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中国能源建设(03996):二零二五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9月16日 21:55:40 中财网

原标题:中国能源建设:二零二五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半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二、 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

三、 本半年度報告未經審計。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公司2025年半年度報告中財務報告進行了審閱。

四、 公司負責人倪真、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陳勇及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劉愛軍聲明:保證半年度報告中財務報告的真實、準確、完整。

五、 董事會決議通過的本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第三十三條規定「上市公司發行證券,存在利潤分配方案、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尚未提交股東大會表決或者雖經股東大會表決通過但未實施的,應當在方案實施後發行。相關方案實施前,主承銷商不得承銷上市公司發行的證券」,鑒於公司正在推進實施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為確保發行工作及時推進,董事會決定本年度不實施中期分紅。

九、 是否存在半數以上董事無法保證公司所披露半年度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否
十、 重大風險提示
公司已在本報告中詳細描述公司面臨的風險,敬請參閱本報告「管理層討論與分析」章節中關於公司面臨風險的描述。

十一、 其他
3適用 □不適用
公司2025年半年度報告按中國財政部頒佈的《企業會計準則》及相關規定(以下簡稱「中國會計準則」)編製。

除特別指明外,本報告所用記賬本位幣均為人民幣。

本報告的內容已符合《上交所上市規則》及《香港上市規則》對半年度業績及半年度報告所應披露的信息的所有要求,並同時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刊發。若本報告中英文文本在語義上存在歧義,以中文文本為準。


















第一節 釋義 4
目錄
第二節 公司簡介和主要財務指標 8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14
第四節 公司治理、環境和社會 43
第五節 重要事項 52
第六節 股份變動及股東情況 70
第七節 債券相關情況 77
第八節 財務報告 132
備查文件目錄 1. 載有法定代表人(代行)、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簽名並蓋章的財務報表。

2. 報告期內在《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上披露過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3. 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披露易網站(www.hkexnews.hk)和公司網站(www.ceec.net.cn)公佈的2025年半年度業績公告以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www.sse.com.cn)公佈的2025年半年度報告。



















04
第一節 釋義
在本報告書中,除非文義另有所指,下列詞語具有如下含義:
常用詞語釋義
公司、本公司 指 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於2014年12月19日在中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集團、本集團 指 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中國能建集團 指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為本公司的控股股東電規總院 指 電力規劃總院有限公司
中電工程 指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
葛洲壩集團 指 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財務公司 指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財務有限公司
中南院 指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江蘇院 指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蘇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北京電建 指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北京電力建設有限公司
資產管理公司 指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水泥公司 指 中國葛洲壩集團水泥有限公司
融資租賃公司 指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能建基金公司 指 中能建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保理公司 指 北京能建國化商業保理有限公司
國新控股 指 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董事會 指 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05
第一節 釋義
董事 指 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監事會 指 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
監事 指 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監事
報告期 指 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同比 指 與上一年度同期相比
《上交所上市規則》 指 《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
《香港上市規則》 指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經不時修訂)《標準守則》 指 《香港上市規則》附錄C3所載的《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企業管治守則》 指 《香港上市規則》附錄C1所載的《企業管治守則》《證券及期貨條例》 指 香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
中國 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國資委 指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證監會 指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香港聯交所 指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一帶一路」 指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提出的倡議,重點為實現各國主要是歐亞各國之間的連通及合作,包括兩個主要部分,即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及海上「絲綢之路」
「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 指 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能源體制革命和全方
位加強國際合作
兆瓦、MW 指 一種電力計量單位,相等於1,000,000瓦特,或1兆瓦相等於1,000千瓦06
第一節 釋義
PPP 指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指政府為增強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提高供給效率,通過特許經營、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與社會資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及長期合作關係
光伏 指 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簡稱,是一種利用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技術
GIL 指 氣體絕緣金屬封閉輸電線路
「1466」戰略 指 行業領先、世界一流的「一個戰略願景」;在踐行國家戰略、推動能源革命、加快高質量發展、建設美好生活上實現「四個走在前列」;打造一流的能源一體化方案解決商、一流的工程總承包商、一流的基礎設施投資商、一流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商、一流的城市綜合開發運營商、一流的建材、工業產品和裝備提供商「六個一流」;推動能源革命和能源轉型發展、加快高質量發展、深化系統改革、全面加強科學管理、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與組織能力、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六個重大突破」
「四新」能建 指 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新材料
「四大轉型」 指 創新驅動、綠色低碳、數字智能、共享融合
「八網」 指 能源網、交通網、數字網、水網、生態網、產業網、健康網、文化網「四新」聯盟 指 「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新材料」聯盟,於2023年11月由公司發起設立,聯合新能源及基礎設施領域骨幹企業、金融機構和科研院所,聚焦於「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新材料」融合發展,通過資源協同共享、技術創新和產融結合,推動綠色低碳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新型儲能聯盟 指 於2023年11月由公司發起設立,面向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全面匯聚優勢資源、形成創新合力、引領行業方向,合力打造中國新型儲能產業合作、發展、技術創新的新模式、新樣板、新標桿,為我國能源電力綠色轉型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積極貢獻。

07
第一節 釋義
供應鏈聯盟 指 中國建築業供應鏈合作發展聯盟,於2022年11月8日成立,由公司和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牽頭,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7家建築央企聯合發起,聯盟成立是建築央企貫徹國務院國資委要求,積極探索供應鏈管理創新的有力嘗試。聯盟旨在立足於建築行業供應鏈發展需求,匯聚各方優勢資源,通過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機制,進一步深化建築央企與全球優秀供應鏈合作夥伴的合作,進一步促進聯盟企業管理提升、數智升級、降本增效、依法合規、資源穩定和品牌塑造,為引領建築行業供應鏈水平高質量發展和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提供堅強支撐。

新能源國際投資聯盟 指 成立於2018年6月,公司作為理事長單位,整合新能源領域規劃諮詢、設計、投融資、建設、裝備製造、運營維護頭部企業,共商清潔能源創新發展和技術進步,構建全產業鏈強強聯合的發展格局。聯盟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通過參與全球新能源重點國別的電力規劃,抓住新能源產業鏈制高點,帶動中國新能源行業全產業鏈抱團出海,避免惡性競爭,做到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聯盟堅持「規劃引領、投資驅動、規範運作」的模式,積極推動以風電、太陽能發電等為主的新能源的國際合作,提升我國在國際新能源電力標準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兩金」 指 應收賬款和存貨
08
第二節 公司簡介和主要財務指標
一、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稱 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簡稱 中國能建
公司的外文名稱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
公司的外文名稱縮寫 CH ENERGY ENG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倪真(代行)
註: 因工作調動,宋海良先生於2025年6月30日辭去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主任。按照《公司章程》,在
選舉產生新任董事長之前,由公司副董事長倪真先生代行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職責。

二、聯繫人和聯繫方式
董事會秘書 聯席公司秘書 證券事務代表
姓名 秦天明 秦天明、梁瑞冰 /
聯繫地址 中國北京市朝陽區西大望路甲26號院1號樓 中國北京市朝陽區西大望路甲26號院1號樓; /香港銅鑼灣勿地臣街1號時代廣場二座31樓
電話 010-5909 8818 010-5909 8818 /
傳真 / / /
電子信箱 zgnj3996@ceec.net.cn zgnj3996@ceec.net.cn /
三、基本情況變更簡介
公司註冊地址 中國北京市朝陽區西大望路甲26號院1號樓1-24層01-2706室公司註冊地址的歷史變更情況 不適用
公司辦公地址 中國北京市朝陽區西大望路甲26號院1號樓
公司辦公地址的郵政編碼 100022
公司香港辦公地點 香港銅鑼灣勿地臣街1號時代廣場二座31樓
公司網址 www.ceec.net.cn
電子信箱 zgnj3996@ceec.net.cn
報告期內變更情況查詢索引 /
09
第二節 公司簡介和主要財務指標
四、信息披露及備置地點變更情況簡介
公司選定的信息披露報紙名稱 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上海證券報
登載半年度報告的網站地址 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www.sse.com.cn
香港聯交所披露易網站:www.hkexnews.hk
公司網站:www.ceec.net.cn
公司半年度報告備置地點 北京市朝陽區西大望路甲26號院1號樓公司董事會辦公室報告期內變更情況查詢索引 /
五、公司股票簡況
股票種類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簡稱 股票代碼 變更前股票簡稱
A股 上海證券交易所 中國能建 601868.SH /
H股 香港聯交所 中國能源建設 03996.HK /
10
第二節 公司簡介和主要財務指標
六、其他有關資料
3適用 □不適用
公司董事會 執行董事 倪真
宋海良(2025年6月30日辭任)
非執行董事 劉學詩
司欣波
獨立非執行董事 程念高
魏偉峰
牛向春
裴振江(2025年6月24日委任)
趙立新(2025年6月24日離任)
公司監事會 監事 吳道專(職工代表監事)
闞震(職工代表監事)
呂世森
和建生(2025年3月11日辭任)
毛鳳福(2025年3月11日辭任)
戰略委員會 委員 倪真
程念高
司欣波
宋海良(主任,2025年6月30日辭任)
提名委員會 委員 倪真(主任,2025年7月14日委任)
牛向春
裴振江(2025年6月24日委任)
宋海良(主任,2025年6月30日辭任)
趙立新(2025年6月24日離任)
薪酬與考核委員會 委員 牛向春(主任)
劉學詩
魏偉峰
審計委員會 委員 程念高(主任)
魏偉峰
裴振江(2025年6月24日委任)
趙立新(2025年6月24日離任)
監督委員會 委員 程念高(主任)
魏偉峰
裴振江(2025年6月24日委任)
趙立新(2025年6月24日離任)
公司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 名稱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辦公地址 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西溪路128號6樓
公司聘請的法律顧問(中國法律) 名稱 德恆律師事務所
辦公地址 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19號富凱大廈B座12層
公司聘請的法律顧問(香港法律) 名稱 金杜律師事務所
辦公地址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15號置地廣場告羅士打大廈13樓
公司A股股份過戶登記處 名稱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辦公地址 上海市浦東新區楊高南路188號
11
第二節 公司簡介和主要財務指標
七、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一)主要會計數據
單位:千元 幣種:人民幣
本報告期 本報告期比
主要會計數據 (1 - 6月) 上年同期 上年同期增減(%)
營業收入 212,091,238 194,261,759 9.18
利潤總額 6,562,291 6,220,555 5.49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2,801,838 2,781,881 0.72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 2,521,383 2,327,618 8.3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13,400,893 -14,514,997 不適用
本報告期末比
本報告期末 上年度末 上年度末增減(%)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 117,990,852 116,011,181 1.71
總資產 938,735,064 869,004,776 8.02
(二)主要財務指標
幣種:人民幣
本報告期 本報告期比
主要財務指標 (1 - 6月) 上年同期 上年同期增減(%)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063 0.063 –
稀釋每股收益(元╱股) 0.063 0.063 –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056 0.052 7.69
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 2.41 2.56 下降0.15個百分點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 2.15 2.12 上升0.03個百分點註: 公司不存在具有稀釋性的潛在普通股,因此,稀釋每股收益的計算等於基本每股收益。

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的說明
□適用 3不適用
12
第二節 公司簡介和主要財務指標
八、境內外會計準則下會計數據差異
□適用 3不適用
根據中國財政部、中國證監會和《香港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自2010年12月15日起,於內地註冊成立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公司獲準採用內地會計準則編製其財務報表。從2021年財政年度開始,本公司A、H股定期報告均採用內地會計準則編製財務報表。

九、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和金額
3適用 □不適用
單位:千元 幣種:人民幣
非經常性損益項目 金額 附註(如適用)
非流動性資產處置損益,包括已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沖銷部分 74,807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但與公司正常經營業務密切相關、符合國家政策規定、 141,187按照確定的標準享有、對公司損益產生持續影響的政府補助除外
除同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相關的有效套期保值業務外,非金融企業持有金融資產和 -5,996金融負債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處置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產生的損益計入當期損益的對非金融企業收取的資金佔用費 33,491
單獨進行減值測試的應收款項減值準備轉回 6,278
債務重組損益 13,601
除上述各項之外的其他營業外收入和支出 110,420
減:所得稅影響額 80,654
少數股東權益影響額(稅後) 12,679
合計 280,455
對公司將《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未列舉的項目認定為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且金額重大的,以及將《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中列舉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界定為經常性損益的項目,應說明原因。

□適用 3不適用
13
第二節 公司簡介和主要財務指標
十、存在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可選擇披露扣除股份支付影後的淨利潤□適用 3不適用
十一、其他
□適用 3不適用
14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一、 報告期內公司所屬行業及主?業務情況說明 公司是一家為中國乃至全球能源電力、基礎設施等行業提供系統性、一體化、全週期、一攬子發展方案和服務的 科技創新型、一體化能源型、綜合基建型、融合發展型「四型」企業,具有集勘測設計及諮詢、工程建設、工業製 造和投資運營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服務能力。公司業務涵蓋能源電力、水利核心主業,及綠色交通、綠色建築、 人工智能、新型材料、民爆、生態環保、高端裝備、城市開發運營、產業金融等相關多元業務。 (一) 公司所處行業情況 2025年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生產需求穩定增長,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新動能成長壯大, 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社會大局保持穩定。15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1. 能源電力行業
(1) 新能源及綜合智慧能源
2025年上半年,風電新增裝機5,139萬千瓦,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2.12億千瓦,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71萬千瓦。

截至2025年6月底,風電裝機5.73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11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0.47億千瓦,同比分別增長22.7%、54.2%、3%。

2025年上半年,氫能行業投資總額約為人民幣2,304億元,同比下降40.2%。這一趨勢反映出當前氫能行業面臨技術迭代、成本下降與政策推動的發展機遇,但需克服產能過剩和產業鏈協同等挑戰。目前,我國氫氣產量主要來源於煤制氫,產量約2,070萬噸,佔比達56.7%。但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加速迭代,將推動氫能全生命週期降碳。風光新能源離網制氫系統集成、海水制氫等技術突破將逐步使綠氫成本逼近傳統灰氫,為化工、冶金等高耗能行業提供深度脫碳解決方案,破解綠氫經濟性瓶頸。產業鏈條深度整合貫通,推動研發週期壓縮與制氫系統與新能源電力協同調控。此外,氫能應用從交通單一場景向工業、儲能、建築等領域全域滲透,場景融合激活千億級增量市場,推動產業從示範試點轉向規模化落地。

2025年上半年,新型儲能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9,491萬千瓦╱ 2.22億千瓦時,較2024年底增長約29%。其中,內蒙古、新疆裝機規模超過1,000萬千瓦,山東、江蘇、寧夏裝機規模超過500萬千瓦。河北、浙江、雲南、甘肅、廣東、安徽、廣西、山西、湖南、河南、湖北、青海、貴州13省區裝機規模超過200萬千瓦。分區域來看,華北、西北、南方地區是上半年新型儲能主要增長區,佔全國新增裝機容量80%以上。其中,華北、西北地區已投運新型儲能裝機容量分別佔全國29.7%、25.7%,佔比與2024年底相比基本保持穩定。南方地區增速較快,已投運新型儲能裝機容量佔全國15.4%,與2024年底相比增加3個百分點,主要原因16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是廣西、雲南等水電佔比較高、調節資源相對充裕的省份,由於新能源快速發展,調節能力逐步趨緊,新型儲能發展需求不斷增加。此外,華東、華中、東北地區已投運新型儲能裝機容量分別佔全國16.6%、12.2%、0.4%。

下一步,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引領下,新型儲能應用場景將進一步拓展,調度運用水平持續
提升,市場機制加快完善,有序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總體上,我國能源供需總體寬鬆,能源結構持續優化,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助力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2) 傳統能源
2025年上半年,國內傳統能源持續穩步發展,火電累計裝機容量14.7億千瓦,同比增長4.7%,佔總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為40.3%;水電累計裝機容量4.4億千瓦,同比增長3%;核電累計裝機容量約6,091萬千瓦,同比增長4.9%。上半年,全國電源工程完成投資人民幣3,635億元,同比增長5.9%;電網工程完成投資人民幣2,911億元,同比增長14.6%。

2025年上半年,全國完成跨區輸送電量4,36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8%。其中,西北外送電量1,7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佔全國跨區送電量的40.6%;東北、西南、南方外送電量同比分別增長44.7%、15.0%和12.4%。上半年,全國完成跨省輸送電量9,5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4%,其中,內蒙古(1,509億千瓦時)、山西(717億千瓦時)、新疆(593億千瓦時)、四川(458億千瓦時)、寧夏(439億千瓦時)、陝西(355億千瓦時)、貴
州(331億千瓦時)、甘肅(313億千瓦時)8個省份淨輸出電量規模超過300億千瓦時。

下半年,國家將繼續健全能源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加大電網企業建設改造資金支持力度,提高配電網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和靈活性,大力推進煤炭清潔安全高效開發、煤電聯營發展等,煤電等傳統能源仍有重大發展機遇。

17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2. 水利和生態環保
(1) 水利
2025年上半年,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人民幣5,329億元,實施各類水利項目3.44萬個,新開工水利項目1.88萬個;其中,新開工黃河幹流青海段治理、漳衛新河治理等14項重大水利工程。水利建設吸納就業142.2萬人。根據《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發展目標,到2035年,基本形成國家水網總體格局,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逐步建
成,省市縣水網基本完善,構建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國家水安全保障體系。水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水平全面提高,城鄉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和抗旱應急能力明顯提升;江河湖泊流域防洪減災體系基本完善,防洪安全保障水平顯著提高,洪澇風險防控和應對能力明顯增強;水生態空間有效保護,水土流失有效治理,河湖生態水量有效保障,美麗健康水生態系統基本形成;國家水網工程良性運行管護機制健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調度運用基本實現。因此,未來十年將見證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大規模展開。下一步,水利部也將聚焦國家水網建設和「兩重」水利任務精準發力,指導地方政府全力以赴抓項目、籌資金、穩規模、惠民生,加快在建重大
工程建設進度,努力擴大水利有效投資。公司在水利施工技術等方面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具有豐富的水利建設經驗和高等級勘察設計及施工總承包資質,有力支撐公司在水利建設領域穩步發展。

(2) 生態環保
2025年上半年,我國積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踐,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示範樣板,並建設保障體系。根據財政部發佈的《關於2025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的說明》顯示,2025年,中央財政對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及農村環境整治安排資金分別為人民幣340億元、267億元、44億元、40億元,均與2024年執行數持平。

中央財政持續支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公司將生態環保產業作為重點發展方向,持續開展關鍵技術研究,積極搶抓生態環保市場。

18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3. 交通運輸業
交通運輸業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領域。2025年上半年,交通運輸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6.1%,遠高於整體固定資產投資2.8%的增幅。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等領域的投資均有顯著增長,尤其是高鐵建設的持續推進和長三角、珠三角等重要經濟區域的綜合交通網絡優化,為投資增速提供了支持。2025年我國加大了對城鄉交通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計劃繼續擴展鐵路網的密度,特別是向西部和東北地區的投資。隨著「十四五」規劃
的深入實施,交通運輸業的投資將繼續發揮關鍵作用。公司是交通運輸尤其是公路領域的生力軍,參與投資建設的高速公路總里程達3,000多公里,打造了多項行業精品典範工程。

4. 建築業
2025年上半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人民幣38,211億元,同比增長0.7%,增速低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速4.6個百分點;全國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人民幣136,745.42億元,同比降低1.13%,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幅低1.67個百分點;建築業企業完成竣工產值人民幣46,420.21億元,同比降低3.76%。2025年,中國建築行業總的趨勢是從增量擴張轉向存量提質、高質量發展,建築行業將更加依賴技術、可持續性和智能化,綠色建築和智慧城市將成為主要發展方向。公司將緊跟行業發展趨勢,積極佈局綠色建築、智慧智能等領域研發優勢,實行科技創新、綠色發展,聚焦產業新城、城市綜合開發、新型城鎮化業務,有力推動融合發展,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5. 製造業
2025年上半年,全國水泥產量為8.15億噸,同比下降4.3%,全國水泥產量延續下降趨勢,但行業通過優化產能、淘汰落後產能等措施,使得產量降幅較去年同期收窄5.7個百分點。隨著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重點項目深入實施,建材市場需求預計將有所改善。上半年,民爆行業總體運行情況穩中向好,工業炸藥產量、行業利潤繼續保持增長態勢。裝備製造業佔比持續提升,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25年上半年,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4個百分點;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5.5%,「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夯實。公司在建材、民爆、裝備製造領域的產能優勢也將伴隨相關行業發展,經營保持穩中向好。

19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二) 公司主?業務情況
1. 勘測設計及諮詢業務
公司勘測設計及諮詢業務主要包括能源電力及基礎設施領域規劃研究、諮詢、評估、工程勘察、設計、監理、項目管理、行業標準規範編製等業務。公司致力於建設「行業領先、世界一流」的能源一體化方案解決商,在能源電
力勘察設計技術上處於引領地位。在能源電力領域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研究,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三代核電常規島、清潔燃煤發電、特高壓交直流和GIL綜合管廊輸變電、柔性交直流輸電、海上風電、太陽能熱發電等勘察設計技術領域具有國際領先優勢。公司不斷拓展提升跨行業綜合設計能力,積極拓展水利、生態環保、綜合交通、市政、房建、化工、礦山等非電業務,大力拓展數能融合、交能融合、建能融合、「八網」融合項目,強化
設計諮詢牽引作用,以全過程、高品質的設計諮詢服務模式為客戶創造更高價值。2025年上半年,公司勘測設計及諮詢業務新簽合同額為人民幣174.1億元,同比增長52.1%。

2. 工程建設業務
公司工程建設業務主要包括境內外電力、水利、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生態環保和其他工程建設業務。工程建設作為公司核心業務,大力推動綠色轉型,在電力和大型基礎設施領域具有較強的投建運一體化核心競爭力。公司致力於建設世界一流的工程總承包商,具有一流的項目管理能力、工程技術創新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及日益增強的數智化管理能力,為客戶提供高水平的全價值鏈集成、全生命週期管理的工程建設一體化服務。2025年上半年,公司工程建設業務新簽合同額為人民幣7,170.4億元,同比增長9.2%。

3. 工業製造業務
公司工業製造業務主要包括建材、民用爆破及裝備製造等業務。公司堅持綠色生產經營理念,大力推進工業節能減排,致力於建設一流的建材、工業產品及裝備提供商。其中:
20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公司建材業務具有研發製造、新型建材、環境工程、砂石骨料、商砼服務、物流配送、技術諮詢等完整產業鏈條。所屬水泥公司是國家重點支持的60家大型水泥企業(集團)之一,全國首批兩化融合促進節能減排試點示範企業,曾榮獲「中國綠色發展優秀示範企業」稱號;所屬公司中能建綠色建材有限公司入選國務院國資委首批「啟
航企業」,組建綠色先進材料研究院,積極進軍綠色新材料產業;成立了綠色建築設計研究專業化公司,專注於綠色低碳、建能融合和智慧建築等多個領域,以推動裝配式建築的轉型升級。遼寧朝陽膨潤土、河南南陽鈣鈦礦、山西大同煤矸石等新材料業務加快推進。2025年上半年,水泥產量1,026.7萬噸,同比下降9.6%;熟料產量828.5萬噸,同比下降6.9%;商品混凝土產量118.3萬方,同比增長12.8%。

公司民用爆破業務具有集民爆物品研發、生產、銷售,爆破服務,礦山開採施工總承包完整產業鏈於一體的強大實力,在大型水利水電、核電、火電等國家重點能源工程,港口碼頭、機場等國家重點基礎建設工程和大型礦山開採等工程項目持續推廣民爆一體化服務模式,在工藝技術、裝備技術、爆破技術、施工管理、經營模式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擁有引領行業的現場混裝炸藥一體化應用技術,其中現場混裝水膠炸藥工藝技術與裝備、基於煤基費托產品的工業炸藥新型原材料研究與應用等多項技術研發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公司設立綠色民爆研究院,建有國內首條工業炸藥科研試驗平台,圍繞混裝炸藥、電子雷管、智能爆破、綠色礦山構築核心技術集群。2025年上半年,公司積極推進智慧礦山、綠色礦山建設,促進民爆產業向智慧化、清潔低碳化發展,發展規模保持行業領先,行業地位持續鞏固,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增幅均近20%;充分發揮國資央企、上市平台優勢,高效完成松光民爆項目重組,公司管理的工業炸藥產能達到62.55萬噸,居行業前列。

21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公司裝備製造業務依託全產業鏈技術背景,以高端專業產品製造與專有技術研發為方向,培育高端專業產品設計研發、系統集成和加工製造能力,研發的特高壓幹式平波電抗器、海水過濾與陰極保護、核級電動執行機構、第四代太陽能熱發電關鍵裝備等核心產品具有技術領先及市場優勢。積極響應國家能源轉型戰略,佈局氫能等新產業新領域,推動企業在高端裝備製造領域的持續發展。2025年上半年,裝備製造業務新簽合同額人民幣75.9億元,同比下降8.5%。

4. 投資運?業務
公司投資運營業務主要包括電力、水利、生態環保、綜合交通、房地產(新型城鎮化)、產業金融等業務,致力於
打造一流的能源一體化方案解決商、一流的基礎設施投資商、一流的城市綜合開發運營商。

公司充分發揮電力規劃設計、投資、建設、運營全產業鏈優勢,圍繞「30 ? 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聚焦清潔能源領域,在國內多地以及國際市場開發建設了一大批清潔能源項目,清潔能源業務規模以及影響力、競爭力持續提升。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控股並網項目裝機容量2,028.71萬千瓦,其中:風電380.19萬千瓦、太陽能發電1,123.44萬千瓦,生物質發電22.4萬千瓦,新型儲能76.7萬千瓦,清潔高效火電262.42萬千瓦,水電163.56萬千瓦。

公司水利水務和生態環保業務聚焦供水、污水處理、水環境治理等業務領域,掌握了污水深度處理、水環境修復、智慧水務等一批關鍵技術,具備提供生態環境治理綜合解決方案和一站式服務能力;同時,加快創建綠色低碳、數智化水廠,運營國內十多個省市自治區近百座水廠。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水處理設計規模450萬噸╱日,水處理量198萬噸╱日。

22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公司綜合交通業務涵蓋國內高速公路及其他收費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投融資、建設、運營和資本運作業務,以及國內高速公路能源、商超、物流、旅遊、廣告等路衍經濟業務。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續推動「構建新型交通能源體系」,以「將綠色電力轉化為綠色、智慧、經濟的運力」為目標,聚焦可持續交通電氣化和綠色氫氨醇油等可
持續燃料替代兩大交通碳減排核心路徑,系統性開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研究與實踐,山東棗菏高速交能融合項目憑藉其創新性、可持續性與突出的社會效益,成功入選2025年度「PPP(公私合作夥伴關係)與基礎設施獎」典型
案例。截至報告期末,公司運營的高速公路里程1,320.7公里。

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30 ? 60」戰略目標引領下,公司積極佈局綠色建築、智慧智能等領域研發優勢,實行科技創
新、綠色發展,著力開啟行業市場「綠色、健康、智慧」新空間。依託公司全產業鏈優勢,堅持「價值投資、全生
命週期投資、理性投資、高質量投資」的原則,明確一體化發展方向,聚焦產業新城、城市綜合開發、新型城鎮化業務,有力推動產城融合。

公司產業金融服務業務包括財務公司及其他非貨幣銀行服務等業務,為公司加強資金集中管理、服務主業、豐富融資手段、加強資本運作、節約融資成本提供了有力支撐。

5. 其他業務
公司其他業務包括軟件與信息化服務、物流貿易、租賃和商務服務等業務。公司軟件與信息化服務是支撐公司科技發展和全面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主要載體,為公司數智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持。公司物流貿易業務經營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公司物流貿易、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務,聚焦主業,持續推進業務模式轉型,保持了平穩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新增重要非主?業務的說明
□適用 3不適用
二、 經?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國務院國資委工作要求,大力踐行「1466」和「四新」能建戰略,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錨定全年目標任務,持續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企業發展總
體呈現穩中有進、持續向好的態勢。

23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一) 全力聚焦主責主業,主要指標穩步提升
集中力量做強做優做大能源電力水利主責主業。深入踐行國家重大戰略,高規格組建專業團隊,服務支撐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跨省跨區特高壓通道、引江濟漢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持續強化高端?銷,深度參與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中國-中亞峰會,攜手供應鏈夥伴企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成功舉辦「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共創世界綠色未來」分論壇等高端論壇活動,強力發揮產業鏈鏈長作用,助力產業發展
和「走出去」。縱深推進「能源+」融合模式,高效實施浙江湖州「船舶電動化」、中國能建大廈二期、寧夏吳忠市中
迎盈科1000P智能雲算力及智算中心等一批交能融合、建能融合、數能融合項目,持續打造具有中國能建特色的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標桿。經?指標穩步增長,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為人民幣7,753.57億元、2,120.91億元和65.6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98%、9.18%和5.49%。其中,能源電力、水利核心主業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3.12%和18.58%,分別佔公司全部新簽合同、營業收入的69.02%、74.49%;特別是國內火電、電網業務簽約合同保持高速增長,分別同比增長18%、20%,簽約三峽南疆塔克拉瑪干沙漠新能源基地6×66萬千瓦煤電項目、榆能橫山電廠二期2×1000MW機組項目、西藏林芝市重點項目配套35kV及10kV供電工程等一批重大電力工程項目,公司在國內火電市場佔有率持續保持80%以上,進一步穩固公司能源電力行業領軍地位。

(二) 轉型升級全面提速,戰新產業快速發展
充分發揮公司在能源電力規劃設計、工程建設、運維調試等技術優勢,搶抓新能源、儲能、氫能發展機遇,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由工程總承包服務商向能源電力綜合運營服務商轉型。電力運?業務快速發展。202524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年上半年,公司電力運營業務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31.41%、37.22%。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累計獲得國內新能源開發指標超7,600萬千瓦;控股投運的發電項目(含境外)共計214個,並網裝機容量2,028.71萬
千瓦;在建發電項目裝機容量1,174萬千瓦。近三年公司並網裝機容量複合增長率達57.6%,運營資產規模快速增長。儲能業務加速領跑。公司依託強大的能源技術、標準制定、系統集成、科技創新及全產業鏈優勢,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型儲能原創技術策源地。2025年1月,公司自主研發的世界首座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示範工程-湖北應城壓氣儲能電站「能儲一號」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進入穩定商業運行,創下單機功率、儲能規
模和轉換效率3項世界紀錄,標誌著中國壓氣儲能技術率先進入300兆瓦級工程化新時代。該項目最大儲能規模1,500兆瓦時、最高轉化效率近70%,日儲╱釋能時長分別為8小時╱ 5小時,年均發電量約5億千瓦時。目前公司已累計完成壓縮空氣儲能選址簽約超30座,山東泰安、陝西銅川35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甘肅酒泉300兆瓦人工硐室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等示範項目加快建設,公司壓縮空氣儲能業務步入發展快車道。氫能業務蓬勃發展。公司超前佈局並快速搶佔氫能市場,在吉林松原、甘肅蘭州、內蒙古赤峰、內蒙古通遼、新疆烏魯木齊、印尼巴淡島、埃及、摩洛哥等國內外重點區域儲備綠色氫氨醇、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等系列項目50餘個,著力打造氫能「制儲運加用研」全鏈條產業,目前公司一體化氫能和可持續燃料產業正在實現「從無到有」向「從有到強」的
新跨越。上半年,公司投建的中能建蘭州新區綠電制氫氨項目一期實現首次產氫,設計年產氫量500噸;投建的全球最大的吉林松原氫能產業園示範項目(綠色氫氨醇一體化)入選國家能源局首批綠色液體燃料技術攻關和產業
化試點項目,項目一期計劃2025年下半年投產,年產氫3.24萬噸,全部用於合成氨及合成甲醇,合成氨裝置年產16.6萬噸,二氧化碳合成甲醇裝置年產1.66萬噸。同時,石家莊鹿泉區氫能產業四網融合示範項目、雙鴨山市綠色甲醇與綠色航油一體化項目等一批重點氫能項目正在加快推進。2025年1至6月,公司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6%,佔比達37.3%,具有能建特色的新質生產力不斷取得新突破。

25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三) 科技創新引擎強勁,成果轉化全面提速
全面推進科技創新,圍繞新能源、儲能、氫能等核心業務,全力打造具有能建特色的新質生產力。創新能力持續增強。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發經費投入同比增長11%。所屬企業中南院、江蘇院2家企業新增獲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設立中歐科創中心、東盟綠色發展研究中心、中亞清潔能源研究院等5家海外研發機構,全球化研發佈局加速成型。成果轉化加速落地。「8MW鹼性電解槽測試平台」等3個試驗平台入選中央企業中試驗證平台;氫能關鍵技術和核心設備研究等28個「揭榜掛帥」重大科技項目,以及300MW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用透平膨脹機、大規模新能源並網柔性功率調節裝置等25項科技創新專項任務順利通過驗收;鹼性電解制氫成套設備、兆瓦級柔性級聯型電池儲能系統等24項公司首台(套)裝備實現示範應用;浙江湖州電化運河、山西大同煤矸石、新疆玄武
岩纖維等一批新技術示範項目加快建設。AI賦能深化拓展。深入開展「AI+」專項行動,聚焦「AI+能源電力」「AI+
產業融合」雙輪驅動,制定「AI百項任務作戰圖」;完成DeepSeek等系列模型全平台接入與私有化部署;加速建設
雲上設計院、智能建造、智慧礦山等平台,落地AI智能數據查詢、AI安全監管平台等應用場景,深度挖掘數據價值,驅動運營數智化轉型,數智生產力加快積厚成勢。

26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四) 高質量實施「走出去」戰略,國際經?勢頭強勁
積極搶抓全球能源革命和共建「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堅定不移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持續完善國際業務優先
優質協同發展機制,國際經營取得顯著成效。主要指標高速增長。近3年公司國際業務簽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投資完成額基本保持兩位數增長,增幅穩居中央企業前列。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分別同比增長13.74%、12.92%和10.15%。業務結構持續優化。聚焦能源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公司能源電力海外新簽合同額快速增長,佔境外新簽總額超80%,特別是「風光氫儲」等新能源業務增幅較大,上半年簽約同比增長78.6%。成功簽署馬來西亞三馬拉朱1000MW燃氣電站項目、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市供水項目、印尼巴淡島光儲制氫項目等標誌性項目,在阿塞拜疆、日本等國實現光伏與儲能項目簽約突破,不斷開拓新國別市場。海外資產穩健佈局。重點圍繞綠色電力主責主業拓展海外資產。上半年,公司投建的中資企業海外投資最大單體電化學儲能項目-烏茲別克斯坦洛奇和奧茲儲能項目已並網投運,成功簽署哈薩克斯坦300MW光伏配儲項目購電協議、500MW風電配儲項目股東協議及中亞氫能科研中心合作協議等。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累計決策海外投資項目32個,其中:在營項目16個,在建項目6個,待實施項目10個,正在重點推進開發項目35個。隨著多個項目陸續投入運營,海外創利能力將快速釋放。

報告期內公司經?情況的重大變化,以及報告期內發生的對公司經?情況有重大影和預計未來會有重大影的事項
□適用 3不適用
27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三、 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3適用 □不適用
(一) 強大的國家智庫、頂層設計與規劃諮詢的高端優勢
公司擁有以電規總院為依託、中電工程為支撐的高端規劃諮詢設計能力,承擔了國家「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
能源、電力等重大規劃及「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專項規劃研究,建設運營國家電力規劃研究、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新型儲能和海上風電等大數據平台,在國家與行業頂層、戰略、規劃、智庫、政策端的轉化、深化、融合與細化方面承擔國家使命、發揮獨特作用。

(二) 強大的能源技術、標準、集成與創新的系統技術優勢
公司掌握了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發電、百萬千瓦大型水電機組、三代四代核電常規島、高壓交直流輸電、多端柔性直流輸電,以及綠色發電、氫制儲運、高空風能、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300MW壓縮空氣儲能、重力儲能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成套技術與標準規範,同時依託八大國家級研發平台和十八大專業研究院,加強重大原創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成果轉化與工程實踐應用,為保障能源安全和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貢獻能建智慧力量。

(三) 強大的全產業鏈與系統解決能力的一體化優勢
在能源電力領域擁有規劃、諮詢、設計、投資、建設、運營完整產業鏈,具備縱向貫穿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能力、聚合能力和控制能力,探索形成了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投建營一體化、海上綜合能源一體化、綜合交通一體化、城市綜合開發一體化、東數西算一體化「七個一體化」業務模式,能夠為客戶提供系統化、
個性化、全週期、一攬子服務方案。

28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四) 強大的綜合化與融合化優勢
圍繞「能源+」「數智+」,創新未來城市能源網、交通網、數字網、水網、生態網、產業網、健康網、文化網「城
市八網融合」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大力推進產業間跨界融合、產業鏈內一體化融合、要素間交互融合、區域間聯動融合「產業四大融合」的綠色轉型方案,率先在交能融合、數能融合、建能融合、產能融合四大領域落地
了一系列標桿典範工程。

(五) 強大的產業集群與新質生產力優勢
超前佈局與培育新質生產力,在發展壯大新型能源大基地、電力大通道、綜合儲能、一體化氫能、綠氫綠氨綠甲醇綠色航油、高空風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率先開展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創新性的工作,為打造具有能建特色的新質生產力奠定堅實基礎。

(六) 強大的國際化優勢
大力實施國際業務優先優質協同發展戰略,按照「走出去、走進去、融進去、充分一體化」「四步走」路線,成立海
外6大區域總部,設立256個分支機構,業務覆蓋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打造了一批享譽全球的中國壩、中國電、中國網、中國城、中國路、中國橋,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從「大寫意」轉向「工筆畫」過程中發揮排頭兵作用。

(七) 強大的國內外資源整合優勢
牽頭成立「四新」聯盟、新型儲能聯盟、供應鏈聯盟、新能源國際投資聯盟「四大聯盟」,承擔國家「一帶一路」能源
合作秘書處辦公室、國際能源署中國聯絡辦公室等8個國際合作平台的建設與運營,構建強強聯合、優優互補的產業「生態圈」與「共贏鏈」,共同打造了一批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

(八) 強大的複合型、綜合性人才與專業化人才隊伍優勢
擁有一大批國內外水電、火電、核電、新能源、儲能、氫能、新材料等領域頂級專家、領軍人才和高素質專業技術團隊,一大批鑄就大國重器的能工巧匠與技能人才,一大批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黨員幹部隊伍與管理人才。

29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四、 報告期內主要經?情況
(一) 主?業務分析
1. 財務報表相關科目變動分析表
單位:千元 幣種:人民幣
科目 本期數 上年同期數 變動比例(%)
營業收入 212,091,238 194,261,759 9.18
營業成本 188,154,591 170,572,359 10.31
銷售費用 1,082,070 1,003,250 7.86
管理費用 6,920,663 7,097,739 -2.49
財務費用 2,835,206 3,053,325 -7.14
研發費用 5,351,934 4,822,492 10.98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13,400,893 -14,514,997 不適用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25,455,069 -26,579,113 不適用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36,204,089 38,059,843 -4.88
營業收入變動原因說明:主要由於簽約及業務規模擴大,相關收入增加所致。

營業成本變動原因說明:主要由於簽約及業務規模擴大,相關成本增加所致。

研發費用變動原因說明:主要由於公司持續推進科研技術創新,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所致。

2. 本期公司業務類型、利潤構成或利潤來源發生重大變動的詳細說明□適用 3不適用
30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3. 主?業務分行業、分地區情況
單位:千元 幣種:人民幣
主營業務分行業情況
營業收入比 營業成本比 毛利率比
分行業 營業收入 營業成本 毛利率(%) 上年增減(%) 上年增減(%) 上年增減一、勘測設計及諮詢業務 9,098,280 5,518,335 39.35 16.46 11.34 上升2.79個百分點二、工程建設業務 181,995,629 170,124,308 6.52 10.31 11.28 下降0.82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及綜合智慧能源 68,666,284 65,128,104 5.15 17.84 19.09 下降0.99個百分點三、工業製造業務 16,248,050 13,555,298 16.57 10.96 11.84 下降0.66個百分點其中:建材 3,627,113 3,005,668 17.13 2.93 1.76 上升0.95個百分點四、投資運營業務 15,180,114 9,857,836 35.06 15.52 32.64 下降8.38個百分點1. 新能源及綜合智慧能源 3,562,652 2,166,400 39.19 49.26 68.53 下降6.95個百分點2. 綜合交通 1,260,540 602,042 52.24 2.57 19.61 下降6.80個百分點3. 房地產(新型城鎮化) 4,689,228 3,863,215 17.62 22.60 58.68 下降18.73個百分點五、其他業務 2,267,678 1,517,342 33.09 -50.98 -61.68 上升18.69個百分點分部間抵消 -12,698,513 -12,418,528 2.20 16.05 15.30 上升0.63個百分點主營業務分地區情況
營業收入比 營業成本比 毛利率比
分地區 營業收入 營業成本 毛利率(%) 上年增減(%) 上年增減(%) 上年增減(%)一、境內 180,338,907 160,268,126 11.13 8.55 10.29 下降1.41個百分點二、境外 31,752,331 27,886,465 12.18 12.92 10.40 上升2.01個百分點合計 212,091,238 188,154,591 11.29 9.18 10.31 下降0.90個百分點註: 由於本集團業務的特殊性,本集團主要業務分行業情況按板塊進行分析;31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主營業務分板塊情況說明:
(1) 勘測設計及諮詢業務
勘測設計及諮詢業務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對國內外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項目及電網項目提供勘測設計服務,對電力產業政策以及電力項目測試、評估及監理服務提供廣泛的諮詢服務。2025年上半年,公司不斷拓展提升跨行業綜合設計能力,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90.98億元,同比增長16.46%。

(2) 工程建設業務
工程建設業務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為中國及海外的工程項目提供建設服務。2025年上半年,公司部分重點工程項目處於建設高峰期,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819.96億元,同比增長10.31%。

(3) 工業製造業務
工業製造業務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設計、製造及銷售用於電力產業各領域的裝備,主要包括電站輔機設備、電網設備、鋼結構及節能環保設備;以及來自生產及銷售民用爆破及水泥產品,提供爆破服務。2025年上半年,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62.48億元,同比增長10.96%。

(4) 投資運營業務
投資運營業務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電力、水利、生態環保、綜合交通、房地產(新型城鎮化)、產業金融等業務。

2025年上半年,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51.80億元,同比增長15.52%。

(5) 其他業務
其他業務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軟件與信息化、物流貿易、租賃和商務服務等業務。2025年上半年,該業務收入合計人民幣22.68億元。

32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4. 債項、資產抵押、或有負債
於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的負債總額人民幣7,296.06億元,資產總額人民幣9,387.3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7.72%,較年初增加1.41個百分點。本公司的債項總額人民幣3,107.81億元。下表列示於所示日期本公司的銀行借款、其他借款和公司債券的詳情:
單位:千元 幣種:人民幣
項目 本報告期末 上年期末
一、長期
1. 銀行借款
無抵押 134,868,675 120,941,670
有抵押 74,917,527 72,067,947
2. 其他借款
有抵押
公司債券(註) 18,398,218 13,999,319
小計 228,184,420 207,008,936
二、短期
1. 銀行借款
無抵押 56,657,087 39,935,906
有抵押 145,246 256,642
2. 吸收存款及同業存放
無抵押 3,608,956 3,528,424
3.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
無抵押 16,573,123 15,166,885
有抵押 3,977,345 4,342,566
公司債券(註) 1,635,291 1,703,054
小計 82,597,048 64,933,477
合計 310,781,468 271,942,413
註: 本公司的公司債券為無抵押中期票據及公司債
33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5. 資本支出
本公司過往的資本支出主要產生自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及無形資產(例如收費公路的特許經營權)開支。下表載列
於所示年度本公司的資本支出的組成部分:
單位:千元 幣種:人民幣
本報告期(1-6月) 上年同期
固定資產 1,556,102 1,071,325
在建工程 16,852,605 13,891,532
無形資產 3,917,673 7,493,324
合計 22,326,380 22,456,181
6. 資金與財務政策
本公司預計將以多種來源共同為其管理資本及其他資本需求提供資金,包括但不限於內部融資及按合理的市場利率進行外部融資,繼續致力於提高權益及資產回報,同時維持審慎的資金及財務政策。

(二) 非主?業務導致利潤重大變化的說明
□適用 3不適用
(三) 資產、負債情況分析
3適用 □不適用
34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1. 資產及負債狀況
單位:千元 幣種:人民幣
本期期末數 上年期末數 本期期末金額
佔總資產的 佔總資產的 較上年期末
項目名稱 本期期末數 比例(%) 上年期末數 比例(%) 變動比例(%) 情況說明應收款項 174,892,184 18.63 152,954,703 17.60 14.34 業務規模擴大存貨 83,086,334 8.85 74,877,095 8.62 10.96 房地產開發成本增加所導致合同資產 117,195,655 12.48 103,655,338 11.93 13.06 業務規模擴大固定資產 81,685,625 8.70 73,934,087 8.51 10.48 購置、在建工程轉入在建工程 44,291,656 4.72 37,212,340 4.28 19.02 新能源項目投資增加短期借款 56,802,333 6.05 40,192,548 4.63 41.33 業務規模擴大,流動資金借款增加合同負債 96,810,940 10.31 78,993,313 9.09 22.56 預收工程款增加長期借款 209,786,202 22.35 193,009,617 22.21 8.69 投資項目對長期資金需求增加2. 境外資產情況
□適用 3不適用
35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3. 截至報告期末主要資產受限情況
3適用 □不適用
單位:千元 幣種:人民幣
2025年6月30日
項目 賬面價值 受限類型 受限原因
貨幣資金 9,034,553 保證金╱定期存款 開具銀行承兌匯票、保函保證金、三個月以上定期存款等應收票據 1,522,476 質押 貸款質押
應收賬款 6,120,437 質押 貸款質押
存貨 24,762,020 抵押 貸款抵押
固定資產 4,094,468 抵押 貸款抵押
長期應收款 9,246,544 質押 貸款質押
無形資產 36,016,314 抵押╱質押 貸款抵押╱質押
合計 90,796,812
4. 其他說明
□適用 3不適用
(四) 投資狀況分析
對外股權投資總體分析
3適用 □不適用
報告期內,公司對外投資完成人民幣412億元。主要業務板塊中,新能源及綜合智慧能源業務完成投資人民幣153億元,傳統能源業務完成投資人民幣42億元,市政及片區綜合開發業務完成投資人民幣85億元。

1. 重大的股權投資
□適用 3不適用
報告期內,公司無超過公司歸母淨資產10%以上的重大股權投資項目。

36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2. 重大的非股權投資
□適用 3不適用
報告期內,公司無對外投資金額超過公司歸母淨資產10%以上的重大非股權投資項目。

3. 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
3適用 □不適用
單位:千元 幣種:人民幣
本期公允 計入權益的 本期
價值變動 累計公允 本期計提 本期購買 出售╱
資產類別 期初數 損益 價值變動 的減值 金額 贖回金額 其他變動 期末數交易性金融資產 420,989 -40 9,712,568 -10,012,608 120,909
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 12,998,218 -5,956 1,173,535 -189,719 13,976,078應收款項融資 1,088,616 162,837 1,251,453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 2,566,773 -10,067 38,347 -421 2,594,632
合計 17,074,596 -5,996 -10,067 11,087,287 -10,202,748 17,943,07237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證券投資情況
3適用 □不適用
單位:千元 幣種:人民幣
本期 計入權益的
最初 期初 公允價值 本期公允 本期 本期 本期 期末
證券品種 證券代碼 證券簡稱 投資成本 資金來源 賬面價值 變動損益 價值變動 購買金額 出售金額 投資損益 賬面價值 會計核算科目
股票 600917 重慶燃氣 832 債務重組 686 -41 0 0 0 0 645 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 600578 京能電力 437 自有資金 2,328 0 0 0 0 0 2,328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股票 603227 雪峰科技 65,000 自有資金 173,800 0 -6,200 0 0 4,000 167,600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股票 600642 申能股份 9,303 自有資金 56,014 0 -3,143 0 0 0 52,871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股票 600236 桂冠電力 3,826 自有資金 2,973 0 -70 0 0 0 2,903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股票 833042 海控能源 20,000 自有資金 20,000 0 0 0 0 0 20,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 000501 武商集團 681 自有資金 10,340 0 -1,779 0 0 0 8,561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股票 603603 博天環境 2,558 債務重組 2,558 0 0 0 0 0 2,558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合計 / / 102,637 / 268,699 -41 -11,192 0 0 4,000 257,466 /
證券投資情況的說明
□適用 3不適用
私募基金投資情況
□適用 3不適用
衍生品投資情況
□適用 3不適用
38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五) 重大資產和股權出售
□適用 3不適用
(六) 主要控股參股公司分析
3適用 □不適用
主要子公司及對公司淨利潤影達10%以上的參股公司情況
3適用 □不適用
單位:千元 幣種:人民幣
所有者 歸屬於母公司
公司名稱 業務性質 註冊資本 資產金額 權益金額 所有者的淨利潤
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 工程建設、民用爆破、 3,415,308,700元 448,315,383 116,001,277 123,862水泥銷售及房地產開發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 勘測設計、工程承包 2,097,370,200元 190,679,006 49,013,934 2,554,316中國能建集團裝備有限公司 裝備製造 3,888,722,739.67元 25,815,687 4,490,211 59,569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北方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建設施工、投資控股 5,000,000,000元 60,827,422 4,343,294 -169,119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華東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建設施工、投資控股 5,000,000,000元 91,716,073 13,029,401 356,123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南方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建設施工、投資控股 5,000,000,000元 39,559,542 5,897,125 -44,302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西北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建設施工、投資控股 2,500,000,000元 25,815,798 3,532,338 50,471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投資有限公司 項目投資、資產管理 6,000,000,000元 69,840,669 20,913,710 545,135中能建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供應鏈管理、軟件開發 5,000,000,000元 8,484,364 1,944,612 39,712中能建國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工程總承包、投資運營 7,000,000,000元 39,561,442 10,170,871 48,173報告期內取得和處置子公司的情況
□適用 3不適用
39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其他說明
□適用 3不適用
(七) 公司控制的結構化主體情況
3適用 □不適用
名稱 主要經營地 註冊地 業務性質 持股比例 取得方式
中信信託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類子公司 北京市朝陽區 北京市朝陽區 資本投資服務 25% 投資設立合夥企業類子公司 天津市 天津市 資本投資服務 19%-30%/100% 投資設立五、 其他披露事項
(一) 可能面對的風險
3適用 □不適用
1. 債務風險
公司「兩金」規模與經營負債有所增長,剛性負債總額持續增加,帶息負債比呈階段性上升趨勢,個別企業面臨經
營挑戰,需持續關注整體債務情況。

對策:公司持續做好經營性現金流清收及資金平衡,強化年度預算引領和過程監控,開展壓降資產負債率攻堅行動,剛性落實五大專項行動任務清單,全力做好重點領域、重點單位債務風險防控。

2. 投資風險
受地方政府財政支付能力影響,部分PPP項目投資回收週期延長,企業資金周轉面臨新考驗;同時,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背景下,項目去化週期有所延長,項目投資收益存在不確定性。

對策:公司持續加強投資風險管控,積極做好與地方政府溝通協調工作,穩步化解存量PPP項目回收風險;加強房地產發展趨勢、投資拓展方向、區域選擇、結構性需求等研究分析,實施「工抵去滯重」行動,推動存量項目去
化。

40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3. 國際化經?風險
全球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多變,發展中國家主權債務集中到期,償債壓力逐步顯現;部分國家政策法規調整頻率加快,市場准入、勞工管理、環境保護等領域的變化對合規管理提出新挑戰;部分地區安全形勢依然嚴峻,需關注項目執行情況。

對策:公司持續提升海外市場開發高端策劃能力,積極拓展能源電力業務;開展境外在建項目監管,提升重點項目經營質效;強化合規經營、保函、墊資、匯率等管理,做好多邊金融機構制裁等風險應對,促進海外業務穩健發展。

4. 市場競爭風險
基建行業正處於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給傳統業務市場份額鞏固與新興業務拓展帶來新挑戰;行業競爭處於高位運行,政府債務管理政策與產業導入要求等前置條件,對一體化項目運作形成新考驗。

對策:公司發揮市場高端公關優勢,聚焦核心主業,抓好重大項目落地;深化省域共建試點,搶抓新一輪能源電力水利發展新機遇;發揮高端智庫諮詢優勢與技術創新、產業孵化牽引優勢,超前謀劃新型項目,確保市場簽約有營收、有利潤。

(二) 員工人數、培訓計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員工總數115,916人,其中管理人員34,730人、專業技術人員54,164人、技能操作人員19,717人。公司擁有一批全國拔尖人才,其中享受中國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0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6位、全國核工業工程勘察設計大師1位、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2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位、全國技術能手24位。

41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公司高度重視教育培訓工作,2025年上半年,深入實施「4223」「人才強企」戰略和「人才能建」工程,充分利用內
外部培訓資源,發揮黨校、人才發展院、培訓中心主體作用,分層分類組織開展各類培訓,覆蓋60餘萬人次,員工黨政素養、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持續提升。在高效完成集團重點幹部培訓項目的同時,不斷加大專業人才業務能力提升培訓力度,組織集團總部及各層級項目經理培訓數百場,舉辦面向不同人群的國際人才專項培訓,組織4類人工智能特訓班等科技創新人才培訓數十場,面向全集團舉辦5期「四新」能建業務系列線上培訓,以所屬企業
為主體的不同專業技能人才培訓覆蓋上萬員工。

(三) 未來投資計劃
公司按照「價值投資、全生命週期投資、理性投資、高質量投資」的理念,圍繞「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聚焦主責主業、聚焦優勢領域,優化投資結構,重點佈局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和能源電力等主責主業,積極佈局一批強牽引、利長遠的重大項目,服務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雙碳」目標實現和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
戰略,全力增強能源保供托底能力、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支撐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價值創造能力。

(四) 展望
2025年,關稅上調與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供應鏈造成壓力,推高生產成本,波及發達和發展中經濟體,全球經濟增長預計較2024年放緩,阻礙了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增多,經濟全球化面臨考驗。政策協調與國際合作對穩定全球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成為助推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加快共建「一帶一路」和構建高水平立體互聯互通網絡將成為中國為全球經濟作出的突出貢獻。中國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
穩、先立後破的發展原則,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發力顯效,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中國將更大力度做強國內大循環,以國內大循環更好牽引國際大循環,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不確定性,推動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公司將始終忠誠踐行「雙碳」「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圍繞「四新」能建
和「四大轉型」戰略,全面落實守正、創新、實幹、擔當「八字方針」,更加聚焦高質量發展、更加聚焦做強做優做
大核心主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深入推進精益化管理全面實現「十四五」規劃完美
收官。

42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五) 其他披露事項
3適用 □不適用
2024年6月11日,董事會根據相關授權,審議批准了調整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方案,將募集資金金額調整為不超過人民幣90億元,所募集資金將投資於中能建哈密「光(熱)儲」多能互補一體化綠電示範項目、中國能源建設
集團浙江火電建設有限公司光熱+光伏一體化項目、湖北應城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示範項目、烏茲別克斯坦巴什和贊克爾迪風電項目,本次發行方案的其他內容不變。鑒於本次發行相關決議的有效期於2025年3月29日屆滿,而本次發行相關事項仍在進行中,為保證本次發行相關工作持續、有效、順利地進行,2025年3月28日經公司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第一次A股類別股東大會及第一次H股類別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同意將本次發行相關決議有效期及授權有效期再次延長12個月,本次發行方案的其他內容不變。2025年6月,公司獲得中國證監會同意註冊的批覆。詳細情況請參閱本公司網站(www.ceec.net.cn)、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www.sse.com.cn)
以及香港聯交所披露易網站(www.hkexnews.hk)發佈的有關通函及公告。公司董事會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批覆文件的要求以及公司股東大會的授權,在規定期限內辦理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相關事宜,並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敬請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投資風險。

43
第四節 公司治理、環境和社會
一、 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變動情況
3適用 □不適用
姓名 擔任的職務 變動情形
吳雲 副總經理 離任
和建生 非職工代表監事、監事會主席 離任
毛鳳福 非職工代表監事 離任
趙立新 獨立非執行董事、提名委員會委員、審計委員會委員、監督委員會委員 離任李麗娜 總會計師 離任
尹強 副總經理 聘任
徐陸 副總經理 聘任
裴振江 獨立非執行董事、提名委員會委員、審計委員會委員、監督委員會委員 選舉宋海良 董事長、執行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提名委員會主任、授權代表 離任倪真 副董事長、總經理,提名委員會主任、戰略委員會委員 選舉為提名委員會主任陳勇 總會計師 聘任
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變動的情況說明
3適用 □不適用
2025年1月13日,經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四十二次會議審議,吳雲先生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不再擔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詳情可查閱公司2025年1月14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發佈的《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高級管理人員退休離任的公告》(臨2025-003)和2025年1月13日於香港聯交所網站發佈的《關於副總經理退休離任的公
告》。

2025年3月11日,公司監事會收到公司監事和建生先生、毛鳳福先生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年齡原因(退休),和建生先生申請辭去公司非職工代表監事、監事會主席職務,毛鳳福先生申請辭去公司非職工代表監事職務。詳情可查閱公司2025年3月12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發佈的《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監事辭職的公告》(臨2025-012)和2025年3月11日於香港聯交所網站發佈的《監事辭任公告》。

44
第四節 公司治理、環境和社會
2025年6月9日,經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四十七次會議審議,同意李麗娜女士因工作變動原因,辭去公司總會計師職務。同時,聘任尹強先生和徐陸先生為公司副總經理,任期自董事會批准之日起到公司第三屆董事會任期屆滿止,詳情可查閱公司於2025年6月10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發佈的《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高級管理人員變動的公告》(臨2025-034)和2025年6月9日於香港聯交所網站發佈的《高級管理人員變動》公告。

2025年6月24日,經公司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委任裴振江先生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趙立新先生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審計委員會委員、監督委員會委員、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自2025年6月24日起生效。同日,經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四十八次會議審議,委任裴振江先生為提名委員會、審計委員會及監督委員會委員,任期自董事會批准之日至本公司第三屆董事會任期屆滿時止。詳情可查閱公司2025年6月2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發佈的《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變動的公告》(公告編號:2025-
039)、《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四十八次會議決議公告》(臨2025-040)和2025年6月24日於香
港聯交所網站發佈的《於2025年6月24日舉行的2024年股東週年大會的投票結果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及派發末期股息變更獨立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成員變更》公告。

2025年6月30日,宋海良先生因工作調動,辭去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執行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提名委員會主任等職務。詳情可查閱公司於2025年7月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發佈的《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董事長變動的公告》(臨2025-041)和2025年6月30日於香港聯交所網站發佈的《董事長、執行董事及授權代表辭
任》公告。

2025年7月14日,經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四十九次會議審議,委任倪真先生為提名委員會主任,聘任陳勇先生為公司總會計師,任期自董事會批准之日到本公司第三屆董事會任期屆滿時止。公告詳情可查閱公司於2025年7月1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發佈的《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四十九次會議決議》(臨2025-
042)和2025年7月14日於香港聯交所網站發佈的《董事會專門委員會成員變更及聘任總會計師》公告。

45
第四節 公司治理、環境和社會
二、 利潤分配或資本公積金轉增預案
半年度擬定的利潤分配預案、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
是否分配或轉增 否
每10股送紅股數(股) -
每10股派息數(元)(含稅) -
每10股轉增數(股) -
利潤分配或資本公積金轉增預案的相關情況說明
《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第三十三條規定「上市公司發行證券,存在利潤分配方案、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尚未提交股東大會表決或者雖經
股東大會表決通過但未實施的,應當在方案實施後發行。相關方案實施前,主承銷商不得承銷上市公司發行的證券」,鑒於公司正在推進實
施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為確保發行工作及時推進,董事會決定本年度不實施中期分紅。

三、 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員工持股計劃或其他員工激勵措施的情況及其影(一) 薪酬政策
公司持續深入推進薪酬分配製度機制改革創新、升級升維,著力構建外具競爭力、內具公平性的薪酬分配、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強化薪酬分配對公司發展戰略的支撐和各類人才的激勵保障。堅持工資效益同向聯動,建立健全工資總額決定機制和員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高端人才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突出價值創造導向,實行以崗位績效工資為主體的基本工資制度,堅持「四勞多得」原則,不斷提升績效考核的科學
性和精準度,薪酬分配全面向核心崗位、優秀人才以及生產一線苦累髒險崗位員工傾斜;全力構建新型經營責任制,高質量「全覆蓋」實施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剛性考核、剛性兌現、剛性退出,壓實各級企業「頭雁」經營責
任,強化對各級企業領導幹部的強激勵和硬約束;縱深推進「3+2」中長期激勵,多種形式的股權、分紅激勵機制落地實施,強化企業員工收益共享、風險共擔,有力推動薪酬分配向分享制轉變,增強薪酬分配的激勵效能。

46
第四節 公司治理、環境和社會
公司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的相關政策規定,結合同行業央企上市公司薪酬標準確定董事報酬,其中,公司董事長按照國務院國資委核定的薪酬標準在公司領取薪酬,在公司兼任高級管理人員的執行董事,其薪酬按照高級管理人員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有關規定確定取薪標準。

(二)股權激勵政策
2016年11月21日,公司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具體情況如下:本公司股東於2016年11月21日舉行了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批准及採納本公司的一項限制性股份激勵計劃(「激勵計劃」)。激勵計劃的主要條款概述如下:
1. 目的
激勵計劃旨在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並不斷完善股東、經營層和執行層之間的利益均衡機制,形成股東、本公司及其員工之間的利益共享與風險共擔,充分調動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人才的積極性,支持本公司戰略實現和可持續發展。激勵計劃亦將吸引、保留和激勵優秀管理人才和業務人員,促進本公司的長遠發展。

2. 激勵對象範圍
激勵對象將包括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經董事會認定並對本公司整體業績和持續發展有直接影響的核心技術人才和管理人員。國資委黨委管理的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參與激勵計劃須經過國資委批准。激勵對象不含在限制性股份授予日持有本公司5%以上有表決權的股權的股東。激勵對象根據本公司績效考核相關辦法的考核結果達到C級(稱職或以上)。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人員,不得成為激勵計劃的激勵對象:
(i) 未在本公司任職或不屬於本公司的人員;
(ii) 為本公司獨立董事或監事;
(iii) 最近三年內被香港聯交所公開譴責或宣佈為不適當人選;
47
第四節 公司治理、環境和社會
(iv) 最近三年內因重大違法違規行為被證監會予以行政處罰;
(v) 具有公司法規定不得擔任公司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或
(vi) 董事會認定其他嚴重違反本公司規定的。

激勵對象不能同時參加兩個或以上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計劃。激勵對象的人員名單由本公司薪酬與考核委員會擬定,經董事會審議通過,由監事會予以核實。

根據激勵計劃,董事會將選擇激勵對象,並確定將授予的限制性股份數量。本公司將委託代理機構在二級市場購買H股,激勵對象支付授予價格。以下關於股票的表述均為H股。

3. 授予股份數量上限
根據激勵計劃授予的限制性股份所涉及的最高股份數量總額,將不得超過激勵計劃經臨時股東大會批准時本公司已發行的股本總額的10%,即3,002,039,636.4股。

4. 各激勵對象可獲得的最高股份上限
除經股東大會特別決議批准外,向任意一名激勵對象授予或將授予的限制性股份數量總計不得超過激勵計劃經臨時股東大會批准時本公司已發行的股本總額的1%。

5. 禁售期及解鎖期
(i) 禁售期
禁售期為自授出日期起原則上不少於兩年。於禁售期內,授予激勵對象的限制性股份將被鎖定,不得轉讓、用於擔保或償還債務。

(ii) 解鎖期
解鎖期為自禁售期滿之日起原則上不少於三年。

48
第四節 公司治理、環境和社會
6. 接納激勵性股份的時間
2016年11月21日,經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向542名獲選激勵對象授予287,500,000股限制性股份;2018年11月22日經董事會決議,481名激勵對象8,399.4萬限制性股票滿足第一個解鎖期解鎖條件,准予解鎖;2019年11月21日,經董事會決議,第二個解鎖期的限制性股票因未達到解鎖條件,未予解鎖。2020年6月30日,經董事會決議,因本公司2019年度未實現第三期解鎖業績考核條件,本公司按授予價格將激勵計劃參與者的第三期應解鎖的本公司限制性股票退回委託管理機構。

7. 授予價格的定價基準
董事會將確定授予激勵對象的限制性股份的授予價格。授予價格的定價基準日為授予日。授予價格的定價基準為以下所列價格的較高者:
(i) H股於授予日在香港聯交所所報的收盤價;及
(ii) H股於緊接授予日之前五個交易日在香港聯交所所報的平均收盤價。

8. 激勵計劃的有效期
激勵計劃有效期至2026年11月20日,自採納日起計算,除非經董事會提議並獲股東批准提前終止。除非另有規定,在激勵計劃終止前授予的限制性股份繼續有效,並仍可按照激勵計劃的規定解鎖。

9. 公司購買限制性股份
所有已授予激勵對象的未解鎖或終止解鎖的限制性股份,可由本公司根據激勵計劃的有關規定於解鎖期到期後或限制性股份終止解鎖日按照授予價格或當時市場價的孰低值購回,且激勵對象應放棄該部分股份所有相應的紅利。

49
第四節 公司治理、環境和社會
2016年11月21日(「授出日期」),公司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之首次授予限
制性股票激勵方案,向542名獲選激勵對象(包括高級管理人員,以及董事會認定對本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和持續發展有直接影響的核心技術人才和管理人員)授予287,500,000股限制性股份,佔本公司於授出日期已發行股本約0.96%。國資委黨委管理的本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均無參與首次授予。授予價格為每股0.66港元,按照定價基準的60%確定。2018年11月22日經董事會決議,481名激勵對象8,399.4萬限制性股票滿足第一個解鎖期解鎖條件,獲准解鎖;2019年11月21日,經董事會決議,第二個解鎖期的限制性股票因未達到解鎖條件,未獲解鎖。

2020年6月30日,經董事會決議,因本公司2019年度未實現第三期解鎖業績考核條件,本公司按授予價格將479名激勵計劃參與者的8,716.2萬股第三期應解鎖的本公司限制性股票撥回委託管理機構。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根據激勵計劃,概無限制性股份獲授出、失效或獲註銷,且概無激勵計劃下已授出但尚未解鎖的限制性股份。

有關激勵計劃主要條款及授出激勵股份的詳情載於本公司日期為2016年10月6日的通函及本公司日期為2016年7月27日、2016年11月21日、2018年11月16日、2019年11月21日以及2020年6月30日的公告。

截至2025年6月30日,根據激勵計劃授出的激勵股份及變動詳情如下:於2025年 於2025年
1月1日 6月30日
激勵計劃下 已授出 於報告 於報告 已授出
承授人姓名 獲授限制性 但未解鎖的 期內授出╱ 期內失效╱ 於報告 但未解鎖的 及類別 授出日期 股份數量 解鎖日期 授予價格 股份數量 歸屬 被公司購回 期內註銷 股份數量僱員 2016年11月21日 287,500,000 註 每股0.66港元 – – – – –合計 – 287,500,000 – – – – – – –
註: 所有已授予限制性股份的禁售期為自授予日起計兩年,首次授予的禁售期滿次日後的三年為首次授予的解鎖期。在解鎖期內,若達到
首次授予方案規定的解鎖條件,限制性股份應分三期解鎖:
50
第四節 公司治理、環境和社會
解鎖安排 解鎖時間 解鎖比例
第一個解鎖期 自授予日起24個月後的首個交易日起至授予日起36個月內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當日止 33%第二個解鎖期 自授予日起36個月後的首個交易日起至授予日起48個月內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當日止 33%第三個解鎖期 自授予日起48個月後的首個交易日起至授予日起60個月內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當日止 34%(三) 相關股權激勵事項已在臨時公告披露且後續實施無進展或變化的□適用 3不適用
(四) 臨時公告未披露或有後續進展的激勵情況
股權激勵情況
□適用 3不適用
其他說明
□適用 3不適用
員工持股計劃情況
□適用 3不適用
其他激勵措施
□適用 3不適用
四、 納入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子公司的環境信息情況□適用 3不適用
其他說明
□適用 3不適用
51
第四節 公司治理、環境和社會
五、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等工作具體情況
3適用 □不適用
2025年上半年,公司貫徹落實國家鄉村振興局、國務院國資委工作部署,集中資金、技術、人才、產業等優勢,因地制宜、多措並舉推進援疆援藏和定點幫扶工作,紮實推動定點幫扶各項工作走深走實,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五大振興」。一是策劃公司領導赴定點幫扶縣和對口支援縣開展調研、慰問工作,組織召開鄉
村振興定點幫扶、對口支援工作座談會。二是完成上級對公司2024年度定點幫扶工作成效考核分類評價工作,連續四年獲得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最高等次「好」的評價。三是科學編製公司2025年度定點幫扶工作計劃、對口支
援工作計劃、消費幫扶計劃,統籌推進各項幫扶工作。四是組織參加國資委援疆援藏、助力鄉村振興以及央企援贛等專題會議。五是有序推動重點對口援藏項目和定點幫扶項目建設。六是深化拓展消費幫扶,組織開展「消費幫扶迎春行動」活動。七是總結典型做法,公司定點幫扶典型案例入選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助力鄉村振興藍皮
書(2024)》和國有企業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優秀案例。公司援疆援藏和鄉村振興定點幫扶工作連續四
年獲得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最高等級評價。

52
第五節 重要事項
一、 承諾事項履行情況
(一) 公司實際控制人、股東、關聯方、收購人以及公司等承諾相關方在報告期內或持續到報告期內的承諾事項
3適用 □不適用
如未能及時
是否 是否 履行應說明 如未能及時
承諾 有履行 及時 未完成履行 履行應說明
承諾背景 承諾類型 承諾方 內容 承諾時間 期限 承諾期限 嚴格履行 的具體原因 下一步計劃解決同業競爭 中國能建集團 註1 2021年3月19日 否 長期有效 是
解決同業競爭 中國能建集團 註2 2021年7月23日及 是 2025年12月31日 是2023年11月23日
其他 中國能建集團、 註3 2021年3月19日 否 長期有效 是
國新控股
其他 公司全體董事、 註4 2021年3月19日 否 長期有效 是
與重大資產
高級管理人員
重組相關
其他 中國能建集團 註5 2021年3月19日 否 長期有效 是
的承諾
(註10)
解決關聯交易 中國能建集團 註6 2021年3月19日 否 長期有效 是
其他 中國能建集團 註7 2021年3月19日 否 長期有效 是
其他 中國能建集團 註8 2021年7月2日及7 否 長期有效 是
月26日
解決土地等產權瑕疵 中國能建集團 註9 2021年7月2日 否 長期有效 是其他 公司、中國能建集團 註11 2022年7月29日 否 長期有效 是
其他承諾 解決同業競爭 公司、中國能建集團 註12 2022年7月29日 否 2023年1月5日至長期 是解決關聯交易 公司、中國能建集團 註13 2022年7月29日 否 長期有效 是53
第五節 重要事項
註1: 截至承諾函出具之日,承諾人下屬控股子公司北京電建、山西電建二公司、電規總院與公司不存在實質性同業競爭;此外,承諾人及
其控制的企業(除公司及所屬子公司外,下同)沒有以任何形式於中國境內和境外從事與公司及所屬子公司目前所從事的主營業務構成
或可能構成同業競爭的業務或活動。承諾人及其控制企業將不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單獨或與他人,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於投資、併(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