58766688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環 傳真: 86-21-58798398 遮打道10號太子大廈8樓 電子信箱: investor@ bankcomm.com 簽字會計師: 陳少東 持續督導保薦機構 註冊地址: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銀城中路188號 中國上海市靜安區新閘路669號博華廣場36樓 簽字保薦人: 蔡銳、朱東辰 聯繫及辦公地址: 持續督導期間: 2025年6月17日至2026年12月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銀城中路188號 31日 郵編: 200120 電話: 86-21-58766688 中信建投証券股份有限公司 傳真: 86-21-58798398 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南路528號上海證券大廈電子信箱: investor@ bankcomm.com 北塔2206室 官方網站: www.bankcomm.com , 簽字保薦人: 周子昊、楊成 持續督導期間: 2025年6月17日至2026年12月 www.bankcomm.cn 31日 香港營業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環畢打街 地點: 20號 中國法律顧問: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 香法律顧問: 英國史密夫斐爾律師事務所 信息披露載體和半年報備置地點 A股: 《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 股份過戶登記處 《證券時報》及上交所網站 A股: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 www.sse.com.cn 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楊高南路188號 H股: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限公司「披露易」 H股: 香港中央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網站 www.hkexnews.hk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皇后大道東183號 半年報備置 本行董事會辦公室 合和中心17樓1712至1716室 地點: 公司基本情況 二、 公司簡介及主要業務 境外24家分(子)行及代表處,為295萬公司客戶和本行始建於1908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銀行 2.02億零售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包括存貸款、之一。1987年4月1日,本行重新組建後正式對外營 產業鏈金融、現金管理、國際結算與貿易融資、投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 資銀行、資產託管、財富管理、銀行卡、私人銀總部設在上海。2005年6月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行、資金業務等。本集團通過全資或控股子公司,2007年5月在上交所掛牌上市,2023年入選全球系 涉足金融租賃、基金、理財、信託、保險、境外證統重要性銀行。按一級資本排名,本行居全球銀行 券和債轉股等業務領域。 第9位。 本行作為一家歷史悠久的國有大型銀行集團, 本行以「建設具有特色優勢的世界一流銀行集 將充分發揮國有大行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和維護金團」為目標,以綠色為全集團業務經營發展底色,着 融穩定壓艙石作用,保持戰略定力,防範化解風力打造普惠金融、貿易金融、科技金融、財富金融 險,努力為客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為股東創造更四大業務特色,做實做細「五篇大文章」,持續提升 多價值,為員工營造幸福家園,為社會做出更大貢客戶經營、科技引領、風險管理、協同作戰、資源 獻! 配置五大專業能力,以「上海主場」建設、數字化轉 型的創新突破引領全行高質量發展。 報告期內,本行經營模式、主要業務和主要業績驅動因素均未發生重大變化。 經金融監管總局批准,本行通過手機銀行、網 上銀行等線上服務渠道,以及境內2,800餘家網點、 財務摘要 一、 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報告期末,本集團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製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如下:(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 2024年 增減 主要會計數據 1-6月 1-6月 (%) 利息淨收入 85,247 84,234 1.20 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 20,458 21,000 (2.58) 淨經營收入 133,498 132,550 0.72 信用減值損失 32,814 33,021 (0.63) 業務成本 39,933 39,621 0.79 稅前利潤 46,910 47,678 (1.61) 淨利潤(歸屬於母公司股東) 46,016 45,287 1.61 1 每股收益(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人民幣元) 0.59 0.56 5.36 2025年 2024年 增減 6月30日 12月31日 (%) 資產總額 15,435,405 14,900,717 3.59 2 客戶貸款 8,998,499 8,555,122 5.18 負債總額 14,130,635 13,745,120 2.80 2 客戶存款 9,171,358 8,800,335 4.22 股東權益(歸屬於母公司股東) 1,293,989 1,144,306 13.08 3 每股淨資產(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人民幣元) 12.67 13.06 (2.99)4 資本淨額 1,619,956 1,508,812 7.37 4 其中:核心一級資本淨額 1,115,440 964,568 15.64 4 其他一級資本 174,932 176,078 (0.65) 4 二級資本 329,584 368,166 (10.48) 4 風險加權資產 9,764,828 9,416,873 3.70 2025年 2024年 變化 主要財務指標(%) 1-6月 1-6月 (百分點) 年化平均資產回報率 0.61 0.65 (0.04) 1 年化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 9.16 9.29 (0.13) 5 淨利息收益率 1.21 1.29 (0.08) 6 成本收入比 29.94 29.94 – 2025年 2024年 變化 6月30日 12月31日 (百分點) 7 不良貸款率 1.28 1.31 (0.03) 撥備覆蓋率 209.56 201.94 7.62 4 資本充足率 16.59 16.02 0.57 4 一級資本充足率 13.21 12.11 1.10 4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 11.42 10.24 1.18 4 槓桿率 7.61 6.95 0.66 註: 1. 按照證監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9號-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計算及披露》(2010年修訂)要求計算,其 中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時間權數的已發行時間和報告期時間按天數計算。 2. 客戶貸款不含相關貸款應收利息,客戶存款包含相關存款應付利息。 3. 為期末扣除其他權益工具後的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股東權益除以期末普通股股本總數。 4. 根據金融監管總局《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及其相關規定計量,計算範圍包括本集團境內外所有分支機構及金融機構類附屬子公司 (不含保險公司)。 5. 年化利息淨收入與平均生息資產總額的比率。 財務報表分析 一、 財務報表分析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金融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聚焦「五篇大文章」和集團戰略發展要求,統籌發展和安全,主要經營指標整體保持穩健。 報告期內,集團實現淨利潤(歸屬於母公司股東)460.16億元,同比增長1.61%。實現淨經營收入1,334.98億元,同比增長0.72%,其中實現利息淨收入852.47億元,同比增長1.20%。 報告期末,集團客戶貸款餘額9.00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433.77億元,增幅5.18%;客戶存款餘額9.1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710.23億元,增幅4.22%。 報告期末,集團不良貸款率1.28%,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09.56%,較上年末上升7.62個百分點。 (一) 利潤表主要項目分析 1. 利潤表構成及變動 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淨利潤464.55億元,同比增加6.30億元,增幅1.37%。 本集團在所示期間的利潤表項目的部分資料如下: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1-6月 2024年1-6月 增減(%) 利息淨收入 85,247 84,234 1.20 非利息淨收入 48,251 48,316 (0.13) 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 20,458 21,000 (2.58) 淨經?收入 133,498 132,550 0.72 信用減值損失 (32,814) (33,021) (0.63) 其他資產減值損失 (531) (467) 13.70 其他營業支出 (53,243) (51,384) 3.62 其中:業務成本 (39,933) (39,621) 0.79 稅前利潤 46,910 47,678 (1.61) 所得稅 (455) (1,853) (75.45) 淨利潤 46,455 45,825 1.37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46,016 45,287 1.61 本集團在所示期間的淨經營收入結構如下: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1-6月 項目 金額 佔比(%) 同比增減(%) 利息淨收入 85,247 63.86 1.20 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 20,458 15.32 (2.58) 交易活動淨收益╱(損失) 10,669 7.99 (11.75) 金融投資淨收益╱(損失) 2,275 1.70 143.58 對聯營及合營企業投資淨收益╱(損失) 242 0.18 (21.17) 財務報表分析 2. 利息淨收入 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利息淨收入852.47億元,同比增加10.13億元,增幅1.20%,在淨經營收入中的佔比為63.86%,是本集團業務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 本集團在所示期間的生息資產和計息負債的平均餘額、相關利息收入和支出以及年化平均收益率或年化平均成本率如下: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1-6月 2024年1-6月 年化平均收益 年化平均收益 (成本)率 (成本)率 平均餘額 利息收支 (%) 平均餘額 利息收支 (%) 資產 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728,495 5,577 1.54 754,213 5,896 1.57 存放和拆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 988,856 13,580 2.77 926,743 15,506 3.36客戶貸款 8,814,835 138,325 3.16 8,132,717 150,721 3.73 證券投資 3,670,124 56,479 3.10 3,368,197 55,915 3.34 生息資產 14,202,310 213,961 3.04 13,181,870 228,038 3.48 非生息資產 1,065,644 966,291 資產總額 15,267,954 14,148,161 負債及股東權益 客戶存款 8,830,143 81,155 1.85 8,340,461 91,706 2.21 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和拆入款項 2,304,298 22,108 1.93 2,296,749 28,664 2.51發行債券及其他 2,146,215 25,451 2.39 1,641,035 23,434 2.87 計息負債 13,280,656 128,714 1.95 12,278,245 143,804 2.36 股東權益及非計息負債 1,987,298 1,869,916 負債及股東權益合計 15,267,954 14,148,161 利息淨收入 85,247 84,234 1 淨利差 1.09 1.12 2 淨利息收益率 1.21 1.29 註: 1. 指平均生息資產總額的年化平均收益率與平均計息負債總額的年化平均成本率間的差額。 2. 指年化利息淨收入與平均生息資產總額的比率。 報告期內,本集團淨利息收益率1.21%,同比下降8個基點。主要是受LPR調降、存量房貸利率調整以及有效需求不足環境下行業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客戶貸款收益率同比下降;疊加市場利率中樞下行帶動證券投資收益率下降,生息資產收益率有所下降。為應對資產收益持續下行壓力,本集團積極把握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及流動性充裕的機遇期,持續優化業務結構,動態調整定價策略,計息負債成本率同比下降。 財務報表分析 本集團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因規模和利率變動而引起的變化如下。規模和利率變動的計算基準是所示期間內平均餘額的變化以及有關生息資產和計息負債的利率變化。 (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1-6月與2024年1-6月的比較 增加╱(減少)由於 規模 利率 淨增加╱(減少) 生息資產 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200) (119) (319) 存放和拆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 1,035 (2,961) (1,926) 客戶貸款 12,617 (25,013) (12,396) 證券投資 5,001 (4,437) 564 利息收入變化 18,453 (32,530) (14,077) 計息負債 客戶存款 5,367 (15,918) (10,551) 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和拆入款項 94 (6,650) (6,556) 發行債券及其他 7,190 (5,173) 2,017 利息支出變化 12,651 (27,741) (15,090) 利息淨收入變化 5,802 (4,789) 1,013 報告期內,本集團利息淨收入同比增加10.13億元,其中,各項資產負債平均餘額變動帶動利息淨收入增加58.02億元,年化平均收益率和年化平均成本率變動致使利息淨收入減少47.89億元。 (1) 利息收入 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利息收入2,139.61億元,同比減少140.77億元,降幅6.17%。其中客戶貸款利息收入、證券投資利息收入和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利息收入佔比分別為64.65%、26.40%和2.61%。 A. 客戶貸款利息收入 客戶貸款利息收入是本集團利息收入的最大組成部分。報告期內,客戶貸款利息收入1,383.25億元,同比減少123.96億元,降幅8.22%,主要由於客戶貸款年化平均收益率同比下降57個基點。 按業務類型和期限結構劃分的客戶貸款平均收益分析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1-6月 2024年1-6月 年化平均 年化平均 收益率 收益率 平均餘額 利息收入 (%) 平均餘額 利息收入 (%) 公司類貸款 5,783,890 91,084 3.18 5,355,828 97,529 3.66 -短期貸款 1,709,113 24,674 2.91 1,539,576 24,802 3.24 -中長期貸款 4,074,777 66,410 3.29 3,816,252 72,727 3.83 個人貸款 2,760,016 45,871 3.35 2,473,774 51,527 4.19 -短期貸款 622,880 12,872 4.17 597,618 14,177 4.77 -中長期貸款 2,137,136 32,999 3.11 1,876,156 37,350 4.00 財務報表分析 B. 證券投資利息收入 報告期內,證券投資利息收入564.79億元,同比增加5.64億元,增幅1.01%,主要由於證券投資平均餘額同比增加3,019.27億元,增幅8.96%。 C. 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利息收入 存放中央銀行款項主要包括法定存款準備金和超額存款準備金。報告期內,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利息收入55.77億元,同比減少3.19億元,降幅5.41%,主要由於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平均餘額同比減少257.18億元,降幅3.41%,且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年化平均收益率同比下降3個基點。 D. 存放和拆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利息收入 報告期內,存放和拆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利息收入135.80億元,同比減少19.26億元,降幅12.42%,主要由於存放和拆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年化平均收益率同比下降59個基點。 (2) 利息支出 報告期內,本集團利息支出1,287.14億元,同比減少150.90億元,降幅10.49%,其中客戶存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和拆入款項、發行債券及其他佔比分別為63.05%、17.18%、19.77%。 A. 客戶存款利息支出 客戶存款是本集團主要資金來源。報告期內,客戶存款利息支出811.55億元,同比減少105.51億元,降幅11.51%,客戶存款利息支出的減少主要由於客戶存款年化平均成本率同比下降36個基點。 按產品類型劃分的客戶存款平均成本分析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1-6月 2024年1-6月 年化平均 年化平均 成本率 成本率 平均餘額 利息支出 (%) 平均餘額 利息支出 (%) 公司存款 4,967,795 44,145 1.79 4,894,666 52,985 2.18 -活期 1,807,294 6,264 0.70 1,939,325 10,251 1.06 -定期 3,160,501 37,881 2.42 2,955,341 42,734 2.91 個人存款 3,862,348 37,010 1.93 3,445,795 38,721 2.26 -活期 916,110 394 0.09 855,651 1,002 0.24 -定期 2,946,238 36,616 2.51 2,590,144 37,719 2.93 客戶存款總額 8,830,143 81,155 1.85 8,340,461 91,706 2.21 B. 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和拆入款項利息支出 報告期內,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和拆入款項利息支出221.08億元,同比減少65.56億元,降幅22.87%,主要由於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和拆入款項年化平均成本率同比下降58個基點。 C. 發行債券及其他利息支出 報告期內,發行債券及其他利息支出254.51億元,同比增加20.17億元,增幅8.61%,主要由於發行債券財務報表分析 3. 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 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是本集團淨經營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204.58億元,同比減少5.42億元,降幅2.58%,投資銀行、託管及其他受託業務、支付結算及銀行卡業務收入均有所減少。 本集團在所示期間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組成結構如下: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1-6月 2024年1-6月 增減(%) 銀行卡 7,888 8,027 (1.73) 理財業務 4,121 4,121 – 託管及其他受託業務 4,503 4,681 (3.80) 代理類 2,303 2,128 8.22 投資銀行 1,107 1,299 (14.78) 擔保承諾 1,723 1,705 1.06 支付結算 744 896 (16.96) 其他 40 76 (47.37) 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合計 22,429 22,933 (2.20) 減:手續費及佣金支出 (1,971) (1,933) 1.97 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 20,458 21,000 (2.58) 其中: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同比減少1.92億元,降幅14.78%,主要是財務顧問費收入及債券承銷收入減少;託管及其他受託業務收入同比減少1.78億元,降幅3.80%,主要是銀團貸款手續費收入減少;支付結算收入同比減少1.52億元,降幅16.96%,主要是對公結算收入減少;銀行卡業務收入同比減少1.39億元,降幅1.73%,主要是受消費額下降影響,信用卡回佣收入同比減少。 4. 其他非利息收入 本集團在所示期間的其他非利息收入組成結構如下: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1-6月 2024年1-6月 增減(%) 交易活動淨收益╱(損失) 10,669 12,089 (11.75) 金融投資淨收益╱(損失) 2,275 934 143.58 對聯營及合營企業投資淨收益╱(損失) 242 307 (21.17) 其他營業收入 14,607 13,986 4.44 其他非利息收入合計 27,793 27,316 1.75 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其他非利息收入277.93億元,其中交易活動淨收益106.69億元,同比減少14.20億元,降幅11.75%,主要是債券及利率衍生工具估值下降和匯兌損益受掉期業務成本減少影響同比增加。 財務報表分析 5. 業務成本 報告期內,本集團業務成本399.33億元,同比增加3.12億元,增幅0.79%;本集團成本收入比29.94%,同比持平。 本集團在所示期間的業務成本組成結構如下: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1-6月 2024年1-6月 增減(%) 員工成本 15,592 15,376 1.40 業務費用 19,475 19,354 0.63 折舊與攤銷 4,866 4,891 (0.51) 業務成本合計 39,933 39,621 0.79 6. 資產減值損失 報告期內,本集團資產減值損失333.45億元,同比減少1.43億元,降幅0.43%,其中貸款信用減值損失299.69億元,同比減少12.73億元,降幅4.07%。 7. 所得稅 報告期內,本集團所得稅支出4.55億元,同比減少13.98億元,降幅75.45%。實際稅率為0.97%,低於25%的法定稅率,主要是由於本集團持有的國債和地方債等利息收入按稅法規定為免稅收益。 (二) 資產負債表主要項目分析 1. 資產 報告期末,本集團資產總額154,354.0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346.88億元,增幅3.59%,增長主要來自於客戶貸款。本集團在所示日期資產總額中主要組成部分的餘額(撥備後)及其佔比情況如下:(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12月31日 餘額 佔比(%) 餘額 佔比(%) 餘額 佔比(%) 客戶貸款 8,777,937 56.87 8,351,131 56.05 7,772,060 55.28 金融投資 4,421,066 28.64 4,320,089 28.99 4,104,142 29.19 現金及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751,611 4.87 717,354 4.81 898,022 6.39存放和拆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 971,094 6.29 974,042 6.54 859,642 6.11其他 513,697 3.33 538,101 3.61 426,606 3.03 資產總額 15,435,405 100.00 14,900,717 100.00 14,060,472 100.00 財務報表分析 (1) 客戶貸款 報告期內,本集團加大對國家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以做好「五篇大文章」為抓手,着力建強金融功能、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報告期末,集團客戶貸款餘額89,984.9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433.77億元,增幅5.18%。 本集團在所示日期客戶貸款總額及構成情況如下: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12月31日 餘額 佔比(%) 餘額 佔比(%) 餘額 佔比(%) 公司類貸款 5,931,365 65.92 5,566,578 65.07 5,179,533 65.09 -短期貸款 1,789,795 19.89 1,611,541 18.84 1,496,422 18.81 -中長期貸款 4,141,570 46.03 3,955,037 46.23 3,683,111 46.28個人貸款 2,830,359 31.45 2,752,406 32.17 2,473,100 31.08 -住房貸款 1,469,583 16.33 1,466,604 17.14 1,462,634 18.39 -信用卡 532,699 5.92 538,404 6.29 489,725 6.15 -個人經營貸款 439,055 4.88 413,626 4.83 343,585 4.32 -個人消費貸款 385,798 4.29 330,260 3.86 173,423 2.18 -其他 3,224 0.03 3,512 0.05 3,733 0.04 票據貼現 236,775 2.63 236,138 2.76 304,452 3.83 合計 8,998,499 100.00 8,555,122 100.00 7,957,085 100.00 公司類貸款餘額59,313.6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647.87億元,增幅6.55%,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782.5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865.33億元,中長期貸款在客戶貸款中的佔比為46.03%。 個人貸款餘額28,303.5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779.53億元,增幅2.83%,其中,個人住房貸款較上年末增加29.79億元,增幅0.20%,信用卡貸款較上年末減少57.05億元,降幅1.06%,個人經營貸款較上年末增加254.29億元,增幅6.15%,個人消費貸款較上年末增加555.38億元,增幅16.82%。 票據貼現較上年末增加6.37億元,增幅0.27%。 按擔保方式劃分的客戶貸款分佈情況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餘額 佔比(%) 餘額 佔比(%) 信用貸款 3,582,537 39.81 3,308,339 38.67 保證貸款 1,541,963 17.14 1,419,438 16.59 抵押貸款 2,770,908 30.79 2,733,002 31.95 質押貸款 1,103,091 12.26 1,094,343 12.79 合計 8,998,499 100.00 8,555,122 100.00 財務報表分析 客戶貸款信用減值準備情況 (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 2024年 6月30日 12月31日 上年末餘額 225,525 206,309 本期計提╱(轉回) 29,969 50,026 本期核銷及轉讓 (17,463) (36,284) 核銷後收回 3,327 6,198 其他變動 (292) (724) 期末餘額 241,066 225,525 (2) 金融投資 報告期末,本集團金融投資淨額44,210.6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009.77億元,增幅2.34%。 按性質劃分的投資結構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餘額 佔比(%) 餘額 佔比(%) 債券 3,955,194 89.46 3,857,045 89.28 權益工具及其他 465,872 10.54 463,044 10.72 合計 4,421,066 100.00 4,320,089 100.00 按財務報表列報方式劃分的投資結構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餘額 佔比(%) 餘額 佔比(%)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投資 602,018 13.62 656,152 15.19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投資 2,667,177 60.33 2,581,793 59.76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 金融投資 1,151,871 26.05 1,082,144 25.05 合計 4,421,066 100.00 4,320,089 100.00 報告期末,本集團債券投資餘額39,551.9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81.49億元,增幅2.54%。未來,本集團將強化對經濟金融形勢的研判,着力做好證券投資增量配置和存量優化。一是維持以利率債投資為主的總體策略,做好國債、地方債等投資安排。二是加強對信用債市場走勢的研判,優選「五篇大文章」等重點領域開展科創債券、綠色債券等投資,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三是做強債券交易業務,持續為債券市場提供流動性。 財務報表分析 按發行主體劃分的債券投資結構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餘額 佔比(%) 餘額 佔比(%) 政府及中央銀行 3,250,757 82.19 3,118,942 80.86 公共實體 31,955 0.81 29,974 0.78 同業和其他金融機構 459,023 11.60 504,458 13.08 法人實體 213,459 5.40 203,671 5.28 合計 3,955,194 100.00 3,857,045 100.00 報告期末,本集團持有金融債券4,590.23億元,包括政策性銀行債券750.45億元和同業及非銀行金融機構債券3,839.78億元,佔比分別為16.35%和83.65%。 本集團持有的前十隻金融債券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註 債券名稱 面值 年利率(%) 到期日 減值準備 2017年政策性銀行債券 6,489 4.39 2027/09/08 – 2025年商業銀行債券 5,066 1.85 2028/02/28 – 2022年外資銀行債券 3,435 SOFR+1.06 2027/09/29 – 2025年商業銀行債券 3,199 1.65 2028/05/15 – 2023年商業銀行債券 3,097 2.70 2026/11/23 – 2022年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 2,788 3.58 2032/11/21 – 2025年國有機構債券 2,162 4.33 2027/05/24 – 2022年商業銀行債券 2,154 4.69 2025/12/08 – 2025年商業銀行債券 2,139 1.65 2028/05/22 – 2023年商業銀行債券 2,065 2.70 2026/11/27 – 註: 未包含按預期信用損失模型要求計提的第一階段減值準備。 (3) 抵債資產 本集團在所示日期抵債資產的部分資料如下: (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 2024年 6月30日 12月31日 抵債資產原值 905 956 減:抵債資產減值準備 (384) (433) 抵債資產淨值 521 523 財務報表分析 2. 負債 本集團在所示日期負債總額中主要組成部分的餘額及其佔比情況如下:(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12月31日 餘額 佔比(%) 餘額 佔比(%) 餘額 佔比(%) 客戶存款 9,171,358 64.90 8,800,335 64.03 8,551,215 65.98 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和拆入款項 2,324,674 16.45 2,431,451 17.69 2,424,537 18.71已發行存款證 1,515,200 10.72 1,384,372 10.07 1,027,461 7.93 發行債券 711,828 5.04 691,248 5.03 592,175 4.57 其他 407,575 2.89 437,714 3.18 365,634 2.81 負債總額 14,130,635 100.00 13,745,120 100.00 12,961,022 100.00 報告期末,本集團負債總額141,306.3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855.15億元,增幅2.80%。其中,客戶存款較上年末增加3,710.23億元,增幅4.22%,在負債總額中佔比64.90%,較上年末上升0.87個百分點;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和拆入款項23,246.74億元,較上年末減少1,067.77億元,降幅4.39%,在負債總額中佔比16.45%,較上年末下降1.24個百分點。 客戶存款 客戶存款是本集團最主要的資金來源。報告期末,本集團客戶存款餘額91,713.5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710.23億元,增幅4.22%。從客戶結構上看,公司存款佔比55.01%,較上年末下降0.67個百分點;個人存款佔比43.17%,較上年末上升0.79個百分點。從期限結構上看,活期存款佔比31.27%,較上年末下降1.81個百分點;定期存款佔比66.91%,較上年末上升1.93個百分點。 本集團在所示日期客戶存款總額及構成情況如下: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12月31日 餘額 佔比(%) 餘額 佔比(%) 餘額 佔比(%) 公司存款 5,045,207 55.01 4,900,260 55.68 5,041,991 58.96 -活期 1,869,774 20.39 1,961,964 22.29 2,050,524 23.98 -定期 3,175,433 34.62 2,938,296 33.39 2,991,467 34.98 個人存款 3,959,925 43.17 3,729,547 42.38 3,358,156 39.27 -活期 998,035 10.88 949,259 10.79 884,746 10.35 -定期 2,961,890 32.29 2,780,288 31.59 2,473,410 28.92 其他存款 2,546 0.03 3,436 0.04 3,240 0.04 應計利息 163,680 1.79 167,092 1.90 147,828 1.73 合計 9,171,358 100.00 8,800,335 100.00 8,551,215 100.00 3. 資產負債表表外項目 本集團資產負債表表外項目包括衍生金融工具、或有事項及承諾、擔保物。 財務報表分析 本集團或有事項及承諾主要是未決訴訟、信貸承諾及財務擔保、資本性承諾、經營租賃承諾、證券承銷及債券承兌承諾。有關或有事項詳見財務報表附註36.或有事項,有關承諾事項詳見財務報表附註37.承諾事項。 本集團部分資產被用作同業間賣出回購及其他負債業務有關的質押的擔保物,詳見財務報表附註38.擔保物。 (三) 現金流量表主要項目分析 報告期末,本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2,142.3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22.82億元。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淨流入534.79億元,同比多流入2,759.21億元,主要是吸收客戶存款產生的現金流入增加。 投資活動現金流量為淨流出1,022.96億元,同比多流出2,003.38億元,主要是本期債券投資產生現金淨流出,而去年同期為現金淨流入。 籌資活動現金流量為淨流入1,001.43億元,同比多流入1,043.39億元,主要是本期增發普通股導致現金流入增加。 (四) 分部情況 1. 按地區劃分的經?業績 本集團在所示期間各個地區的稅前利潤和淨經營收入如下: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截至6月30日止6個月期間 2025年 2024年 1 1 稅前利潤 佔比(%) 淨經?收入 佔比(%) 稅前利潤 佔比(%) 淨經營收入 佔比(%) 長江三角洲 25,385 54.11 48,610 36.41 20,810 43.65 46,759 35.28珠江三角洲 (3,820) (8.14) 12,399 9.29 3,303 6.93 12,311 9.29環渤海地區 9,152 19.51 16,254 12.18 9,021 18.92 17,002 12.83中部地區 8,346 17.79 17,854 13.36 11,004 23.07 19,190 14.47 西部地區 6,317 13.47 11,476 8.60 6,488 13.61 12,088 9.12 東北地區 2,036 4.34 3,708 2.78 1,271 2.67 4,130 3.12 境外 7,303 15.57 10,076 7.55 6,882 14.43 10,249 7.73 2 總行 (7,809) (16.65) 13,121 9.83 (11,101) (23.28) 10,821 8.163 合計 46,910 100.00 133,498 100.00 47,678 100.00 132,550 100.00 註: 1. 包括利息淨收入、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交易活動淨收益╱(損失)、金融投資淨收益╱(損失)、對聯營及合營企業投資淨收益╱ (損失)及其他營業收入。下同。 2. 總行含太平洋信用卡中心。下同。 3. 合計含少數股東損益。 4. 因分部間收入分配考核規則的調整,同期比較數據已根據當期口徑進行編製。 財務報表分析 2. 按地區劃分的存貸款情況 本集團在所示日期按地區劃分的貸款餘額如下: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貸款餘額 佔比(%) 貸款餘額 佔比(%) 長江三角洲 2,599,568 28.89 2,432,084 28.43 珠江三角洲 1,203,302 13.37 1,115,864 13.04 環渤海地區 1,449,640 16.11 1,406,292 16.44 中部地區 1,449,256 16.11 1,370,600 16.03 西部地區 1,092,830 12.14 1,024,200 11.97 東北地區 285,656 3.18 274,860 3.21 境外 330,493 3.67 329,666 3.85 總行 587,754 6.53 601,556 7.03 合計 8,998,499 100.00 8,555,122 100.00 本集團在所示日期按地區劃分的存款餘額如下: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存款餘額 佔比(%) 存款餘額 佔比(%) 長江三角洲 2,562,618 27.94 2,433,080 27.65 珠江三角洲 1,062,027 11.58 1,037,123 11.79 環渤海地區 1,942,253 21.18 1,892,633 21.51 中部地區 1,521,519 16.59 1,436,159 16.31 西部地區 962,719 10.50 913,041 10.37 東北地區 459,705 5.01 441,464 5.02 境外 493,302 5.38 476,226 5.41 總行 3,535 0.04 3,517 0.04 應計利息 163,680 1.78 167,092 1.90 合計 9,171,358 100.00 8,800,335 100.00 3. 按業務板塊劃分的經?業績 本集團的業務主要分成四類:公司金融業務、個人金融業務、資金業務和其他業務。 本集團在所示期間按業務板塊劃分的稅前利潤和淨經營收入情況如下:(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截至6月30日止6個月期間 2025年 2024年 金額 佔比(%) 金額 佔比(%) 淨經?收入 133,498 100.00 132,550 100.00 公司金融業務 64,662 48.44 63,769 48.10 個人金融業務 49,584 37.14 52,182 39.37 資金業務 18,632 13.96 16,035 12.10 其他業務 620 0.46 564 0.43 稅前利潤 46,910 100.00 47,678 100.00 公司金融業務 25,101 53.51 20,243 42.46 個人金融業務 7,461 15.90 14,300 29.99 資金業務 14,273 30.43 13,191 27.67 其他業務 75 0.16 (56) (0.12) 業務回顧 二、 業務回顧 面向全量市場、全量客戶提供綠色金融服務。報告 (一) 發展戰略推進情況 期末,綠色貸款餘額超過8,700億元,較「十三五」末實現較大提升。加大節能降碳領域重點客戶授信支 本集團錨定建設金融強國目標,積極有效發揮 持力度,報告期末,全行節能降碳產業餘額較上年 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壓艙石作用, 末增長6.58%,在中國境內累計發行綠色金融債券 深入推進實施「一四五」戰略,落實落細「五篇大文 1,450億元。前瞻佈局轉型金融發展。研究推動轉型 章」,持續打造業務特色,擦亮綠色底色,以上海 金融相關工作,明確轉型金融發展總體思路,加強 主場建設和數字化轉型為戰略突破口,優化信貸結 政策供給與指導,積極利用綠色金融標準或轉型金 構、推進產品創新、加大資源投入、強化服務能 融標準,加大對能源、工業、交通、建築等領域綠 力,持續提高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綜合實力,戰 色發展和低碳轉型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強綠色金融 略推進階段性目標基本達成。 數字化能力建設。在科技賦能綠色金融數據治理、 風險管理等領域持續加強創新探索,積極推進ESG 科技金融。持續健全專項機制,建強專門機 評價、綠色信貸分類等系統建設,加強綠色金融數 構,充實專業人才,推動各類金融資源向科創領域 據應用,強化碳核算基礎能力,進一步擴大投融資 聚集,發揮集團全牌照經營優勢,建立「股貸債租 客戶碳排放量計量的覆蓋面。加強自身綠色低碳運 託」(股權、信貸、債券、租賃、託管)綜合金融服務 ?。建立綠色低碳運營指標體系,做好全集團自身 體系,積極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組 運營碳排放盤查工作。推進綠色數據中心建設,以 織架構方面,持續健全「總分轄支」四級服務體系, 浦江園區為試點積極推進打造綠色低碳示範園區。 已有20餘家分行組建了科技金融專門推進組織,設 有序推動「低碳網點」建設,積極借助科技手段推進 立87家科技支行和科技特色支行。產品供給方面, 客戶服務線上化、移動化。 持續豐富「交銀科創」品牌,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包括 貸款、股權投資、債券融資、科技租賃在內的全生 普惠金融。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優化 命週期全鏈條接力式金融服務。渠道建設方面,分 產品服務體系,加強對服務小微企業、鄉村振興、 層分級分類打造科技金融生態圈,與工信部火炬中 提振消費等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支持力度,推進全 心共建聯合實驗室,共同發起走進百園千企「五個 行普惠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完善體制機制,釋放 一」專項行動,持續延伸服務觸角。配套政策方面, 改革效能。深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 適配差異化授信投向指引、專項審批政策和考核激 推動信用卡屬地經營轉型落地增效,深化數字化經 勵政策,給予科技企業貸款差異化不良容忍度,落 營模式改革,積極推動全員做普惠,普惠金融實現 實盡職免責制度,強化健全激勵約束。報告期末, 擴面增量。普惠貸款餘額8,524.01億元,較上年 本行已為6.8萬戶企業提供科技貸款支持,貸款餘額 末增加978.17億元,增幅12.96%。優化產品服務 突破1.5萬億元。 體系,服務實體經濟。加強面向小微企業、民營企 業、個體工商戶的產品創新,打造自然人一體化授 綠色金融。圍繞重點區域和領域,強化綠色金 信業務模式,推廣主動授信和「信貸+」服務,加大 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深入推進綠色金融高質 首貸、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投放。加強「三農」 量發展。持續加強綠色金融政策供給。持續發揮綠 領域信貸供給,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強國建設。積 色金融發展委員會牽頭作用,明確全年綠色金融重 極對接重點企業名單、項目庫,加強糧食、設施農 點工作方向和任務,構建了涵蓋考核評價、資源配 業、農業科技、農業產業鏈等重點領域金融支持。 置、授信審查、組織架構、業務培訓等方面的「一攬 迭代優化「益農e貸」產品體系,依托數字賦能打造線 子」支持政策,加大綠色金融支持力度。全力服務經 上化服務特色。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交行 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充分發揮綜合化服務優勢, 業務回顧 定點幫扶工作連續7年獲得「好」的評價。助力擴內需 數字金融。強化規劃制定與體制機制改革。修促消費,滿足人民群眾消費信貸需求。積極響應國 訂數字金融行動方案至2027年,提升數字金融產品家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全面升級惠民貸產品,加大 服務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適配度和文旅、健康、居住服務、銀髮經濟等多元場景的消 普惠性。成立數字化經營中心,建強數智驅動的金費信貸產品供給,積極開展信用卡「以舊換新」「最紅 融業務運營體系,形成線上直營線下拓展、線上賦× 星期五」等活動,推進汽車金融業務轉型,信用卡分 能線下交付的協同經營機制。以「數據要素 」和「人期餘額同比提升20.2%。提升財富管理水平,多渠道 工智能+」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數字金融和服務增加居民財產收入。豐富普惠型財管產品供應,高 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建覆蓋供應鏈金融、跨境服標準做好產品業績管理,完善普惠保險體系,加大 務、平台經濟等領域的開放生態,以傳統支付和創對亞健康、中低收入、新市民等特定群體的保險保 新支付雙輪驅動,深化支付場景建設。豐富「數字障供給力度。服務民生所需,提升基礎金融服務能 +」產品供給,深化業務流程再造,創新科創普惠主力。加強面向個體工商戶、新市民、老年人等群體 動授信模式,鍛造跨境金融「一站式」綜合服務。批的綜合服務,完善消費支付服務體系,提升基礎金 量打造數字員工,升級數智化平台工具,提升數字融服務能力。強化重點領域風險防控,推動消保工 化經營管理質效。報告期末,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貸作提質增效。優化風險評估和授信審批模型,應用AI 款餘額超過2,860億元,互聯網貸款較上年末增長等工具提高貸後管理質效,穩固資產質量。強化信 8.52%。 用卡、零貸等主要業務領域訴點治理,創新金融宣 傳教育,深入推進消保科技賦能,提升全行消保工 發揮上海主場優勢。從建強金融服務功能切作質效。 入,堅持以「一件事」思維和數字化手段重塑服務模 式及業務流程,全力助力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支 養老金融。制定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建設方案, 持上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報告期內,與60個市以「打造長者友好型銀行」為養老金融發展願景, 級重大項目、118個區級重大項目建立合作關係,推進建設覆蓋養老產業金融、養老金金融、養老財 深度融入上海金融市場建設,達成「債券通」交易超富金融、養老消費金融、金融服務適老化提升五大 4,880億元、「互換通」交易超4,910億元;持續推進領域的服務體系。積極支持養老事業和銀髮經濟發 跨境人民幣基礎設施建設,CIPS標準收發器合作客展,養老產業金融服務覆蓋面不斷提升。報告期 戶數保持市場領先;獲批債券「南向通」託管清算銀末,全行養老產業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幅21.39%。 行資格,助力提升上海跨境資金樞紐地位;與上海服務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養老金金融業務規模快速 清算所聯合發佈上海清算所交銀理財科技金融債券增長。社保卡、個人養老金業務規模大幅提升,養 指數,並發佈國內首隻掛鈎該指數的理財產品。全老金託管規模居行業前列。養老財富金融供給更加 力服務上海高水平對外開放,制定實施本行穩外貿豐富,助力居民養老儲備保值增值。旗下子公司在 行動方案,創新打造「交銀航貿通」平台,探索「流貸養老目標基金管理規模、養老理財產品收益率等細 +衍生品」的外貿快貸升級方案。持續打造科技金融分領域保持優勢。探索構建養老生態,將金融服務 特色,在上海設立23家科技特色支行,實現上海地融入養老生態體系。養老機構預收費資金監管服務 區科技金融服務觸角全覆蓋;建強「股貸債租託」,在全國多地落地。建設長者友好型銀行做法入選《中 新增上海地區科技型企業股權投資超27億元,牽頭國銀行保險報》金融消保與服務創新優秀案例,榮獲 承銷銀行間市場上海市首單科技創新債券。持續推《亞洲銀行家》2025年度「中國最佳養老金融服務」獎 廣數字人民幣,作為唯一入選銀行機構,推動上海項。 申通地鐵、上海磁懸浮閘機改造項目;作為獨家合 作銀行落地上海地區首單數字人民幣燃氣費繳納場 景。 業務回顧 (二) 公司金融業務 個。構建雲跨行財資管理生態體系,打通境內外超230家商業銀行賬戶直聯能力,累計為1,314家集團 ◆持續推動信貸投放總量增、結構優。報告期末, 單位提供銀企支付、企業代發、智慧記賬、跨境結集團公司類貸款較上年末增加3,647.87億元,增幅 算等綜合化跨行資金管理服務,通過持續優化服務 6.55%。其中,科技型企業貸款、普惠小微貸款、養 矩陣與技術創新,形成具有行業領先地位的差異化 老產業貸款增幅分別為12.73%、11.45%、21.39%, 服務優勢。升級「交銀電網通」2.0一站式場景方案, 均高於集團貸款平均增幅。 縱向新增充電樁服務場景,橫向持續以「融資+結算」 全面服務電網集團及上下游客群在售電、電工、電 1. 客戶發展 建、用電環節的金融需求,新增客戶2,222戶,較去 持續開展對公客戶分層分類經營,搭建精細 年同期增長28.89%;當年融資新發放359.88億元, 化、專業化服務體系。報告期末,境內行對公客戶 較去年同期增長49.94%。 總數295萬戶,較上年末增長3.75%。集團客戶方 面,加大對科技金融、製造強國、綠色發展、數字 3. 普惠型小微企業服務 經濟、農業強國等重點領域客戶的服務與支持力 深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有效發 度,建立全集團一體化協同服務機制,持續優化集 揮「總分轄支」四級專班作用,結合與工信部火炬中 團客戶服務政策和授信流程,提高服務水平和經營 心聯合開展的走進千企萬戶「五個一」專項行動, 合力。報告期末,集團客戶成員12.05萬戶,較上年 紮實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持續優化信貸結 末增加0.87萬戶。政府機構客戶方面,積極參與數 構,加大對外貿、民營、科技、消費等重點領域的 字政府建設和城市數字化轉型進程,助力提供便捷 投放力度,持續推進普惠信貸供給保量、提質、穩 化政務服務,打造智慧政務產品體系。報告期末, 價、優結構。豐富交銀展業通和交銀益農通的品牌 政府機構客戶8.2萬戶,較上年末增加1,358戶。 內涵,提升「展業e貸」和「益農e貸」系列產品的線 小微基礎客戶方面,搭建對公長尾客戶線上經營鏈 上化水平,實現標準化產品與場景定制產品雙輪驅 路,暢通外呼、企業微信等多渠道線上觸客,聚焦 動。深化「信貸+」服務模式,持續開展「交銀展業通 高頻業務場景,持續提升開戶、轉賬、收付結算等 週週獎」專項營銷活動,強化公私聯動營銷,為小 服務體驗,構建線上線下協同服務機制,實現數字 微客群提供結算、代發、融資等綜合服務。持續做 化金融服務精準支持。報告期末,小微基礎客戶 好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兩篇大文章的融合發展,完 265.29萬戶,較上年末增加9.21萬戶。 善「科創易貸」科技型小微企業專屬產品線,將主動 授信服務對象從科技型小微企業推廣至更廣泛的小 2. 場景建設 微客群。加快數據賦能,進一步提升數字化風控能 以數字化思維深耕場景建設,在醫療、資金監 力,加強貸後管理和合規經營,嚴守風險合規底線。 管、跨行資金管理等細分領域成效顯現。信用就醫 已先後在上海、大連、廣州、廈門、淄博等103個城 報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8,493.17 市上線,通過「先診療後付費」新模式,解決人民群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872.45億元,增幅11.45%;有 眾就醫排隊難題。持續提升交銀e監管數字化集成服 貸款額的客戶46.10萬戶,較上年末增加4.48萬戶。 務平台核心能力,為用戶提供安全、靈活、精準、 上半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2.99%。 高效的全週期資金監管服務,累計上線項目近4,000 業務回顧 4. 產業鏈服務 (三) 個人金融業務 立足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發展需要,打造「交 ◆個人存貸款及AUM規模穩定增長。報告期末,個人 銀蘊通?易鏈」品牌產品序列,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 存款餘額較上年末增長6.18%。個人貸款餘額較上年 提供數字化、場景化、便捷化的產業鏈綜合金融服 末增長2.83%。其中,境內銀行機構個人消費貸款餘 務方案,助力實體經濟強鏈補鏈延鏈。以客戶為中 額增幅保持行業領先,市場份額較上年末提升0.80個 心,聚焦央國企、戰略客戶、產業龍頭企業等重點 百分點。AUM規模較上年末增長5.52%。 客群,推進「智慧交易鏈」平台二期建設,持續推進 1. 零售客戶及AUM 與核心企業及第三方供應鏈平台系統對接,打造產 業鏈金融數字化場景化服務特色。創新「秒級」融資 深化客戶分層分類經營,持續擴展優質場景、 產品線,科技賦能提升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不斷 客戶服務、產品供應的覆蓋度,建強獲客、活客、 提升產業鏈金融數字化、場景化水平。報告期內, 留客的全生命週期經營管理模式,發揮專業化、智 產業鏈金融業務量3,191.63億元,同比增長4.90%。 能化優勢,不斷提升客戶服務的便利性、滿意度和 服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3.82萬戶,同比增長3.99%。 覆蓋率,夯實客戶基礎,促進AUM規模持續穩健 增長。報告期末,境內銀行機構零售客戶數2.02億 5. 科技型企業服務 戶(含借記卡客戶和信用卡客戶),較上年末增長 1.30%,達標沃德客戶283.21萬戶,較上年末增長 積極對接科技強國戰略,推動建立健全與實現 6.76%。AUM規模57,925.5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強國建設高度適配的金 5.52%。 融服務體系,統籌運用好債權、股權等手段,為科 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全鏈條接力式金融服務, 2. 財富管理業務 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重點圍繞戰略 性新興產業、高技術製造業等重點產業,推動金融 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持續建強投研、產品、 資源向科技領域聚集,助力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 銷售、服務全鏈條經營能力,增強財富管理的普惠 聚焦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製造業 性。豐富產品供應,積極代銷首批新型浮動管理費 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專精特新中小企 率產品,進一步完善普惠保險產品品類,讓兼具安 業、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等重 全性、收益性、流動性的金融產品惠及更廣大客 點客群,健全「總分轄支」四級服務體系,豐富全 戶。強化產品業績管理,持續打造「沃德優選」產品 生命週期全鏈條產品體系,打造科技金融生態圈。 口碑,保持「沃德優選」系列產品業績領先優勢。提 報告期末,科技貸款獲貸企業數量較上年末增長 升客戶服務能力,開展財富管理「百城萬戶」專項 11.12%;獲貸科技型中小企業3.23萬戶,貸款餘額 活動,擴大財富管理服務覆蓋面。強化科技賦能, 較上年末增長22.93%。 優化財富管理平台等數字化工具,提升客戶體驗。 報告期末,代銷個人公募基金產品餘額2,131.61億 6. 投行業務 元,代銷個人理財產品餘額10,044.77億元,代銷個 人保險產品餘額3,535.3億元。 積極服務國家戰略,集成境內外債券、股權、 併購等多元化投融資產品,積極服務科技創新、綠 色低碳、高水平對外開放和區域發展戰略。報告期 內,承銷NAFMII口徑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 具)770.40億元。為科技型企業和科技相關產業提 供債券承銷、併購、股權投資、租賃等投融資服務 393.44億元。加強集團股權投資服務上海國際金融 業務回顧 3. 場景與支付 通信研究院頒發的「金融行業人工智能模型風險管理能力卓著獎」。 實施支持提振消費行動方案,聚焦以舊換新、 文旅、電商購物、生活消費等群眾高頻消費場景, 5. 私人銀行業務 開展線上線下銀行卡促消費營銷活動,深入開展文 以客戶為中心,以投研為引領,完善合作機構 旅大戲專題推廣活動,助力提升客戶消費意願。落 篩選機制,持續優化私人銀行產品體系,加大普惠 實國家關於提升支付便利化的要求,優化支付結算 低波穩健產品供應力度,增強多元資產配置服務能 產品功能,推出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 力,「私銀甄選」產品業績表現優於市場同類。家 交行金融服務,上線地鐵刷卡閃付功能,創新推廣 族財富管理業務增長較快,養老服務信託、慈善信 手機POS項目。支持城鎮化進程,持續豐富新市民 託、股權家族信託等創新服務加快發展。持續推進 群體服務,配備多項優惠權益。報告期末,借記卡 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圍繞客戶財富管理需求組織 累計發卡量較上年末淨增425.99萬張,新市民主題 路演活動,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舉辦「高 借記卡累計發卡量252.33萬張。 質量、低成本、廣覆蓋」的客戶活動,活動場景與 4. 個人貸款 客戶覆蓋面持續擴大,客戶滿意度有效提升。報告 期末,集團私人銀行客戶數10.26萬戶,較上年末增 積極落實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各項政 長8.94%;集團管理私人銀行客戶資產13,888.74億 策,強化與重點優質渠道全方位合作,推進房貸 元,較上年末增長7.20%。 業務全流程優化。報告期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 14,695.8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0.20%;報告期內, 6. 信用卡 房貸業務發放超1,000億元,其中二手房貸業務佔比 貫徹落實國家擴大內需、提振消費政策要求, 超四成。 圍繞文旅、美食、購物、出行等民生消費領域,積 極開展全卡普惠活動,深化「最紅星期五」品牌場 積極落實國家提振消費專項行動要求,全面 景生態佈局。推動服務下沉,開展「百縣萬店惠民 升級惠民貸產品,加大文旅、健康、居住服務、銀 生」縣域信用卡營銷活動,聚焦縣域高流量消費聚集 髮經濟等多元場景的消費信貸產品供給,服務好新 地,新增超萬家商戶開展形式多樣的惠民生用卡營 市民等重點客群。持續推進新能源汽車品牌總對總 銷活動,打造提振消費的新增長點。精細化客戶經 合作,加大信貸支持,助力綠色金融發展。報告期 營,推出超逸白金信用卡,以「權益3+1」的創新組 末,個人消費貸款餘額3,857.98億元,較上年末增 合模式重新定義年費產品權益體系。通過「全量客戶 長16.82%。 普惠服務」與「優質客群定制方案」相結合,分層運 營、精準施策,實現業務穩健增長的可持續發展。 持續加大對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優化個人經 營貸產品體系,持續推動信用類業務擴面上量,「惠 報告期末,境內行信用卡透支餘額5,325.82億 商貸」榮獲《亞洲銀行家》2025年度「中國最佳普惠金 元,在冊卡量6,009.85萬張;報告期內,信用卡累 融項目」獎項,針對專業市場客戶創新推出領域級場 計消費額10,966億元。 景產品「商圈惠貸」。報告期末,個人經營貸款餘額 4,390.5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15%。 7. 養老金融服務 持續推進零售貸款業務數字化轉型,充分利用 以「打造長者友好型銀行」為發展願景,構建產 企業架構、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能力優勢, 品、渠道、服務、隊伍、生態友好的業務體系,築 創新完善產品應用和經營模式,覆蓋全產品、全生 牢服務主體穩、產品准入穩、配置策略穩、財產安 業務回顧 養老產業金融服務覆蓋面不斷提升。優化健康 (四) 同業與金融市場業務產業、養老產業和銀髮經濟領域信貸政策,積極運 ◆積極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深入參與我國債 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各地相關擔保政策,支持 券、貨幣、外匯等金融市場發展,提升做市報價能 養老服務機構和銀髮經濟主體發展。報告期末,全 力,深化金融要素市場業務合作,做優託管專業服 行養老產業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長21.39%。 務,將金融市場產品轉化為滿足各類客戶需求的優質 服務,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養老金金融業務規模快速增長。大力推廣社保 卡、個人養老金業務,構建「賬戶開立+資金繳存+產 1. 同業業務 品投資+綜合服務」一站式個人養老金服務體系。持 做深做透金融要素市場服務,支持現代金融 續強化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業(職 市場體系建設。支持銀行間市場提高結算效率,廣 業)年金的賬戶管理和託管服務,養老金託管規模居 泛拓展中央對手代理清算、外匯交易結算銀行等業 行業前列。 務。助力黃金市場注入保險等長期穩定資金,首批 為保險資金投資黃金市場提供結算服務。持續提升 養老財富金融供給更加豐富。持續完善「頤養優 證券、期貨市場結算服務智能化水平,支持資本市 選」,累計上線382款適老化財富管理產品,覆蓋儲 場安全穩定運行。報告期內,上海清算所代理清算 蓄、基金、保險和理財等品類,產品總數居行業前 業務量、上海黃金交易所代理結算業務量以及證 列。發揮綜合化經營優勢,在養老目標基金管理規 券、期貨等要素市場結算業務量市場排名前列。 模、養老理財產品收益率等細分領域保持優勢。 豐富同業合作場景,共同服務實體經濟。服務 加大對養老消費金融支持。放寬老年人車貸和 資本市場建設,與108家證券公司開展第三方存管業 信用卡辦理年齡限制,在部分地區面向長者客群推 務合作,與93家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存管業務合 出消費支付優惠,促進銀髮消費。 作,與147家期貨公司開展銀期轉賬業務合作,為 企業、個人客戶參與資本市場投資交易提供結算等 金融服務適老化水平不斷提升。打造長者友好 服務。持續加強與跨境清算公司合作,推動人民幣 型網點,提升適老化設施與服務。持續完善「關愛 跨境支付系統創新產品應用部署。作為數字人民幣 版」手機銀行、雲上交行等線上渠道,方便長者用戶 運營機構,支持合作銀行成功發行數字人民幣金融 足不出戶在線辦理業務;持續開展老年客戶防詐防 債,充分發揮數字人民幣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 騙教育。 易成本等方面的優勢,便利市場主體投融資。 探索建設養老金融生態。大力推廣養老機構預 2. 金融市場業務 收費資金監管服務,在全國多地落地。圍繞銀髮人 綜合運用投資及交易等手段,對重大戰略、重 群「醫、食、住、行、遊、養、學」等核心生活場 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需求給予支持,助力經濟 景,打造「養老+金融」生態圈。 社會高質量發展。 報告期內,首批達成以科技型企業為參考實體 的信用衍生品交易,落地首批支持綠色業務的專項 同業借款,首批開展上金所香港黃金新合約交易等 創新業務,繼續保持市場活躍交易銀行地位。 業務回顧 3. 託管業務 持全球最大金融船東地位;機隊規模310架,航空 租賃資產餘額990.37億元。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 持續做好養老金三支柱託管服務,着力增強對 業收入167.79億元,同比增長11.09%;實現淨利潤 企業客戶的年金託管服務能力,助力企業年金提質 23.22億元,同比增長8.19%;先後獲得各類榮譽16 擴面,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加強公募基金託管服 項,選送的「積極服務國家戰略,講好『中國金融故 務,落地市場首批浮動管理費產品、科創綜指ETF、 事』案例」,入選金融業年度優秀品牌案例之品牌傳 自由現金流ETF等創新產品託管,助力公募基金行業 播年度案例。 高質量發展。以私募股權託管業務為抓手,用好綜 合金融服務,支持科創企業發展,做好科技金融大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深化轉型創新,實現新基 文章。提升託管體制機制改革效能,獲批債券「南向 建、新能源租賃業務投放201.03億元,佔設備租 通」託管清算銀行資格,圍繞跨境互聯互通設計交行 賃業務投放規模近70%,落地公司首單動力電池經 特色託管服務方案,為境內外投資者「走出去」「引進 營租賃項目,並建立公司首個動力電池資產管理系 來」提供專業、安全、高效服務。報告期末,資產託 統,實現「電池-車輛-車隊」的多場景數據監控及 管規模16.84萬億元。 管理;切實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實現科技租 賃業務投放57.76億元,佔設備租賃業務投放規模近 (五) 綜合化經營 20%,涉及科技型企業客戶53戶;積極服務「製造強 ◆本集團形成了以商業銀行業務為主體,金融租賃、 國」戰略,報告期末,製造業租賃資產餘額318.87億基金、理財、信託、保險、境外證券、債轉股等業務 元,佔設備租賃業務資產餘額比重約22%,牽頭舉 協同聯動的發展格局,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辦「中國智造?金融賦能——C919/C909全球推介與 1 ◆報告期內,子公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 金融解決方案交流會」,助力「航空強國」建設。公司45.61億元,佔集團淨利潤比例9.91%。報告期末, 持續深化轉型創新,報告期末,經營租賃資產佔比 子公司資產總額7,847.31億元,佔集團資產總額比例 51.80%,直接租賃業務佔比57.96%,均保持行業領 5.08%。 先。 交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 本行全資子公 報告期內,公司與本行25家省直分行聯動融資司,2007年12月開業,註冊資本200億元。主要經 規模231.09億元;與本行上海市分行落地集團內首營航運、航空及交通基建、能源電力、裝備製造、 筆「數鏈金租」業務,有效構建「總行技術賦能+分行民生服務等領域的融資租賃及經營租賃業務,為中 場景觸達+子公司專業服務」的三維協同體系,推動國銀行業協會金融租賃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以及上 科技金融與普惠金融在租賃場景中的深度融合,打海市銀行同業公會金融租賃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 造銀租聯動新模式;協同本行上海市分行落地公司報告期內,公司堅持「專業化、國際化、差異化、特 首單零碳氫氨項目租賃業務,該項目為全球規模最色化」發展戰略,深耕航運、航空、設備租賃等業務 大的綠電直連氫氨一體化示範工程,項目產出的綠板塊。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4,679.54億元,租賃 氫、綠氨產品採用離網型生產模式,各項指標嚴格資產4,107.48億元,淨資產511.40億元。公司船隊 符合歐盟REDII認證標準,綠色環保屬性達到國際領規模479艘,航運租賃資產餘額1,663.70億元,保 先水平。 業務回顧 交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2007年10月開業,註 交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 本行全資子公司,成冊資本57.65億元,本行和湖北交通投資集團有限 立於2019年6月,註冊資本80億元。主要面向客戶公司分別持有85%和15%的股權,主要經營信託貸 發行固定收益類、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和款、股權投資信託、證券投資信託、信貸資產證券 混合類理財產品。報告期內,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化、企業資產證券化、受託境外理財(QDII)、家族信 心的投資理念,建立以母行為主體,開放、多元的託、慈善信託等業務。報告期內,公司堅持穩字當 全渠道體系,持續打造以低波、穩健、確定性強為頭,以打造「最值得信賴的一流信託公司」為戰略目 主體的理財產品線,為投資者創造穩定的、可持續標,積極服務實體經濟,加快轉型發展,深化集團 的價值回報。報告期末,公司管理的理財產品餘額協同。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211.22億元,淨資產 17,013.1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15%;公司總資產172.49億元,管理信託資產規模6,444億元,同比增 154.57億元,淨資產147.94億元;報告期內,實現長7.05%;報告期內實現淨利潤3.98億元。 淨利潤7.73億元,同比增長8.73%。 報告期內,公司認真落實監管政策要求,綜 報告期內,公司堅持資產與負債「雙輪驅動」,合運用信託貸款、債券投資、股權投資、服務信託 專注產品業績和投資能力的提升,加快推進數字化等方式,持續加大科創債券、綠色債券投資力度, 轉型,守牢風險底線,助力集團打造財富金融特完成交盈匯芯基金擴募,積極培育科技創新耐心資 色。公司先後獲得金蟾獎、介甫獎、金譽獎等多個本。公司堅持回歸本源,聚焦發揮信託制度和功能 獎項,公司「書送光明」、「交銀理財聲譽風險全流程優勢,成立家庭服務信託95單,落地養老服務信託 管理案例」獲《中國金融》雜誌社頒發的「第七屆金融65單,設立公益慈善信託10單,為鄉村振興、養老 業年度優秀品牌案例」。 助幼、教育醫療等領域提供愛心關懷。 交銀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2010年1月成立,註 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於 冊資本51億元,本行和日本MS&AD保險集團分別持2005年8月,註冊資本2億元,本行、施羅德投資管 股62.50%和37.50%,在上海市以及設立分公司的地理有限公司和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 區經營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保險公司出資比例分別為65%、30%和5%,主要經營基 業務,以及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等。報告期末,金募集、基金銷售、資產管理業務。公司堅決貫徹 公司總資產1,689.91億元,淨資產93.78億元。報落實黨中央及監管機構關於「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 告期內,公司聚焦保險主責主業,積極響應市場需市」「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等決策部署,報告期 求,加快推進產品升級和業務轉型,累計實現保險末,旗下主動含權基金共76隻,合計管理資金規模 服務收入14.12億元,同比增長13.06%;實現營業992億元,佔非貨基金總規模的39%。報告期末,公 收入42.23億元,同比增長21.17%;淨利潤6.36億司總資產84.30億元,淨資產72.16億元,管理公募 元,同比下降19.29%。 基金規模4,982億元;報告期內,實現淨利潤4.09億 元。 報告期內,公司發揮保險專業優勢,強化行 司戰略協同,深化「普惠、養老、財富」三大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立足《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 特色。普惠金融方面,擴大普惠保險覆蓋廣度和深行動方案》關於踐行長期投資理念、強化投資行為穩 度,連續第三年參與「滬惠保」城市定制型商業醫定性的要求,以投資者需求為根本,將核心定位聚 療保險的共保工作,期末普惠保險覆蓋人數達21.1焦於「穩健型」基金產品服務主力供應商,致力於構 萬人。養老金融方面,完善商業保險年金等產品體建「風險可控、收益可期、長期主義」三位一體的核 系,擴容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供給,報告期末,養心競爭力,推動公司專業價值與投資者財富增長的 業務回顧 老保險存量產品保單件數達64,860件,存續規模達 中國交銀保險有限公司 本行全資子公司,成131.36億元。財富金融方面,以保險金及保險金信 立於2000年11月,註冊資本4億港元。主要經營經託為抓手,鞏固行司長效合作機制,優化高客服務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批准的一般保險全部17項險種。 品牌,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滿足客戶在集團內的一 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12.41億港元,淨資產5.83億站式服務需求。 港元。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淨利潤915萬港元,同比下降15%。 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 本行全資子公 司,成立於2017年12月,註冊資本150億元,系國 公司緊密集團聯動,推動保險主業高質量發務院確定的首批試點銀行債轉股實施機構之一,主 展。積極服務香港居民在居住、出行、醫療等領域要從事債轉股及其配套支持業務。報告期末,公司 的風險保障需求,為公立醫院、社區、學校等提供總資產規模745.64億元;淨資產265.74億元。報 財產保險及責任保險,為中小企業實體經濟提供商告期內,公司實現賬面淨利潤5.32億元,同比下降 業綜合保險保障;持續助力海上風電、新能源汽64.45%。 車、光伏等領域保險保障;聯合內地保險同業為境 內老年人提供個人意外保險保障;積極參與香港中 報告期內,公司緊緊圍繞本集團「十四五規劃」 資保險業協會及香港保險聯合會各項活動,深入研的指導要求,發揮股權投資功能優勢,夯實科技金 討創新科技、低空經濟、粵車南下、跨境保險、氣融服務能力基礎、機制基礎,助力全行加快打造科 候風險等議題,積極為香港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建設技金融特色。重點聚焦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支持 貢獻力量。 民營經濟等領域,支持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公司通 過優化對接服務機制,強化與分行的業務聯繫,形 (六) 全球服務能力成了分行推薦項目和公司落地項目雙向互動、橫向 ◆本集團擁有覆蓋主要國際金融中心,橫跨五大洲的 溝通、同步進退、協調發展良好格局。公司積極擦 境外經營網絡,在全球設有24家境外分(子)行及代 亮「上海主場」顯示度、鞏固服務實體經濟成效,報 表處,境外經營網點67個。 告期內新增製造業投資52.92億元,佔上半年投資 ◆報告期內,境外銀行機構實現淨利潤61.52億元, 99.63%。公司聯動投資規模75.88億元,實現集團 佔集團淨利潤比例13.37%。報告期末,境外銀行機 聯動收入0.57億元,保持較高水平。報告期末,公 構資產總額12,635.61億元,佔集團資產總額比例 司通過附屬機構交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備案基金41 8.19%。 隻,認繳規模262.60億元,增幅41.72%,進一步增 強股權投資業務發展動能。 1. 國際化發展 本集團積極應對內外部形勢變化,穩妥有序開 交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成立於1998年6月(原 展經營管理工作,持續優化發展結構,統籌好發展 為交通證券有限公司,2007年5月更名為交銀國際控 與安全。交行境外銀行機構發揮區位優勢,完善功 股有限公司),2017年5月19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 能定位,為符合國家戰略的「走出去」中資企業提供 牌上市,主要經營證券經紀及保證金融資、企業融 金融支持,積極搭建聯通內外的金融橋樑,不斷完 資及承銷、資產管理及顧問、投資及貸款業務。報 善跨境金融服務體系,助力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 告期末,本行對該公司持股比例為73.14%。報告期 路」,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 內,公司聚焦主責主業,努力減少經營虧損,持續 推進經營轉型。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168.09億港 元,淨資產8.01億港元。報告期內,公司虧損比上 年同期減少,淨虧損為2.83億港元。 業務回顧 2. 國際結算與貿易融資 積極服務自貿區建設。持續推進構建「投資者+承銷商+信託人+清算行+結算行」的五位一體自貿區 積極助力穩外貿穩外資。面向外貿客戶,打造 離岸債券綜合金融服務體系,保持清算量市場排名 交銀航貿通平台,推出「遊客版+開戶版」雙界面模 第一。持續推進自由貿易賬戶FTU單元建設,積極參 式,構建跨境金融服務新生態,切實推動中小外貿 與自由貿易賬戶擴圍工作。 企業服務質效跨越式發展。對標普惠客戶的外貿特 徵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方案,支持小微外貿客戶融 5. 離岸業務 資和匯率避險需求,報告期內,開往「一帶一路」沿 深化離在岸業務一體化發展和非居民賬戶一體 線國家和地區的涉外保函業務量同比增長24.47%。 化經營,充分挖掘長三角一體化、上海自由貿易區 臨港新片區等業務潛力。報告期末,離岸業務資產 提升場景金融服務能級。推出「航運管家」(中遠 餘額137.19億美元。 版),通過「銀企付」接口與中遠海運集運打通發票數 據交互,首次實現跨行外幣全自動、不落地匯款; (七) 渠道建設與經營 打造「智匯班列」場景金融方案,提供自動申報、發 票匹配、匯率管理、融資支持等一攬子服務。累計 ◆以客戶視角為切入點和出發點增強數字化經營能 落地跨境/境內產業鏈對接項目15個,業務量同比增 力。借助AI、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提升數據驅動的業務 長54.32%,高效滿足重點客戶貿易金融的集約化、 決策和資源配置能力,打造線上線下協同服務體系, 自動化財務管理需求。報告期內,本行國際結算量 持續提升金融服務的普惠性、便利性和可得性。 2,999.65億美元,同比增長24.38%。 1. 企業網銀及企業手機銀行 3. 境外服務網絡 拓展企業電子渠道基礎服務,提升組裝迭代效 境外服務網絡佈局穩步推進。報告期末,本 能,快速響應市場,先後推出離岸、財政、普惠等 集團在香港、紐約、倫敦、新加坡、東京、法蘭克 專版企業網銀、企業手機銀行。報告期末,企業網 福、盧森堡、悉尼等地設有24家境外分(子)行及代 銀(銀企直聯)簽約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4.96%,報 表處,境外營業網點67個(不含代表處),為客戶提 告期內累計交易客戶數同比增長6.85%;企業手機銀 供包括存款、貸款、國際結算、貿易融資、外匯兌 行簽約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5.33%,報告期內累計 換等在內的綜合金融服務。報告期末,本行與全球 交易額同比增長11.64%、累計交易客戶數同比增長 133個國家和地區的1,093家銀行總部建立境外銀行 2.15%。 服務網絡,為30個國家和地區的93家境外人民幣參 加行開立176個跨境人民幣賬戶;在32個國家和地區 2. 個人手機銀行 的67家銀行開立29個幣種共114個外幣清算賬戶。 圍繞「普惠、簡潔、好用」的理念,持續做優移 動金融服務。業內首批試點上線跨境支付通服務, 4. 跨境人民幣業務 實現線上便捷操作。業內率先推出手機銀行非實時投 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本行作為境內首 保服務,將原需櫃面辦理的更多投保業務遷移至線 批試點行上線跨境支付通業務,該業務擴大了人民 上,突破傳統櫃面服務的時效限制。推出小微企業 幣在跨境場景的應用,提升了陸港兩地的跨境人民 融資一鍵測額功能,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報告 幣匯款體驗。交通銀行香港分行首批落地人民幣貿 期內,個人手機銀行月度活躍客戶數(MAU)4,912.28 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RMB TFLF)融入業務,該安排 萬戶,同比增幅8.63%。 是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 合作的重要舉措。報告期內,境內銀行機構跨境人 業務回顧 3. 買單吧 提升「交通銀行」微信小程序、「交行貸款」微信 小程序、雲管家等新媒體渠道獲新轉化能力,增強 圍繞「美好生活」理念,持續完善線上服務和場 新媒體渠道協同經營效果。報告期末,「交通銀行」 景,致力於打造集金融和生活為一體的一站式數字 微信小程序用戶規模5,447.17萬人,較上年末增長 化服務平台。積極落實國家提振消費戰略方針,推 11.91%;「交行貸款」微信小程序用戶規模1,082.83 出買單吧「國補專區」,覆蓋家電、數碼、家裝家居 萬人,較上年末增長26.36%;雲管家用戶規模 等多個品類,以「國家補貼+銀行補貼」雙重優惠形式 1,070.55萬人,較上年末增長9.41%。 促消費。緊抓文旅消費熱點,建設買單吧屬地特色 文旅場景,引入地方旅遊年卡、門票、酒店權益等 6. 數字化經? 優質資源,形成集「吃、住、遊、購、娛」為一體的 把握數字科技重塑金融服務格局新機遇,深化 線上文旅生態,激活信用卡客戶文旅消費潛能。依 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零售客戶經營領域的 托分行經營特色及優勢,積極拓展商戶免息分期業 應用。打造數智化基礎客群經營模式,報告期末, 務,引入音樂充值、聽書充值等高頻生活服務,構 基礎客群AUM季日均餘額同比提升8.66%,產品持 建更加完善的「金融+生活」服務生態,促進消費提質 倉規模同比提升10.39%。基於風控模型主動授信, 擴容。報告期末,買單吧APP累計綁卡用戶8,048.67 提升對客線上直營精準性和有效性,將服務模式由 萬戶,月度活躍用戶2,659.97萬戶。 「被動等待」升級為「主動觸達」。構建統一的零售風 4. 開放銀行 險特徵變量庫,風險建模效率提升近50%。建設線 上渠道交易智能化風控體系,針對涉詐欺詐類案件 深耕開放銀行生態建設,探索「平台經濟、跨境 構建AI模型及規則,報告期內,線上渠道交易風險防 貿易」G-B-C聯動展業新模式。圍繞場景需求打造集 控體系挽回客戶欺詐損失累計超過1億元。 賬戶、保理、保函、票據、信用證等產品於一體的 綜合服務方案,為核心企業、上游供應商、下游經 優化業務流程,提升對客服務效率。增強個 銷商和終端用戶提供結算及融資等服務,通過開放 人信貸服務供給便利性,實現貸款業務授信申請、 銀行線上鏈金融服務發放融資金額1,435.64億元, 資質認定、資料提交、協議簽署、出額放款等全流 同比增長6.32%。加速培育跨境電商、智慧班列等 程線上化,客戶一次申請即可得到消費貸、經營貸 外貿新動能,創新數字化跨境結算產品供給,通過 等多項產品的綜合授信方案。構建智能運營系統, 開放銀行實現當年交易量284.69億元(折人民幣)。 引入RPA和語音機器人、智能質檢、OCR等數字 打造金融生態雲服務矩陣,形成數智政務、數智小 技術,通過人機協同提升作業效率。報告期末,惠 微、數智園區、數智民生、數智科創五大服務方 民貸授信審核效率提升63%,放款審核效率提升 案,累計上線15項雲服務,累計簽約機構8.01萬家。 75%。積極響應「以舊換新」政策,支持家居家電消 費升級,在個人手機銀行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看、 5. 雲上交行 領、查、用」消費券的服務。 持續推廣「雲上交行」 品牌。創新應用音視頻和 AI技術,通過屏對屏線上服務,實現機構在線、員工 在線、服務在線、產品在線,突破傳統銀行物理空 間和時間的限制,創新銀行服務新模式,提升金融 服務的可得性和滿意度。報告期內,雲上交行遠程 視頻營業廳提供服務129萬筆,同比增長90.86%。 業務回顧 (八) 金融科技與數字化轉型 3. 提升科技賦能重點領域服務質效 1. 建強數字基礎設施與安全防護屏障 加快「人工智能+」佈局,圍繞「1+1+N」人工 智能建設框架,以「一件事」思維推進科創普惠、跨 完善基礎設施佈局,穩步推進多地多中心建 境金融、信貸風險、營運客服等重點領域端到端應 設。優化災備系統架構,強化開展災備真切實練, 用,強化人機協同、打造金融智能體,進一步釋放 增強業務連續性保障。提升自主可控能力,積極推 生產力。深化系統集成和改革創新思維,集成跨境 進核心技術攻堅,金融市場業務前中後台一體化建 結算、結售匯等高頻跨境金融服務場景,上線「交銀 設階段性順利完成,涵蓋拆借、回購、債券三大類 航貿通」平台,創新全線上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模式, 業務。持續築牢網絡和數據安全屏障,推進集團網 提供秒級金融支持,更好服務內外貿雙循環。「主動 絡統一安全管控、統一安全運營,完善終端安全防 授信」拓面增效,挖掘客戶潛在需求、優化客戶產 護體系,強化集團數據安全一體化管理,加強數據 品對位,提升信貸產品線上化、批量化和信用化水 傳輸、數據合作、數據下載等重點領域數據安全管 平。以傳統支付和創新支付雙輪驅動,深化支付場 控,常態化開展數據安全監測。 景建設,迭代優化「雲跨行」「司庫」等支付結算產品 服務,創新跨境支付通為陸港兩地客戶帶來「零距 2. 夯實數據治理與融合應用能力基礎 離」「秒觸達」的新體驗。 持續夯實數據基礎,圍繞業務重點領域加大 外部數據拓源,深化內外部數據治理、整合和共享 應用,基於企業級數據中台提供指標、標籤、模型 計算等統一數據服務。持續完善企業級數據資產目 錄,打造數據資產地圖,探索建立大模型驅動的數 據分析智能體,推動查數可視化、用數智慧化。 風險管理 三、 風險管理 本行董事會將「穩健、平衡、合規、創新」確立為全行總體風險偏好,對信用、市場、操作、流動性、銀行賬簿利率、信息科技、國別等各類風險設定具體風險限額指標,嚴格控制各類風險。報告期內,本集團始終堅持底線思維,統籌發展和安全,推進風險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紮實做好資產質量管控,強化集團統一風險管理,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能力,持續推進風險管理數字化轉型,以高質量風險管理推動全行高質量發展。 (一) 風險管理架構 本行董事會承擔風險管理最終責任和最高決策職能,並通過下設的風險管理與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掌握全行風險狀況。本行高管層設立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委員會,以及貸款評審、風險資產審查兩類業務審查委員會,業務審查委員會接受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委員會的工作指導,定期向其報告工作。各省直分行、境外行、子公司參照上述框架,相應設立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委員會,作為研究防控本單位系統性區域性風險、決策風險管理重大事項的主要載體,確保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在全集團延伸落地。 (二) 風險管理工具 本行持續推進風險管理數字化轉型,以面向市場、面向客戶、面向基層為導向,進一步聚焦當前「內部管理新要求、外部監管新形勢、技術應用新突破」,致力於打造全流程、全覆蓋的數字化風險管理體系,築牢全行風險數據底座,完善企業級風險管理應用,加強風控能力的共享複用,探索人工智能技術輔助風險管理的應用場景,不斷提升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報告期內,發揮風險計量中心重要作用,強化戰略領域計量模型供給,建設統一模型管理系統,推進風險監測系統建設,持續提升全集團風險計量和監測能力,支持業務高質量發展。按監管要求,持續完善資本新規相關工作。 (三) 信用風險管理 報告期內,本行持續加強信用風險管理。積極服務實體經濟,優化信貸資產結構,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好房地產、地方債務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不斷完善授信政策框架體系,積極落實國家重大戰略與監管要求,完善授信與風險政策綱要、行業信貸政策、區域信貸政策;持續提高授信流程線上化、自動化程度,利用數字化風險管理推動信貸全流程優化,放款管理質效不斷提升,徵信合規保持良好成效;鞏固風險管理「四早」質效;嚴格做好資產風險分類,資產質量穩中向好。 本行加強風險識別,加速風險處置。不斷深化重點客戶授信經營主責任機制,信貸業務審批准入持續加強;探索推進貸(投)後管理、風險監測數智化發展,系統工具不斷升級;重點領域信用風險排查和管理不斷加強。持續加大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力度。報告期內,本行充分發揮專業處置能力,穩妥有序推進風險項目處置。 累計處置不良貸款378.3億元,同比增加27.9%,其中實質性清收203.7億元,同比增加54.3%,清收處置質效提升。 本行恪守監管要求,保持嚴格的資產風險分類標準,資產質量基礎不斷夯實,資產質量水平穩中提質。報告期末,本集團不良貸款餘額1,150.36億元,不良貸款率1.28%,分別較上年末增加33.59億元、下降0.03個百分點;逾期貸款餘額佔比較上年末有所上升。本集團對逾期貸款採取審慎的分類標準,逾期60天以上的境內對公貸款均已納入不良貸款,逾期90天以上貸款全部納入不良貸款,逾期90天以上貸款佔不良貸款的78.82%。 風險管理 貸款五級分類分佈情況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12月31日 金額 佔比(%) 金額 佔比(%) 金額 佔比(%) 正常類貸款 8,740,366 97.13 8,309,109 97.12 7,731,141 97.16 關注類貸款 143,097 1.59 134,336 1.57 120,256 1.51 正常貸款合計 8,883,463 98.72 8,443,445 98.69 7,851,397 98.67次級類貸款 25,388 0.28 31,100 0.37 28,523 0.36 可疑類貸款 27,870 0.31 24,066 0.28 32,383 0.41 損失類貸款 61,778 0.69 56,511 0.66 44,782 0.56 不良貸款合計 115,036 1.28 111,677 1.31 105,688 1.33 合計 8,998,499 100.00 8,555,122 100.00 7,957,085 100.00 按業務類型劃分的關注類及逾期貸款分佈情況 (除另有標明外,人民幣百萬元) 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關注類 關注類 關注類 關注類 逾期 逾期 逾期 逾期 貸款餘額 貸款率(%) 貸款餘額 貸款率(%) 貸款餘額 貸款率(%) 貸款餘額 貸款率(%)公司類貸款 100,662 1.70 62,455 1.05 92,705 1.67 59,266 1.06 個人貸款 42,435 1.50 64,632 2.28 41,631 1.51 58,821 2.14 住房貸款 14,344 0.98 18,875 1.28 14,266 0.97 17,535 1.20(未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