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电讯盈科(00008):2025年中期报告
原标题:电讯盈科:2025年中期报告 2 關於電訊盈科 3 主席的話 4 署理集團董事總經理的話 6 董事會 13 管理層的討論及分析 22 綜合損益表 23 綜合全面收益表 24 綜合及公司財務狀況表 26 綜合權益變動表 28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29 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附註 45 一般資料 56 投資者關係 電訊盈科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代號:0008)是一家以香港為總部的環球公司, 在電訊、媒體、資訊科技服務方案、物業發展及投資以及其他業務均持有權益。 本公司持有香港電訊信託與香港電訊有限公司大部分股權。香港電訊是香港首屈 一指的電訊服務供應商及領先的固網、寬頻、流動通訊及媒體娛樂服務營運商。 香港電訊提供端對端整合方案,以新興科技協助企業進行數碼轉型。香港電訊並 建立了一個數碼生態圈,將集團的會員計劃、電子商貿、旅遊、保險、大數據 分析、金融科技及健康科技等服務結合,深化公司與客戶的關係。 電訊盈科擁有一個全面綜合的香港多媒體及娛樂集團,在香港及其他地區提供 over-the-top(「OTT」)視像服務,亦從事內容創作、藝人管理及活動業務。 電訊盈科亦在香港透過香港電視娛樂有限公司營運本地免費電視服務。 此外,電訊盈科持有盈科大衍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的股權以及其他海外投資。 李澤楷 2025年8月1日 2025年上半年,市場對內容、數據及人工智能(「AI」)驅動 企業相繼出海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我們繼續在東盟 服務的需求不斷上升,帶動數碼環境快速演變。電訊盈科 各地為香港和內地企業提供連接。我們的環球數碼基建以 透過深化與客戶互動、加強網絡連接及擴大媒體與通訊行 海底電纜系統為基礎,把低軌衛星的覆蓋範圍擴展至 業的新興科技應用,推動更廣泛的合作、創新與共融。 「一帶一路」走廊,促進跨境合作。 Viu實行多支柱內容策略,結合華語熱門劇集、韓國猛片、 在香港,頻譜拓展為大型盛事提供了可應付巨大流量的 以及來自東南亞、中東及其他新興市場日益豐富的作品, 網絡連接,5G用戶目前佔我們後付客戶基礎超過 鞏固在東南亞線上視像市場的領導地位。我們無縫銜接的 百分之五十四。個人出境漫遊收益增長百分之十一,而 跨平台體驗,加上強大的合作夥伴,讓我們接觸和吸引更 DrGo的遙距醫療服務已拓展至大灣區及六個亞洲市場。 廣泛和多元的觀眾。我們正製作一部以香港為背景的重磅 劇集,向世界展示香港的活力及提升其在國際舞台上的魅 更多客戶使用我們的2.5G服務,顯示市場對高容量網絡需 力,助力香港成為國際文化交流之都。 求正在增加。我們的over-the-top(「OTT」)平台以度身訂造 的體育內容及娛樂組合,為用戶帶來更大彈性,在今時今 ViuTV繼續透過獨特的本地節目、區域合作及國際藝人的參 日的跨屏幕內容環境中,取得理想進展。 與,支持香港娛樂行業的發展。我們更將部分精選節目拓 展至新市場,藉以提升香港故事及人才的知名度。本地藝 在香港電訊穩健的財務狀況及增長動力支持下,電訊盈科 人亦參與跨市場製作,彰顯香港作為創意樞紐的地位。我 繼續專注培育媒體及科技生態圈。通過連繫觀眾、企業與 們已計劃在下半年推出更多演唱會、音樂節及合作項目, 社區,我們將繼續為所服務市場的長遠韌性和增長作出 以擴大覆蓋更多群眾和保持發展動力。 貢獻。 期內,我們的800G AI Superhighway已接駁香港的主要數 據中心集群,為科研及科技合作夥伴提供更優質的網絡連 接,支援實時AI工作及高端創新。我們在主要城市設施部 署5G專用網絡,加速公私營行業的轉型,實現自動化營主席 李澤楷 2025年8月1日 儘管宏觀市場環境充滿挑戰,策略上我們仍然專注透過 ViuTV – 策劃優質內容,為藝人開拓新機遇 審慎拓展區域視像串流及本地娛樂業務,並受惠於香港電訊 本集團的關鍵重點是為旗下近70位優秀藝人開拓更多機會。 有限公司(「香港電訊」)的市場領導地位及堅實基礎,以 儘管上半年舉辦的現場演出總場數較去年同期為少, 推動盈利增長。今年上半年,電訊盈科憑藉Viu視像串流 但我們旗下多位藝人舉辦的演唱會,門票均全數售罄。 服務優質多元的本地化內容,持續深化在東南亞各國的 這為本年度餘下時間內更多的演出節目帶來強勁勢頭。 滲透率及用戶參與度。我們亦通過現場演唱會、劇集及 實況節目等多種娛樂形式,為旗下藝人創造更多發展 我們旗下部分藝人與世界級的國際藝人於演唱會及活動上 機會。 合作,包括Coldplay世界巡迴演唱會香港站。他們亦將與 頂級知名藝人一起出演如《模範的士3》和《The Season》等 Viu深化其區域滲透及參與度 不同的國際級製作。 Viu目前在東南亞、中東及南非等地的15個市場提供服務。 截至2025年6月底,Viu的付費用戶已達1,380萬名, 就我們的本地ViuTV廣播業務而言,我們致力提供優質 其中在泰國、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的增長尤為突出。憑藉 內容以提高觀眾的參與度,包括由我們旗下藝人參演的 其靈活的雙軌收益模式,Viu致力拓展並豐富節目內容, 原創電視劇和實況娛樂節目。這成功帶動收視率和覆蓋率 以滿足不同市場用戶及訂戶的娛樂喜好。 的上升,使數碼會員數目增加逾百分之四至可觀的330萬名, 觀看時間也同時上升超過百分之四。我們的部分原創 期內,Viu增添近150部新作品,其中包括多部同步播映的 作品,包括《三命》及《麻甩媽咪》均獲得觀眾與評論家一致 劇集,讓觀眾能夠在他們喜愛的節目發佈後立即觀看。 好評。 這些新增作品除了涵蓋更多在區內取得高收視率和好評的 華語節目,亦包括如《芭妮與哥哥們》、《協商的技術》及 受惠於香電訊的市場領導地位與穩健基礎 《我奪走了公爵的初夜》等廣受歡迎的韓國劇集。我們為 憑藉我們高頻寬、超低時延的綜合光纖及流動網絡, 各地觀眾度身訂造的Viu Original原創內容,包括馬來西亞 香港電訊致力成為向個人和企業提供AI技術及應用的 及印尼的製作,繼續引起觀眾共鳴,並高踞多個排行榜 領導者,並同時應用AI以重塑其營運。此舉有望進一步 前列位置,展現出跨市場的吸引力。此均衡的內容組合 推動業務增長,並顯著提升生產力。面對上半年艱難的 推動上半年收益增長百分之十,而EBITDA邊際利潤由 環境,香港電訊充分展現其韌性,收益及EBITDA分別 百分之二十一顯著改善至百分之二十九,向實現正現金流 錄得百分之四及百分之三的增長,帶動經調整資金流 的方向前進。 增長百分之三。 此外,Viu在期內通過新增策略分銷合作夥伴以進一步擴大 市場版圖,包括與菲律賓當地一家多平台媒體公司Cignal 合作。Viu亦與印尼的Telkomsel擴大戰略合作範圍至聯合 內容製作。 許漢 2025年8月1日 審慎股息政策下的可持續股東回報 受香港電訊穩健業績及我們OTT業務的強勁表現所支持, 電訊盈科收益增長百分之七至港幣189.22億元,EBITDA 增長百分之六至港幣60.10億元。董事會宣派截至2025年 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幣9.77分。 電訊盈科將繼續受惠於香港電訊穩定和強勁的增長,並 採取謹慎的股息政策,優先加強財務狀況,以支持可持續 增長,同時為股東提供穩定的回報。我們將定期審視此 政策,以適應多變的環境和實現最大的股東價值。署理集團董事總經理 許漢 2025年8月1日 執行董事 李澤楷 許漢 許女士以一級榮譽畢業於香港大學, 主席 署理集團董事總經理及集團財務總裁 獲頒授社會科學學士學位。她為合資格 李先生,58歲,於1999年8月獲委任為 許女士,60歲,於2010年5月獲委任為 會計師,並為香港會計師公會及美國 電訊盈科執行董事兼主席,亦為電訊盈科 電訊盈科執行董事及於2022年3月獲委任 會計師協會的會員。 執行委員會主席及董事會提名委員會 為電訊盈科的署理集團董事總經理,她亦 成員。他亦是盈科拓展集團主席兼 自2007年4月起擔任電訊盈科的集團財務 憑藉許女士在創新及科技生態圈的廣泛 行政總裁、富衛集團有限公司(「富衛」) 總裁。許女士是電訊盈科執行委員會成員 經驗及專業知識,她出任香港科技園 執行董事、富衛薪酬委員會成員、 並擔任電訊盈科集團若干成員公司的董事 公司董事局成員、香港貿易發展局一帶 香港電訊有限公司(「香港電訊」)及 職務。許女士亦為香港電訊有限公司 一路及大灣區委員會及委員會轄下大灣區 香港電訊管理有限公司(作為香港電訊 (「香港電訊」)及香港電訊管理有限公司 創新及科技專案小組委員,以及香港 信託託管人-經理)執行主席兼執行董事、 (作為香港電訊信託託管人-經理)的集團 特別行政區政府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的 香港電訊執行委員會主席及香港電訊 董事總經理,以及香港電訊執行委員會 委員。她亦是香港僱主聯合會副主席和 提名委員會成員、盈科大衍地產發展 成員。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會士及理事會成員, 有限公司(「盈大地產」)執行董事、 並獲得該會的高等管理發展院頒授專業 盈大地產執行委員會主席、盈大地產 許女士於1999年9月加入Cable & Wireless 實務教授名銜。此外,許女士是 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成員、新加坡 HKT Limited(該公司其後由電訊盈科併購)。 Mox Bank Limited的董事。 盈科亞洲拓展有限公司(「盈科拓展」) 她其後在25年間歷任電訊盈科集團多個 主席兼執行董事,以及盈科拓展 職位,包括於2006年9月至2007年4月 許女士於2024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執行委員會主席。 擔任電訊盈科集團的集團財務總監,以及 頒授榮譽勳章,以表揚其積極參與社會電訊盈科集團的財務總監,負責電訊服務 服務,尤其在青年發展及扶助弱勢社羣李先生是美國華盛頓策略及國際研究中心 部門及監管事務會計工作。許女士亦曾於 學生方面的貢獻。 國際委員會的成員。他於2011年11月 2011年11月至2018年8月出任香港電訊 獲亞洲有線與衛星電視廣播協會頒發 的集團財務總裁、於2018年5月至2021年 終身成就獎。 12月出任盈科大衍地產發展有限公司 (「盈大地產」)的執行董事,以及於 2009年7月至2011年11月出任盈大地產的 財務總裁。 許女士於加入Cable & Wireless HKT Limited之前,曾在一家從事酒店及 物業投資與管理業務的上市公司擔任 財務總監。 謝先生為特首顧問團成員。謝先生 謝仕榮,GBS 唐永博 於2001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 非執行董事 副主席 金紫荊星章,以表彰其對香港保險業 謝先生, 87歲,為電訊盈科非執行董事。 唐先生,51歲,於2023年8月出任 作出的貢獻。謝先生於1960年畢業於 他自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出任 電訊盈科非執行董事,亦是副主席及 香港大學,獲數學學士學位。於1998年及 電訊盈科獨立非執行董事,並於 電訊盈科執行委員會成員。他亦為香港 2002年,謝先生分別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 2011年3月調任為電訊盈科非執行董事。 電訊有限公司(「香港電訊」)及香港電訊 大學院士銜及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他亦兼任董事會監管事務委員會成員。 管理有限公司(作為香港電訊信託 他亦獲美國保險教育學院和美國史丹福 託管人-經理)非執行董事,以及 大學工商研究院的認可文憑。他在亞洲區 謝先生為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的 香港電訊執行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 及全球的保險界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 獨立非執行主席兼獨立非執行董事。 薪酬委員會成員。 謝先生於2003年獲選為享譽盛名的 自1996年至2009年6月期間,謝先生 「全球保險名人堂」的成員,並於2017年獲 曾擔任美國國際集團(「AIG」)董事, 唐先生現任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 太平洋保險議會頒發該會有史以來 並自2001年至2009年6月期間,擔任AIG 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首個「終身成就獎」,以表彰其對保險業 的Life Insurance高級副主席。於2000年 及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董事。 作出的貢獻。於2018年,謝先生 至2009年6月期間,他出任美國友邦保險 唐先生目前還擔任中國聯合網絡通信 獲嶺南大學頒授榮譽工商管理學博士。 有限公司主席暨行政總裁,並自2005年 (香港)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 於2019年,謝先生獲金融學院頒授 至2015年4月期間,曾為AIA Philippines Life 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榮銜。於2024年,謝先生獲 and General Insurance Company Inc.(前 非執行董事。 香港恒生大學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身為菲美人壽及產物保險公司 謝先生為許多組織、專業及教育機構 (The Philippine American Life and General 唐先生曾任中國聯通湖南省分公司 提供服務。他現亦擔任友邦慈善基金的 Insurance (PHILAM LIFE) Company))的 副總經理及總經理、中國聯合網絡通信 董事,該基金主要贊助及支援香港的 主席。謝先生曾在AIG其他成員公司擔任 集團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經理、中國聯合公益活動。 重要職位並出任董事職務。謝先生亦是 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PineBridge Investments Asia Limited的 聯合網絡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高級 亞洲區(日本除外)非執行主席及Bridge 副總裁、中國聯合網絡通信股份有限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的董事, 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聯合網絡通信 而該等公司為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先生 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鐵塔股份 間接持有的資產管理公司。自2004年6月 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和第十三屆 至2014年7月期間,謝先生曾為中國人民 全國人大代表。 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 唐先生獲中南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唐先生 具有豐富的管理及電訊行業從業經驗。 非執行董事 謝先生為特首顧問團成員。謝先生 謝仕榮,GBS 唐永博 於2001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 非執行董事 副主席 金紫荊星章,以表彰其對香港保險業 謝先生, 87歲,為電訊盈科非執行董事。 唐先生,51歲,於2023年8月出任 作出的貢獻。謝先生於1960年畢業於 他自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出任 電訊盈科非執行董事,亦是副主席及 香港大學,獲數學學士學位。於1998年及 電訊盈科獨立非執行董事,並於 電訊盈科執行委員會成員。他亦為香港 2002年,謝先生分別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 2011年3月調任為電訊盈科非執行董事。 電訊有限公司(「香港電訊」)及香港電訊 大學院士銜及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他亦兼任董事會監管事務委員會成員。 管理有限公司(作為香港電訊信託 他亦獲美國保險教育學院和美國史丹福 託管人-經理)非執行董事,以及 大學工商研究院的認可文憑。他在亞洲區 謝先生為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的 香港電訊執行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 及全球的保險界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 獨立非執行主席兼獨立非執行董事。 薪酬委員會成員。 謝先生於2003年獲選為享譽盛名的 自1996年至2009年6月期間,謝先生 「全球保險名人堂」的成員,並於2017年獲 曾擔任美國國際集團(「AIG」)董事, 唐先生現任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 太平洋保險議會頒發該會有史以來 並自2001年至2009年6月期間,擔任AIG 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首個「終身成就獎」,以表彰其對保險業 的Life Insurance高級副主席。於2000年 及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董事。 作出的貢獻。於2018年,謝先生 至2009年6月期間,他出任美國友邦保險 唐先生目前還擔任中國聯合網絡通信 獲嶺南大學頒授榮譽工商管理學博士。 有限公司主席暨行政總裁,並自2005年 (香港)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 於2019年,謝先生獲金融學院頒授 至2015年4月期間,曾為AIA Philippines Life 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榮銜。於2024年,謝先生獲 and General Insurance Company Inc.(前 非執行董事。 香港恒生大學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身為菲美人壽及產物保險公司 謝先生為許多組織、專業及教育機構 (The Philippine American Life and General 唐先生曾任中國聯通湖南省分公司 提供服務。他現亦擔任友邦慈善基金的 Insurance (PHILAM LIFE) Company))的 副總經理及總經理、中國聯合網絡通信 董事,該基金主要贊助及支援香港的 主席。謝先生曾在AIG其他成員公司擔任 集團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經理、中國聯合公益活動。 重要職位並出任董事職務。謝先生亦是 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PineBridge Investments Asia Limited的 聯合網絡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高級 亞洲區(日本除外)非執行主席及Bridge 副總裁、中國聯合網絡通信股份有限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的董事, 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聯合網絡通信 而該等公司為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先生 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鐵塔股份 間接持有的資產管理公司。自2004年6月 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和第十三屆 至2014年7月期間,謝先生曾為中國人民 全國人大代表。 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 唐先生獲中南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唐先生 具有豐富的管理及電訊行業從業經驗。 孟樹森 趙興富 衛哲 非執行董事 非執行董事 非執行董事 孟女士,52歲,於2021年12月出任 趙先生,49歲,於2025年2月出任 衛先生, 54歲,為電訊盈科非執行董事。 電訊盈科非執行董事,亦為董事會 電訊盈科非執行董事,亦為董事會 他於2011年11月獲委任為電訊盈科 薪酬委員會成員。 提名委員會成員。他亦為香港電訊 獨立非執行董事,並於2012年5月調任為有限公司(「香港電訊」)及香港電訊管理 電訊盈科非執行董事。他亦兼任董事會 孟女士現任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 有限公司(作為香港電訊信託託管人- 薪酬委員會成員。 公司(「中國聯通」)附屬公司中國聯通國際 經理)非執行董事,亦為香港電訊 有限公司(「中國聯通國際」)的董事長兼 監管事務委員會成員。 衛先生在中國投資及營運管理方面擁有 總裁。此外,她自2024年起擔任中國 超過20年經驗。於2011年推出私募股本 聯通(香港)創新研究院院長。 趙先生為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投資基金嘉御(中國)投資基金I期 財務部總經理。他曾擔任中國聯合網絡 (Vision Knight Capital (China) Fund I, L.P.)孟女士自2008年起擔任中國聯通集團國際 通信有限公司廣州市分公司副總經理、 前,衛先生曾於2007年至2011年擔任 業務部副總經理,並於2017年晉升為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 世界領先B2B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 中國聯通國際董事長兼總裁。她於2000年至 財務部總經理,以及中國聯合網絡通信 網絡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 2004年期間曾擔任中國電信集團北京市 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副總經理。 期間成功帶領該公司進行首次公開發售 電信有限公司技術部副經理、營銷策劃部 並於2007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總經理;並於2004年至2008年期間擔任 趙先生為高級會計師,於1998年畢業於 上市。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於 中國網絡通信集團公司的大客戶事業部 哈爾濱工業大學,並於2012年獲美國 2012年6月已撤銷其上市地位。於加入 副總經理及董事會秘書局副主任。 韋伯斯特大學(Webster University)頒授 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前,衛先生於 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他具有豐富的 2000年至2002年間擔任歐洲和亞洲領先 孟女士為研究生,並獲電路與系統專業 企業財務和投資管理經驗。 的家居裝飾零售商Kingfisher plc當時的 博士。孟女士具有豐富的電信公司的 附屬公司百安居中國的首席財務官, 技術和服務、業務銷售和市場行銷,以及 並於2002年至2006年擔任該公司的 上市公司治理經驗。 總裁。在衛先生的領導下,百安居中國 成為中國最大的家居裝飾零售商。 於2003年至2006年,衛先生亦為 麥雅文 1998年,麥雅文先生再獲委任為國際業務 翠豐集團中國採購辦事處翠豐亞洲 獨立非執行董事 總經理,其後擢升為國際業務執行董事; 有限公司的首席代表。在此之前,衛先生 麥雅文先生,78歲,於2004年2月出任 並於1999年至退休前,擔任滙豐行政總裁。 曾於1998年至2000年擔任東方證券有限 電訊盈科獨立非執行董事,他亦兼任 責任公司(現為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審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薪酬 麥雅文先生於2003年12月退休後, 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及於1995年至 委員會主席。他亦為香港電訊有限公司 已遷往印度,定居首都新德里。 1998年在普華永道會計財務諮詢公司 (「香港電訊」)及香港電訊管理有限公司 他曾出任Emaar MGF Land Limited、 (現屬普華永道旗下)擔任企業融資部 (作為香港電訊信託託管人-經理) Jet Airways (India) Limited、Cairn India 經理。衛先生曾擔任卓爾智聯集團 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香港電訊提名 Limited、Vedanta Resources plc、 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滙豐銀行(中國) 委員會主席。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Vedanta Limited、Godrej Consumer 中奧到家集團有限公司及Polestar 麥雅文先生加盟董事會前已是傑出銀行家, Products Limited、Tata Steel Limited、 Automotive Holding UK PLC的非執行董事; 在國際銀行界享譽盛名。麥雅文先生 Wockhardt Limited及Max Financial 500.com Limited、上海晨光文具股份 曾出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滙豐」) Services Limited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有限公司、Informa PLC、UBM plc、 行政總裁職務,於2003年12月退休。 以及荷蘭公司ING Groep N.V. 鴻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BlueCity 監督會獨立董事。 Holdings Limited的董事; 麥雅文先生於1946年生於印度,1967年 Fangdd Network Group Ltd.、 加入滙豐集團設於孟買的辦事處,歷任 麥雅文先生亦是印度海德拉巴商學院大學 樂居控股有限公司及OneSmart 該集團多個職位。1985年,他獲調派到 監事會成員。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Group Limited的 滙豐香港總部工作,任職企業規劃經理。 獨立董事,以及為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 他曾到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工作三年, 副會長。衛先生於2010年獲《FinanceAsia》 1991年升任為集團總經理,於翌年再獲 雜誌選為「中國最佳行政總裁」之一。 升為國際業務總經理,負責該銀行的海外 衛先生現為Vision Deal HK Acquisition Corp. 業務。其後,他獲派到美國出任多個高級 的執行董事兼主席,亦兼任提名委員會 職位,掌管滙豐集團旗下在美洲的業務, 主席。他亦為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其職務及後擴大到該銀行在中東的業務。 的董事,江南布衣有限公司的 非執行董事,以及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 有限公司及寧波通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 獨立董事。 衛先生持有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商業管理 學士學位,並於倫敦商學院完成企業融資 課程。 獨立非執行董事 於2003年至2006年,衛先生亦為 麥雅文 1998年,麥雅文先生再獲委任為國際業務 翠豐集團中國採購辦事處翠豐亞洲 獨立非執行董事 總經理,其後擢升為國際業務執行董事; 有限公司的首席代表。在此之前,衛先生 麥雅文先生,78歲,於2004年2月出任 並於1999年至退休前,擔任滙豐行政總裁。 曾於1998年至2000年擔任東方證券有限 電訊盈科獨立非執行董事,他亦兼任 責任公司(現為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審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薪酬 麥雅文先生於2003年12月退休後, 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及於1995年至 委員會主席。他亦為香港電訊有限公司 已遷往印度,定居首都新德里。 1998年在普華永道會計財務諮詢公司 (「香港電訊」)及香港電訊管理有限公司 他曾出任Emaar MGF Land Limited、 (現屬普華永道旗下)擔任企業融資部 (作為香港電訊信託託管人-經理) Jet Airways (India) Limited、Cairn India 經理。衛先生曾擔任卓爾智聯集團 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香港電訊提名 Limited、Vedanta Resources plc、 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滙豐銀行(中國) 委員會主席。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Vedanta Limited、Godrej Consumer 中奧到家集團有限公司及Polestar 麥雅文先生加盟董事會前已是傑出銀行家, Products Limited、Tata Steel Limited、 Automotive Holding UK PLC的非執行董事; 在國際銀行界享譽盛名。麥雅文先生 Wockhardt Limited及Max Financial 500.com Limited、上海晨光文具股份 曾出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滙豐」) Services Limited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有限公司、Informa PLC、UBM plc、 行政總裁職務,於2003年12月退休。 以及荷蘭公司ING Groep N.V. 鴻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BlueCity 監督會獨立董事。 Holdings Limited的董事; 麥雅文先生於1946年生於印度,1967年 Fangdd Network Group Ltd.、 加入滙豐集團設於孟買的辦事處,歷任 麥雅文先生亦是印度海德拉巴商學院大學 樂居控股有限公司及OneSmart 該集團多個職位。1985年,他獲調派到 監事會成員。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Group Limited的 滙豐香港總部工作,任職企業規劃經理。 獨立董事,以及為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 他曾到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工作三年, 副會長。衛先生於2010年獲《FinanceAsia》 1991年升任為集團總經理,於翌年再獲 雜誌選為「中國最佳行政總裁」之一。 升為國際業務總經理,負責該銀行的海外 衛先生現為Vision Deal HK Acquisition Corp. 業務。其後,他獲派到美國出任多個高級 的執行董事兼主席,亦兼任提名委員會 職位,掌管滙豐集團旗下在美洲的業務, 主席。他亦為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其職務及後擴大到該銀行在中東的業務。 的董事,江南布衣有限公司的 非執行董事,以及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 有限公司及寧波通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 獨立董事。 衛先生持有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商業管理 學士學位,並於倫敦商學院完成企業融資 課程。 黃惠君 黃女士於美國史丹福大學畢業,取得 Bryce Wayne LEE 獨立非執行董事 理學士學位,並於麻省理工學院取得 獨立非執行董事黃女士,63歲,於2012年3月起獲委任 理學碩士學位。黃女士亦曾為香港特別 李先生,60歲,於2012年5月獲委任 為電訊盈科獨立非執行董事,亦為董事會 行政區政府中央政策組(智囊團)成員。 為電訊盈科獨立非執行董事,亦為董事會 監管事務委員會主席,以及提名委員會 她曾服務於香港加拿大國際學校及 審核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成員。 及薪酬委員會成員。她亦是香港電訊 香港都會大學等不同教育機構的 有限公司(「香港電訊」)及香港電訊管理 教育委員會,以及出任學生資助事務處 李先生於2011年加入Silver Lake,現為 有限公司(作為香港電訊信託託管人-經理) 政府助學金聯合委員會成員。 Silver Lake的董事總經理、業務發展、 獨立非執行董事及香港電訊薪酬委員會 資金募集及投資者關係主管。此外, 主席。她曾於2013年6月至2023年4月 他是一位主要負責亞洲地區的投資 出任盈科亞洲拓展有限公司的 專業人士。在此之前,他在瑞信歷任投資獨立非執行董事。 銀行部董事總經理、美洲科技集團主管 以及替代能源集團聯席主管。李先生在 黃女士現任Good Harbour Finance Limited 瑞信建立多項專營業務(包括其亞洲科技 的財務顧問。黃女士在美國麥肯錫 投資銀行業務)方面擔當舉足輕重的角色, 開展管理顧問的事業,並於1988年 並獲福布斯(Forbes)雜誌列入全球百大 回流香港加入和記黃埔集團擔任不同 科技創投人名單。他亦曾出任瑞信的 職位。她曾出任空調製造商 投資銀行委員會以及董事總經理 Weatherite Manufacturing Limited董事 評審委員會成員。李先生為外交關係 總經理一職。黃女士其後於新城廣播 協會會員。 有限公司出任行政總裁,並最終成為 亞洲第一家衛星電視台-星空傳媒的 李先生現為Carbon, Inc.及 財務總裁。她離開和記黃埔集團後, Peloton Computer Enterprises的董事會 加入盈科拓展集團出任集團財務總裁, 成員。他曾為Eka Software Solutions的 並於離開盈科拓展集團後於2000年 董事會成員。李先生畢業於美國史丹福 在香港創立智立教育基金。 大學。 Sharhan Mohamed MUHSEEN MOHAMED 獨立非執行董事 獨立非執行董事 獨立非執行董事 Rodert先生,63歲,於2012年11月獲委任 Chance先生,68歲,於2013年11月 Muhseen先生,50歲,於2023年2月獲 為電訊盈科獨立非執行董事,亦為董事會 獲委任為電訊盈科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為電訊盈科獨立非執行董事。 審核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成員。 他亦為董事會監管事務委員會成員。 他於2013年11月至2022年9月曾為 Muhseen先生是一位資深投資銀行家, Rodert先生現為?stV?st Advisory AB的 電訊盈科附屬公司Now TV Limited 於併購、企業融資及資本市場等領域擁有 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他自2021年11月 (前身為電訊盈科媒體有限公司)的 豐富經驗。他曾以高級董事會成員身份 起擔任Brookfield Wealth Solutions Ltd.的 獨立非執行主席兼董事。 於多間亞洲企業的公司董事會及 獨立董事。他現亦為Brookfield Property 高級領導團隊中任職,負責協助推動 Partners L.P.的普通合夥人的董事,並曾 Chance先生為Really Useful Group 實施這些公司的策劃事項及藍圖。 於2010年至2013年期間擔任Brookfield Investments Limited的非執行主席以及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L.P.的執行普通 LW Theatres Holdings Limited的非執行 Muhseen先生現為CBC Finance Limited 合夥人的董事。他曾擔任Brookfield 董事。他曾為Modern Times Group MTG 及Platinum Advisors Pte. Ltd.的主席、 Property REIT Inc.(與Brookfield Asset AB的非執行主席以及Nordic Entertainment Commercial Bank of Ceylon PLC的主席 Management Inc.合併生效後於2021年 Group AB的非執行主席。他擁有豐富的 兼非執行獨立董事、Am?na Takaful Life 7月除牌)的董事。Rodert先生亦曾為 高層管理經驗,尤其於收費電視方面, PLC的副主席、David Pieris Holdings Samh?llsbyggnadsbolaget i Norden AB 曾於2003年至2011年期間擔任Top Up TV (Private) Limited的非執行董事及 (publ)的董事會成員。他曾為Inter IKEA Ltd.的執行主席,以及於1993年至1998年 Canary Wharf Holdings Pte. Ltd.及 Treasury的北美洲及歐洲高級投資組合經 期間擔任British Sky Broadcasting Group H2O ONE的董事。 理。在此之前,他在資產管理公司SEB plc的副董事總經理。他亦曾出任ITV plc及 Asset Management最終任職該機構旗下環 O2 plc的非執行董事。他畢業於 球證券業務的首席投資總監。他此前也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持有文學學士 曾任職該公司的北美洲證券業務主管。 學位、理學士學位及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Rodert先生的業務據點在瑞典,深諳歐洲 大陸市場,並對分析投資機會擁有豐富 經驗。他持有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商 業及經濟理學碩士學位。 Lars Eric Nils RODERT David Christopher CHANCE Sharhan Mohamed MUHSEEN MOHAMED 獨立非執行董事 獨立非執行董事 獨立非執行董事 Rodert先生,63歲,於2012年11月獲委任 Chance先生,68歲,於2013年11月 Muhseen先生,50歲,於2023年2月獲 為電訊盈科獨立非執行董事,亦為董事會 獲委任為電訊盈科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為電訊盈科獨立非執行董事。 審核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成員。 他亦為董事會監管事務委員會成員。 他於2013年11月至2022年9月曾為 Muhseen先生是一位資深投資銀行家, Rodert先生現為?stV?st Advisory AB的 電訊盈科附屬公司Now TV Limited 於併購、企業融資及資本市場等領域擁有 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他自2021年11月 (前身為電訊盈科媒體有限公司)的 豐富經驗。他曾以高級董事會成員身份 起擔任Brookfield Wealth Solutions Ltd.的 獨立非執行主席兼董事。 於多間亞洲企業的公司董事會及 獨立董事。他現亦為Brookfield Property 高級領導團隊中任職,負責協助推動 Partners L.P.的普通合夥人的董事,並曾 Chance先生為Really Useful Group 實施這些公司的策劃事項及藍圖。 於2010年至2013年期間擔任Brookfield Investments Limited的非執行主席以及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L.P.的執行普通 LW Theatres Holdings Limited的非執行 Muhseen先生現為CBC Finance Limited 合夥人的董事。他曾擔任Brookfield 董事。他曾為Modern Times Group MTG 及Platinum Advisors Pte. Ltd.的主席、 Property REIT Inc.(與Brookfield Asset AB的非執行主席以及Nordic Entertainment Commercial Bank of Ceylon PLC的主席 Management Inc.合併生效後於2021年 Group AB的非執行主席。他擁有豐富的 兼非執行獨立董事、Am?na Takaful Life 7月除牌)的董事。Rodert先生亦曾為 高層管理經驗,尤其於收費電視方面, PLC的副主席、David Pieris Holdings Samh?llsbyggnadsbolaget i Norden AB 曾於2003年至2011年期間擔任Top Up TV (Private) Limited的非執行董事及 (publ)的董事會成員。他曾為Inter IKEA Ltd.的執行主席,以及於1993年至1998年 Canary Wharf Holdings Pte. Ltd.及 Treasury的北美洲及歐洲高級投資組合經 期間擔任British Sky Broadcasting Group H2O ONE的董事。 理。在此之前,他在資產管理公司SEB plc的副董事總經理。他亦曾出任ITV plc及 Asset Management最終任職該機構旗下環 O2 plc的非執行董事。他畢業於 球證券業務的首席投資總監。他此前也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持有文學學士 曾任職該公司的北美洲證券業務主管。 學位、理學士學位及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Rodert先生的業務據點在瑞典,深諳歐洲 大陸市場,並對分析投資機會擁有豐富 經驗。他持有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商 業及經濟理學碩士學位。 Muhseen先生曾於瑞信、美銀美林及 摩根大通等環球投資銀行擔任區域性 領導職位。他曾擔任瑞信駐新加坡的 董事總經理、亞洲保險部主管、 東南亞金融機構集團部主管及斯里蘭卡 地區經理。在超過20年的投資銀行 職業生涯中,Muhseen先生完成了多項 具代表性的合併及集資交易,總值超過 1,000億美元。 Muhseen先生亦擁有參與制定斯里蘭卡 政府政策的經驗,曾出任財政部轄下的 國家經濟發展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組長,亦曾 於2004年海嘯後出任總統特設經濟重建 工作小組(TAFREN)總監。 Muhseen先生持有科倫坡大學經濟碩士 學位及西密歇根大學工商管理(榮譽) 學士學位。此外,他持有新加坡 管理大學董事行政高級文憑。 截至2025年8月1日,電訊盈科的董事及他們的簡歷載列如上。 ○ 香港電訊收益上升百分之四至港幣173.22億元 ○ OTT業務收益上升百分之十至港幣11.94億元 ○ 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收益為港幣3.43億元 ? EBITDA增加百分之六至港幣60.10億元 ○ 香港電訊EBITDA上升百分之三至港幣63.80億元 ○ OTT業務EBITDA上升百分之五十一至港幣3.46億元 ○ 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EBITDA為港幣4,700萬元 ? 期內綜合溢利上升百分之一百一十六至港幣7.58億元 ? 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虧損收窄至港幣4.45億元 ? 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幣9.77分 ? Viu的付費用戶增加至1,380萬名,推動訂購及廣告收益上升百分之二十七? ViuTV的數碼會員數目達330萬名,已計劃於下半年舉辦陣容強大的演唱會和節目? 收益增加百分之七至港幣189.22億元 ○ 香港電訊收益上升百分之四至港幣173.22億元 ○ OTT業務收益上升百分之十至港幣11.94億元 ○ 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收益為港幣3.43億元 ? EBITDA增加百分之六至港幣60.10億元 ○ 香港電訊EBITDA上升百分之三至港幣63.80億元 ○ OTT業務EBITDA上升百分之五十一至港幣3.46億元 ○ 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EBITDA為港幣4,700萬元 ? 期內綜合溢利上升百分之一百一十六至港幣7.58億元 ? 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虧損收窄至港幣4.45億元 ? 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幣9.77分 分類財務回顧 截至六個月止 2024年 2024年 2025年 較佳╱(較差) 港幣百萬元 6月30日 12月31日 6月30日 與去年 同期比較 分類財務回顧 截至六個月止 2024年 2024年 2025年 較佳╱(較差) 港幣百萬元 6月30日 12月31日 6月30日 與去年 同期比較 綜合收益 17,698 19,859 18,922 7% 銷售成本 (8,939) (10,188) (9,978) (12)% 未計折舊、攤銷及出售物業 、設備及器材及使用權資產的 增益淨額的?運成本(「?運成本」) (3,087) (2,494) (2,934) 5% 1 EBITDA 香港電訊 6,168 7,575 6,380 3% OTT業務 229 169 346 51% 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 91 101 47 (48)% 其他業務 (309) (437) (364) (18)% 抵銷項目 (507) (231) (399) 21% 1 綜合EBITDA 5,672 7,177 6,010 6% 1 綜合EBITDA邊際利潤 32% 36% 32% 折舊 (1,267) (1,279) (1,257) 1% 攤銷 (2,417) (2,508) (2,412) – 出售物業、設備及器材及使用權資產的增益淨額 10 – 1 (90)% ?運溢利 1,998 3,390 2,342 17% 其他增益淨額 184 255 125 (32)% 利息收入 68 65 45 (34)% 融資成本 (1,390) (1,427) (1,185) 15% 應佔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業績 (183) (172) (123) 33% 除所得稅前溢利 677 2,111 1,204 78% 所得稅 (326) (521) (446) (37)% 永續資本證券持有人 (117) (117) (115) 2% 非控股權益 (696) (1,311) (1,088) (56)% 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虧損)╱溢利 (462) 162 (445) 4% 虧損、其他增益╱虧損淨額、物業、設備及器材的虧損、重組成本、商譽、有形及無形資產及於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權益的減值虧損,以及本集團應佔 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業績。雖然EBITDA普遍用於世界各地的電訊行業作為衡量營運表現、槓桿及流動資金的指標,但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此數值 不應用作衡量一家公司的營運表現,亦不應被視為代表經營業務所帶來的現金流淨額。本集團計算EBITDA的方法或有別於其他公司名稱相若的指標, 因此不宜將兩者互相比較。 附註 2 債務總額指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的本金額。 附註 3 集團資本開支指添置物業、設備及器材及租賃土地權益。 附註 4 經調整資金流的定義為EBITDA減資本開支、吸納客戶成本及已付牌照費用、已付稅項、已付融資成本及利息開支,並就已收利息收入及營運資金變動 作出調整。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其並不呈列為槓桿或流動資金的計量,故不應被視為代表現金流淨額或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計算得出的任何 其他類似計量或替代營運所產生的現金流或流動資金的計量。香港電訊的經調整資金流是根據上述定義,使用摘錄自香港電訊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 財務資料的財務資料計算。經調整資金流可用作償還債務及回購香港電訊信託與香港電訊的股份合訂單位(「股份合訂單位」)。 附註 1 EBITDA指未計下列項目的盈利:利息收入、融資成本、所得稅、折舊及攤銷、出售物業、設備及器材、租賃土地權益、使用權資產及無形資產的增益╱ 虧損、其他增益╱虧損淨額、物業、設備及器材的虧損、重組成本、商譽、有形及無形資產及於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權益的減值虧損,以及本集團應佔 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業績。雖然EBITDA普遍用於世界各地的電訊行業作為衡量營運表現、槓桿及流動資金的指標,但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此數值 不應用作衡量一家公司的營運表現,亦不應被視為代表經營業務所帶來的現金流淨額。本集團計算EBITDA的方法或有別於其他公司名稱相若的指標, 因此不宜將兩者互相比較。 附註 2 債務總額指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的本金額。 附註 3 集團資本開支指添置物業、設備及器材及租賃土地權益。 附註 4 經調整資金流的定義為EBITDA減資本開支、吸納客戶成本及已付牌照費用、已付稅項、已付融資成本及利息開支,並就已收利息收入及營運資金變動 作出調整。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其並不呈列為槓桿或流動資金的計量,故不應被視為代表現金流淨額或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計算得出的任何 其他類似計量或替代營運所產生的現金流或流動資金的計量。香港電訊的經調整資金流是根據上述定義,使用摘錄自香港電訊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 財務資料的財務資料計算。經調整資金流可用作償還債務及回購香港電訊信託與香港電訊的股份合訂單位(「股份合訂單位」)。 香電訊 截至六個月止 2024年 2024年 2025年 較佳╱(較差) 港幣百萬元 6月30日 12月31日 6月30日 與去年 同期比較 香電訊 截至六個月止 2024年 2024年 2025年 較佳╱(較差) 港幣百萬元 6月30日 12月31日 6月30日 與去年 同期比較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國際電訊服務收益增長百分之一 儘管地緣政治局勢動盪、貿易磨擦不斷升級及香港消費支出 至港幣38.13億元,主要受數據收益增加及市場對我們的 持續疲弱,香港電訊各項主要業務均展現韌性,並於截至 Console Connect軟件定義雲端互連平台服務的需求上升所帶動。 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錄得穩健的中期業績。此外,人工智能 (「AI」)技術和應用發展一日千里,香港電訊將AI融入業務營運,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流動通訊業務收益增長百分之五至 為個人和企業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並提升內部業務流程, 港幣52億元。流動通訊服務收益增長百分之五至港幣41.89億元, 以深化競爭優勢。我們的網絡架構能夠支援最新以及未來的新興 主要受漫遊服務維持增長、後付客戶基礎持續擴大、流動通訊 技術,為廣泛AI部署奠定基礎,帶來了香港電訊未來增長的獨特 批發收益增加、以及對採用5G及物聯網(「IoT」)技術的企業解決 機遇。 方案的需求上升所推動。隨著國際旅遊全面復蘇,漫遊總收益 按年增長百分之七,其中個人出境漫遊收益按年增長百分之十一, 期內,由於家居智能連接裝置日益普及,加上數據密集型活動 已達到疫情前水平的百分之一百四十一。截至2025年6月底, 對頻寬的要求不斷提高,市場對我們高頻寬和超低時延光纖 5G客戶人數進一步增加至189.4萬名,佔我們流動通訊後付 服務的需求保持強勁,帶動寬頻收益增長百分之三。截至 客戶基礎總數超過百分之五十四。儘管消費氣氛疲弱,但配備 2025年6月底,我們的光纖入屋(「fibre-to-the-home」,「FTTH」)初始AI功能的新款手機推動銷售,帶動流動通訊產品銷售同樣 連接達到105.5萬條,較上一年增長百分之三,佔我們消費市場 上升至港幣10.11億元。 寬頻線路百分之七十一。企業業務亦錄得強勁增長,本地數據 收益按年增長百分之十一,源於我們一直協助企業客戶更新他們 的技術堆疊,以用作AI部署及供應鏈管理。於今年首六個月, HKT Enterprise Solutions團隊獲得新項目訂單總值逾港幣22億元, 並將於六至十二個月內交付,推動未來的收益。Now TV 憑藉其多元化且引人入勝的內容組合,鞏固其作為香港領先 綜合內容平台的地位,已安裝收費電視用戶基礎總數從去年的 143萬增至144.8萬。因此,本地電訊服務收益增長百分之五至 港幣87.14億元。 香港電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總收益增加百分之四至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股份合訂單位持有人應佔溢利為 港幣173.22億元,總收益(未計流動通訊產品銷售)亦上升 港幣20.70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四。每個股份合訂單位 百分之四至港幣163.11億元。 基本盈利為港幣27.32分。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營運成本節省百分之四至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香港電訊經調整資金流由 港幣19.21億元,反映香港電訊透過AI應用重塑工作流程,持續 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港幣24.95億元,增加百分之三至 致力精簡業務架構、優化人力資源及完善網絡及資訊技術平台。 港幣25.62億元。每個股份合訂單位的經調整資金流為 港幣33.80分。 由於電訊服務及流動通訊服務收益增長以及營運效益進一步 提升,香港電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EBITDA總計 香港電訊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宣派中期分派每個 按年上升超過百分之三至港幣63.80億元,去年同期為 股份合訂單位港幣33.80分。 港幣61.68億元。期內整體EBITDA邊際利潤穩定於百分之三十七, 未計流動通訊產品銷售之EBITDA總計亦增加百分之三至 有關香港電訊業績的更多資料,包括香港電訊EBITDA及 港幣63.77億元,邊際利潤為百分之三十九。 香港電訊經調整資金流對賬的詳細情況,以及香港電訊EBITDA及除所得稅前溢利對賬的詳細情況,請參閲香港電訊於 2025年7月31日公佈的2025年中期業績公告。 OTT業務 截至六個月止 2024年 2024年 2025年 較佳╱(較差) 港幣百萬元 6月30日 12月31日 6月30日 與去年 同期比較 香電訊(續) 香港電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總收益增加百分之四至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股份合訂單位持有人應佔溢利為 港幣173.22億元,總收益(未計流動通訊產品銷售)亦上升 港幣20.70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四。每個股份合訂單位 百分之四至港幣163.11億元。 基本盈利為港幣27.32分。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營運成本節省百分之四至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香港電訊經調整資金流由 港幣19.21億元,反映香港電訊透過AI應用重塑工作流程,持續 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港幣24.95億元,增加百分之三至 致力精簡業務架構、優化人力資源及完善網絡及資訊技術平台。 港幣25.62億元。每個股份合訂單位的經調整資金流為 港幣33.80分。 由於電訊服務及流動通訊服務收益增長以及營運效益進一步 提升,香港電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EBITDA總計 香港電訊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宣派中期分派每個 按年上升超過百分之三至港幣63.80億元,去年同期為 股份合訂單位港幣33.80分。 港幣61.68億元。期內整體EBITDA邊際利潤穩定於百分之三十七, 未計流動通訊產品銷售之EBITDA總計亦增加百分之三至 有關香港電訊業績的更多資料,包括香港電訊EBITDA及 港幣63.77億元,邊際利潤為百分之三十九。 香港電訊經調整資金流對賬的詳細情況,以及香港電訊EBITDA及除所得稅前溢利對賬的詳細情況,請參閲香港電訊於 2025年7月31日公佈的2025年中期業績公告。 OTT業務 截至六個月止 2024年 2024年 2025年 較佳╱(較差) 港幣百萬元 6月30日 12月31日 6月30日 與去年 同期比較 期內,Viu增添近150部新作品,其中包括多部同步播映的劇集,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OTT業務收益顯著上升百分之十 讓我們的觀眾能夠立即觀看這些節目。除了增加廣受歡迎的韓國 至港幣11.94億元,主要來自我們領先的視像串流服務Viu的 作品,我們亦因應華語劇集在區內各個市場日益受歡迎,將此類 貢獻,佔OTT業務收益近百分之九十。由於Viu致力製作引人入勝的 劇集的數量加倍。我們的Viu Original製作持續吸引各地觀眾, 內容以加強與觀眾互動、拓展訂購用戶基礎,以及透過推出高端 《Sugar Daddy》及《Biddah》等節目在多個市場均高踞排行榜前列 訂購計劃在多個市場進行價格調整,Viu的訂購及廣告收益顯著 位置。首六個月的強勁勢頭不但推動觀眾參與度,亦提高觀眾對 上升百分之二十七。由於關鍵內容安排在下半年推出,分銷與 已安排在下半年推出的王牌作品的需求。由李帝勳主演的重頭 活動收益於上半年較為疲弱,抵銷了部分增長。 劇集《模範的士3》回歸,以及宋仲基重返電視螢幕的首個演出 《我的青春》,預計將進一步提升訂購、廣告及內容分銷收益。 我們OTT業務的核心策略重點是拓展我們悉心策劃的內容組合及 提升觀眾體驗。我們利用對觀眾的分析及市場見解,致力完善 這些成果充分反映了我們在合作夥伴關係方面的優勢。我們持續 節目內容,以迎合觀眾不斷變化的喜好及推動盈利增長。 探索新的合作與機會,以擴大我們在區內的覆蓋。期內,我們 加深與各地電訊營運商作為分銷夥伴的合作,如泰國的AIS 和True、中東的STC以及南非的Vodacom,並與菲律賓當地一家 多平台媒體公司Cignal建立了新的合作夥伴關係。同時,我們 擴大與印尼Telkomsel的合作,將範圍擴展至聯合內容創作, 讓我們可以優化資源分配及增加內容的曝光率。 電訊盈科 2025年中期報告 17 OTT業務(續) 因此,截至6月底的付費用戶(不包括緬甸)達到1,380萬名, 受惠於已優化的內容供應及業務規模擴大,OTT業務的EBITDA 按年增長百分之十九,其中在泰國、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的增長 大幅增長百分之五十一至港幣3.46億元,邊際利潤由百分之二十一 尤為顯著。 上升至百分之二十九。隨著我們策略性擴展OTT業務及審慎策劃 內容組合,我們相信我們正朝著實現正現金流的方向前進。 我們亦一直擴大提升廣告業務變現的機遇。去年推出的聯網電視 廣告點播(「AVOD」)模式持續取得成效,讓廣告商能夠接觸大眾 富裕群體,並鞏固Viu作為優質廣告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定位。 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 截至六個月止 2024年 2024年 2025年 較佳╱(較差) 港幣百萬元 6月30日 12月31日 6月30日 與去年 同期比較 OTT業務(續) 因此,截至6月底的付費用戶(不包括緬甸)達到1,380萬名, 受惠於已優化的內容供應及業務規模擴大,OTT業務的EBITDA 按年增長百分之十九,其中在泰國、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的增長 大幅增長百分之五十一至港幣3.46億元,邊際利潤由百分之二十一 尤為顯著。 上升至百分之二十九。隨著我們策略性擴展OTT業務及審慎策劃 內容組合,我們相信我們正朝著實現正現金流的方向前進。 我們亦一直擴大提升廣告業務變現的機遇。去年推出的聯網電視 廣告點播(「AVOD」)模式持續取得成效,讓廣告商能夠接觸大眾 富裕群體,並鞏固Viu作為優質廣告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定位。 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 截至六個月止 2024年 2024年 2025年 較佳╱(較差) 港幣百萬元 6月30日 12月31日 6月30日 與去年 同期比較 於2025年上半年,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錄得收益港幣3.43億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EBITDA下跌至港幣4,700萬元, 收益較低主要是因為演唱會和活動的時間安排與前一年不同。 邊際利潤為百分之十四,與活動相關的收益推遲相符。隨著已 儘管香港消費疲弱,我們的廣告收益仍維持穩定。 安排於下半年舉辦陣容強大的演唱會和活動,我們預期免費電視 及相關業務的財務表現將會回升。 期內,我們持續為旗下近70位藝人提供發展機會,並拓展他們 在香港以外市場的曝光率。透過與Coldplay、Sunmi及 其他業務 Karencici等國際藝人合作以及參與獲獎的國際級製作,我們 其他業務主要包括餘下的資訊科技企業方案業務及企業支援 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全球影響力。下半年,我們將增加現場演出, 服務。期內收益由去年港幣3.73億元增長至港幣7.43億元,符合 並推出10個陣容強大的演唱會系列,當中不少演唱會受熱烈追捧 資訊科技企業方案項目的進度里程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 並已加開場次。這些廣受歡迎的現場活動預計將帶動收益增長、 六個月的EBITDA成本為港幣3.64億元,去年同期為港幣3.09億元。 提升品牌知名度,並加深我們與粉絲的聯繫。 抵銷項目 我們在香港的免費電視頻道ViuTV持續提供針對較年輕觀眾的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抵銷項目為港幣6.80億元,反映 優質內容,以提升觀眾參與度。期內,我們的數碼會員人數 本集團各項業務之間在內部及對外項目上的合作。 增長超過百分之四至330萬人,觀看時間亦上升超過百分之四。 我們的部分原創作品,包括《三命》及《麻甩媽咪》受到觀眾與 評論家的一致好評。 銷售成本 截至六個月止 2024年 2024年 2025年 較佳╱(較差) 港幣百萬元 6月30日 12月31日 6月30日 與去年 同期比較 成本 銷售成本 截至六個月止 2024年 2024年 2025年 較佳╱(較差) 港幣百萬元 6月30日 12月31日 6月30日 與去年 同期比較 1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香港電訊的銷售成本較去年同期 EBITDA增加百分之六至港幣90.21億元,反映其收益組合比例的變動。 整體而言,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綜合EBITDA上升 媒體業務的銷售成本下降,與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於上半年舉辦 百分之六至港幣60.10億元,受OTT業務的貢獻增加及香港電訊 的演唱會及活動數目減少相符。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的穩健表現及營運效益提升所帶動。EBITDA邊際利潤處於 本集團的銷售成本總計增加百分之十二至港幣99.78億元。 百分之三十二的穩定水平。 一般及行政開支 其他增益淨額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營運成本下降百分之五至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其他增益淨額為港幣1.25億元, 港幣29.34億元,源於香港電訊和OTT業務節省營運成本。透過 去年為港幣1.84億元,主要反映對本集團的投資組合按市場價格 AI應用重塑工作流程,不斷致力於精簡業務架構、優化人力資源 所作出的重估。 以及完善網絡及資訊科技平台,香港電訊在提升營運效率及成本 優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營運成本減少百分之四至港幣19.21億元。 利息收入及融資成本OTT業務則憑藉其不斷提升的品牌知名度而有效提高了宣傳及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利息收入為港幣4,500萬元, 推廣效率,從而節省營運成本。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而融資成本顯著下降百分之十五至港幣11.85億元。融資成本的 的整體營運成本與收益比率由百分之十七點四改善至 下降主要由於香港電訊於2024年年底減債後令借款減少,以及 百分之十五點五。 受惠於香港銀行同業拆息自2025年5月初開始的回落趨勢。 期內,本集團平均債務成本由百分之四點四按年下降至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折舊及攤銷開支維持穩定,合計 百分之四點一。因此,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融資 港幣36.69億元,而去年為港幣36.84億元。 成本淨額由去年港幣13.22億元按年減少百分之十四至 港幣11.40億元。 總括而言,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一般及行政開支下降 百分之二至港幣66.02億元。 所得稅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所得稅開支為港幣4.46億元,而 去年為港幣3.26億元。所得稅開支增加主要由於期內除所得稅前 溢利增加所致。 電訊盈科 2025年中期報告 19 非控股權益應佔溢利 CAS HOLDING NO. 1 LIMITED及HONG KONG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非控股權益應佔溢利為 TELECOMMUNICATIONS (HKT) LIMITED的信貸評級港幣10.88億元(2024年6月30日:港幣6.96億元),主要為 於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的一家直接全資附屬公司CAS Holding 香港電訊及Viu International Limited非控股股東應佔的業績。 No. 1 Limited獲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Hong Kong Limited (「Moody’s」)及S&P Global Ratings(「S&P」)分別給予「Baa3」及永續資本證券持有人應佔溢利 「BBB-」投資級別評級。本公司的一家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永續資本證券持有人應佔溢利為 Hong Kong Telecommunications (HKT) Limited獲Moody’s及 港幣1.15億元,即根據本集團於2021年1月發行的永續資本 S&P分別給予「Baa2」及「BBB」投資級別評級。 證券,按年利率4厘計息,應付證券持有人的票息。 3 資本開支 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虧損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的資本開支為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虧損收窄 港幣11.06億元(2024年6月30日:港幣11.42億元),其中 至港幣4.45億元(2024年6月30日:港幣4.62億元),原因是營運 香港電訊約佔百分之九十七(2024年6月30日:百分之九十七)。 溢利改善,以及融資成本淨額減少所致。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資本開支與收益比率為約 百分之五點八(2024年6月30日:百分之六點五)。 流動資金及資本資源 本集團積極及定期檢討和管理其資本結構,在賺取股東回報與 期內,香港電訊的流動通訊業務資本開支減少百分之四,反映 穩健的資本狀況之間,致力維持平衡。本集團於必要時會因應 隨著覆蓋全港的5G網絡鋪設完成,令容量升級及網絡維護的效益 經濟狀況的變動而作出調整,以保持最佳的資本結構及降低資金 提升。電訊服務資本開支於期內下降百分之二,投資主要用於 成本。 支持企業客戶對綜合固網及流動通訊方案日益增長的需求。媒體 業務的資本開支因新製作錄影廠首期建設竣工而有所減少。 2 本集團於2025年6月30日的債務總額為港幣572.73億元 (於2024年12月31日:港幣523.93億元)。於2025年6月30日的 本集團將會因應當前市況,繼續按照多項評估準則(包括衡量 現金及短期存款合共為港幣23.29億元(於2024年12月31日: 內部回報率、淨現值及回本期),審慎投資於增強數碼實力, 港幣25.83億元)。 以支援現有業務及推動新領域的增長。 於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持有可用作流動資金管理及投資的 銀行信貸合共為港幣597.61億元,其中港幣220.93億元仍未 提取。於此等銀行信貸中,香港電訊佔港幣405.81億元,其中 港幣159.73億元仍未提取。 2 本集團於2025年6月30日的債務總額對資產總值比率為 百分之五十七(於2024年12月31日:百分之五十三)。 與投資及融資相關的外幣及利率,均會附帶市場風險。本集團的 政策是持續管理直接涉及業務及融資的市場風險,並且不會 於2024年 於2025年進行任何投機性質的衍生工具交易活動。本集團釐定適當的風險 12月31日 6月30日管理措施,務求審慎管理與本集團日常業務運作交易有關的市場 港幣百萬元 (經審核) (未經審核) 對沖 或然負債 與投資及融資相關的外幣及利率,均會附帶市場風險。本集團的 政策是持續管理直接涉及業務及融資的市場風險,並且不會 於2024年 於2025年進行任何投機性質的衍生工具交易活動。本集團釐定適當的風險 12月31日 6月30日管理措施,務求審慎管理與本集團日常業務運作交易有關的市場 港幣百萬元 (經審核) (未經審核) 1,252 1,143 列值的業務收益,相關成本及開支一般均以同一外幣列值,因此 本集團附帶若干企業保證責任,以保證其附屬公司在日常業務 兩者之間可提供自然對沖。故此,本集團業務並不因外匯波動而 過程中履行合約。該等責任所產生的負債金額(如有)未能確定, 承受重大風險。 惟董事認為,任何因此而產生的負債均不會對本集團的財務狀況 造成重大影響。 本集團的融資大部分均以美元等外幣列值。因此,本集團已訂立 遠期及掉期合約,以管理因外幣匯率及利率的不利波動而承受的 於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已就授予本集團一家聯營公司信貸 風險。該等工具與信譽良好的金融機構簽訂。於2025年6月30日, 融資港幣7.80億元(於2024年12月31日:相同)向一家銀行 大部分遠期及掉期合約均指定作為本集團相關融資的現金流 提供部分擔保,其中港幣7.80億元(於2024年12月31日: 對沖。 港幣7.80億元)已由該聯營公司動用。本集團就已動用金額所佔 擔保約為港幣2.35億元(於2024年12月31日:港幣2.35億元), 因此,該等營運及財務風險對本集團所構成的影響可視為並不 有關擔保按本集團於該聯營公司所持權益百分比釐定。 重大。 人力資源 資產抵押 本集團於2025年6月30日在全球25個國家及城市聘用超過 於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並無以資產(於2024年12月31日:無) 14,400名僱員(於2024年6月30日: 14,800名),其中約 作抵押以取得本集團的銀行信貸。 百分之六十八的僱員在香港工作,其餘則大部分受僱於中國 內地。為實現業務表現目標,本集團特別設立績效花紅及獎勵 計劃,鼓勵及嘉許各級僱員。績效花紅一般根據本集團整體以及 各業務單位達致的收益、EBITDA及自由現金流目標以及僱員的 績效評核發放。 中期股息 董事會向於2025年8月20日(星期三)名列本公司股東名冊的股東 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 港幣9.77分(2024年6月30日:港幣9.77分),並於 2025年9月5日(星期五)或前後支付。 電訊盈科 2025年中期報告 21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港幣百萬元(惟每股虧損除外) 附註 2024 2025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港幣百萬元(惟每股虧損除外) 附註 2024 2025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除所得稅前溢利 2、4 677 1,204 所得稅 5 (326) (446) 本期溢利 351 758 應佔溢利╱(虧損): 本公司股權持有人 (462) (445) 永續資本證券持有人 117 115 非控股權益 696 1,088 351 758 每股虧損 7 基本 (5.98)分 (5.75)分 攤薄 (5.98)分 (5.75)分 載於第29至第44頁的附註為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的組成部分。 港幣百萬元 2024 2025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港幣百萬元 2024 2025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其他全面(虧損)╱收益 本期全面收益總額 94 141 應佔: 本公司股權持有人 (682) (782) 永續資本證券持有人 117 115 非控股權益 659 808 本期全面收益總額 94 141 載於第29至第44頁的附註為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的組成部分。 電訊盈科 2025年中期報告 23 於2025年6月30日 (額外資訊) 港幣百萬元 本集團 本公司 於2024年 於2025年 於2024年 於2025年 附註* 12月31日 6月30日 12月31日 6月30日 (經審核) (未經審核) (經審核) (未經審核) 於2025年6月30日 (額外資訊) 港幣百萬元 本集團 本公司 於2024年 於2025年 於2024年 於2025年 附註* 12月31日 6月30日 12月31日 6月30日 (經審核) (未經審核) (經審核) (未經審核) 83,727 85,247 36,840 36,842 流動資產 應收附屬公司的款項 – – 10,624 12,820 存貨 2,122 2,138 – – 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流動資產 4,703 5,083 46 45 合約資產 1,711 1,730 – – 應收營業賬款淨額 8 3,677 3,568 – – 應收關連公司的款項 23 49 – 3 衍生金融工具 – 7 – – 其他金融資產 – 814 – – 可收回稅項 7 7 – – 受限制現金 205 197 – – 短期存款 295 503 – – 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 2,288 1,826 111 51 15,031 15,922 10,781 12,919 港幣百萬元 本集團 本公司 於2024年 於2025年 於2024年 於2025年 附註* 12月31日 6月30日 12月31日 6月30日 (經審核) (未經審核) (經審核) (未經審核) (額外資訊) 港幣百萬元 本集團 本公司 於2024年 於2025年 於2024年 於2025年 附註* 12月31日 6月30日 12月31日 6月30日 (經審核) (未經審核) (經審核) (未經審核) (25,291) (22,766) (40) (1,264) 非流動負債 長期借款 (47,985) (55,959) (9,839) (11,793) 應付附屬公司的款項 – – (7,043) (6,860) 衍生金融工具 (798) (1,091) – (81) 遞延所得稅負債 (5,028) (5,226) – – 界定利益退休金計劃負債 (58) (49) – – 通訊服務牌照費用負債 (3,198) (3,633) – – 合約負債 (974) (948) – – 租賃負債 (919) (1,039) – – 應付一家非控股權益的款項 (344) (344) – – 其他長期負債 (2,649) (2,718) – – (61,953) (71,007) (16,882) (18,734) 資產淨值 11,514 7,396 30,699 29,763 資本及儲備 股本 10 12,954 12,954 12,954 12,954 儲備 (11,350) (14,320) 17,745 16,809 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權益 1,604 (1,366) 30,699 29,763 永續資本證券 5,884 5,592 – – 非控股權益 4,026 3,170 – – 權益總額 11,514 7,396 30,699 29,763 * 上述參照的附註僅與綜合財務狀況表有關。以上於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的本公司財務狀況表僅呈列為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的額外資 訊。 載於第29至第44頁的附註為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的組成部分。 電訊盈科 2025年中期報告 25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港幣百萬元 2024 (未經審核)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港幣百萬元 2024 (未經審核) 以公平價值 誌入其他全面 庫存 僱員股份 貨幣匯兌 對沖 對沖 收益的金融 其他 累計 股本 股份 報酬儲備 儲備 儲備 成本儲備 資產儲備 儲備 虧損 總額於2024年1月1日 12,954 (10) 54 (146) (22) (75) (219) (82) (9,973) 2,481 5,886 1,334 9,701本期全面收益╱(虧損)總額 本期溢利╱(虧損) – – – – – – – – (462) (462) 117 696 351其他全面(虧損)╱收益 其後不會重新分類至綜合損益表的項目: 以公平價值誌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資產的 公平價值變動 – – – – – – 3 – – 3 – (4) (1) 已重新分類或其後可重新分類至綜合損益表的項目: 換算匯兌差額: -換算附屬公司的海外業務的匯兌差額 – – – (42) – – – – – (42) – (27) (69)-換算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的海外業務的匯兌差額 – – – (172) – – – – – (172) – (1) (173)現金流對沖: -公平價值變動中的有效部分 – – – – (68) – – – – (68) – (59) (127)-自權益轉撥入綜合損益表 – – – – 26 3 – – – 29 – 27 56對沖成本 – – – – – 30 – – – 30 – 27 57 本期其他全面(虧損)╱收益 – – – (214) (42) 33 3 – – (220) – (37) (257)本期全面收益╱(虧損)總額 – – – (214) (42) 33 3 – (462) (682) 117 659 94與股權持有人的交易 僱員股份報酬 – – 19 – – – – – – 19 – 6 25 根據股份獎勵計劃將電訊盈科有限公司股份 (「電訊盈科股份」)及香港電訊信託與香港電訊有限公司 的股份合訂單位(「股份合訂單位」)歸屬 – 7 (27) – – – – – 20 – – – –根據股份獎勵計劃授出的電訊盈科股份及股份合訂單位的 分派╱股息 – – (5) – – – – – – (5) – – (5) 支付上一年度的股息(附註6(b)) – – – – – – – – (2,202) (2,202) – – (2,202)向附屬公司的非控股股東宣派及支付的分派╱股息 – – – – – – – – – – – (1,603) (1,603)向永續資本證券持有人派付分派 – – – – – – – – – – (118) – (118)股權持有人注資及獲分派總額 – 7 (13) – – – – – (2,182) (2,188) (118) (1,597) (3,903)不會引致失去控制權的附屬公司的權益變動(附註16) – – – – – – – – 375 375 – 406 781與股權持有人的交易總額 – 7 (13) – – – – – (1,807) (1,813) (118) (1,191) (3,122)於2024年6月30日 12,954 (3) 41 (360) (64) (42) (216) (82) (12,242) (14) 5,885 802 6,673 (未經審核) 港幣百萬元 2025 (未經審核) 以公平價值 誌入其他全面 庫存 僱員股份 貨幣匯兌 對沖 對沖 收益的金融 其他 累計 股本 股份 報酬儲備 儲備 儲備 成本儲備 資產儲備 儲備 虧損 總額於2025年1月1日 12,954 (12) 54 (334) (12) (6) (35) (82) (10,923) 1,604 5,884 4,026 11,514本期全面收益╱(虧損)總額 本期溢利╱(虧損) – – – – – – – – (445) (445) 115 1,088 758其他全面(虧損)╱收益 其後不會重新分類至綜合損益表的項目: 以公平價值誌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資產的 公平價值變動 – – – – – – (139) – – (139) – (107) (246)已重新分類或其後可重新分類至綜合損益表的項目: 換算匯兌差額: -換算附屬公司的海外業務的匯兌差額 – – – 78 – – – – – 78 – 64 142-換算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的海外業務的匯兌差額 – – – 89 – – – – – 89 – – 89現金流對沖: -公平價值變動中的有效部分 – – – – (165) – – – – (165) – (50) (215)-自權益轉撥入綜合損益表 – – – – (211) 1 – – – (210) – (192) (402)對沖成本 – – – – – 2 – – – 2 – 2 4 應佔一家聯營公司其他全面收益 – – – – – – 8 – – 8 – 3 11本期其他全面(虧損)╱收益 – – – 167 (376) 3 (131) – – (337) – (280) (617)本期全面收益╱(虧損)總額 – – – 167 (376) 3 (131) – (445) (782) 115 808 141與股權持有人的交易 僱員股份報酬 – – 21 – – – – – – 21 – 8 29 根據股份獎勵計劃將電訊盈科股份及股份合訂單位歸屬 – 8 (25) – – – – – 17 – – – –根據股份獎勵計劃授出的電訊盈科股份及股份合訂單位的 分派╱股息 – – (6) – – – – – – (6) – – (6) 支付上一年度的股息(附註6(b)) – – – – – – – – (2,203) (2,203) – – (2,203)向附屬公司的非控股股東宣派及支付的分派╱股息 – – – – – – – – – – – (1,673) (1,673)贖回永續資本證券 – – – – – – – – – – (287) – (287)向永續資本證券持有人派付分派 – – – – – – – – – – (120) – (120)股權持有人注資及獲分派總額 – 8 (10) – – – – – (2,186) (2,188) (407) (1,665) (4,260)不會引致失去控制權的附屬公司的權益變動(附註16) – – – – – – – – – – – 1 1與股權持有人的交易總額 – 8 (10) – – – – – (2,186) (2,188) (407) (1,664) (4,259)於2025年6月30日 12,954 (4) 44 (167) (388) (3) (166) (82) (13,554) (1,366) 5,592 3,170 7,396載於第29至第44頁的附註為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的組成部分。 電訊盈科 2025年中期報告 27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港幣百萬元 2024 2025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港幣百萬元 2024 2025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投資活動 於聯營公司的投資 (88) (105) 有關業務合併的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流出淨額 – (61) 其他投資活動 (3,784) (4,055) 投資活動所動用的現金淨額 (3,872) (4,221) 融資活動 新籌集的借款 18,916 24,433 不會引致失去控制權而出售附屬公司的部分權益所得款項 781 – 其他融資活動(包括償還借款) (20,896) (25,754) 融資活動所動用的現金淨額 (1,199) (1,321) 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減少淨額 (660) (468) 匯兌差額 (11) 6 於1月1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 2,627 2,288 於6月30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 1,956 1,826 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分析: 現金及銀行總結餘 2,304 2,526 減:受限制現金 (161) (197) 減:短期存款 (187) (503) 於6月30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 1,956 1,826 載於第29至第44頁的附註為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的組成部分。 1 編製基準 電訊盈科有限公司(「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是依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 券上市規則》附錄D2所載適用的披露要求,以及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的《香港會計準則》34中期財務報告而編製。本未經審核簡明綜 合中期財務資料應與本集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綜合財務報表一併參閱。 除另有指明外,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乃以港幣呈列。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已於2025年8月1日獲批准發 佈。 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已經本公司的審核委員會審閱,並按照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的《香港審閱委聘準則》2410 由實體獨立核數師執行中期財務資料審閱工作的準則由本公司的獨立核數師所審閱。 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所載有關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財務資料為比較資料,並不構成本公司該年度的法定年 度綜合財務報表的一部分,惟摘錄自該等財務報表。根據香港《公司條例》(第622章)第436條,與該等法定財務報表有關而須予披 露的進一步資料如下: - 按照香港《公司條例》(第622章)第662(3)條及附表6第3部的規定,本公司已向公司註冊處處長交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的財務報表。 - 本公司的核數師已就本集團的該等財務報表作出報告。該核數師報告並無保留意見;亦無載有核數師在無保留意見情況下以強 調方式提請有關人士注意的任何事宜;亦無載有根據香港《公司條例》(第622章)第406(2)、第407(2)或(3)條作出的陳述。 編製符合《香港會計準則》34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要求管理層作出判斷、估計及假設,而該等判斷、估計及假設會 影響如何應用會計政策及由年初至今就資產、負債、收入及開支所呈報的金額。實際結果或會與該等估計有所不同。 編製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時,管理層就採用本集團的會計政策及估計不確定因素的主要來源所作的重大判斷,與編製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綜合財務報表時採用的一致。 編製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時採用的會計政策、呈列基準及計算方法,與本集團編製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 度綜合財務報表時採用的會計政策、呈列基準及計算方法一致,惟採納下列經修訂《香港會計準則》除外。該經修訂《香港會計準則》 於2025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會計期間首次生效並列述如下。 下列經修訂的《香港會計準則》於2025年1月1日開始的財務年度採納,但對本集團本期及過往會計期間所匯報的業績及財務狀況並 無重大影響。 - 《香港會計準則》21(修訂本),外幣匯率變動的影響 本集團並無提早採納任何於本會計期間尚未生效的新訂或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香港會計準則》及《詮釋》。 於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的流動負債超過其流動資產港幣68.44億元。考慮到本集團產生來自營運的現金流入淨額及籌集額外 的債務融資的能力,以及於2025年6月30日可用的未提取銀行信貸,管理層認為,本集團有能力支付在未來12個月之內到期的債 務。因此,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按持續經營基準編製。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1 編製基準 電訊盈科有限公司(「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是依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 券上市規則》附錄D2所載適用的披露要求,以及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的《香港會計準則》34中期財務報告而編製。本未經審核簡明綜 合中期財務資料應與本集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綜合財務報表一併參閱。 除另有指明外,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乃以港幣呈列。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已於2025年8月1日獲批准發 佈。 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已經本公司的審核委員會審閱,並按照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的《香港審閱委聘準則》2410 由實體獨立核數師執行中期財務資料審閱工作的準則由本公司的獨立核數師所審閱。 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所載有關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財務資料為比較資料,並不構成本公司該年度的法定年 度綜合財務報表的一部分,惟摘錄自該等財務報表。根據香港《公司條例》(第622章)第436條,與該等法定財務報表有關而須予披 露的進一步資料如下: - 按照香港《公司條例》(第622章)第662(3)條及附表6第3部的規定,本公司已向公司註冊處處長交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的財務報表。 - 本公司的核數師已就本集團的該等財務報表作出報告。該核數師報告並無保留意見;亦無載有核數師在無保留意見情況下以強 調方式提請有關人士注意的任何事宜;亦無載有根據香港《公司條例》(第622章)第406(2)、第407(2)或(3)條作出的陳述。 編製符合《香港會計準則》34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要求管理層作出判斷、估計及假設,而該等判斷、估計及假設會 影響如何應用會計政策及由年初至今就資產、負債、收入及開支所呈報的金額。實際結果或會與該等估計有所不同。 編製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時,管理層就採用本集團的會計政策及估計不確定因素的主要來源所作的重大判斷,與編製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綜合財務報表時採用的一致。 編製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時採用的會計政策、呈列基準及計算方法,與本集團編製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 度綜合財務報表時採用的會計政策、呈列基準及計算方法一致,惟採納下列經修訂《香港會計準則》除外。該經修訂《香港會計準則》 於2025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會計期間首次生效並列述如下。 下列經修訂的《香港會計準則》於2025年1月1日開始的財務年度採納,但對本集團本期及過往會計期間所匯報的業績及財務狀況並 無重大影響。 - 《香港會計準則》21(修訂本),外幣匯率變動的影響 本集團並無提早採納任何於本會計期間尚未生效的新訂或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香港會計準則》及《詮釋》。 於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的流動負債超過其流動資產港幣68.44億元。考慮到本集團產生來自營運的現金流入淨額及籌集額外 的債務融資的能力,以及於2025年6月30日可用的未提取銀行信貸,管理層認為,本集團有能力支付在未來12個月之內到期的債 務。因此,本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按持續經營基準編製。 2 分類資料 營運決策者(「營運決策者」)為本集團高級管理人員,負責審閱本集團的內部匯報,以評估表現及分配資源,而分類資料按照此內部 匯報呈報如下。 營運決策者會從產品角度考慮業務及評估以下各個分類的表現: - 香港電訊有限公司(「香港電訊」)是香港首屈一指的電訊服務供應商。香港電訊及其附屬公司的主要業務為提供科技及電訊及 相關服務,包括企業方案、流動通訊服務、整體家居方案、媒體娛樂及其他新業務如會員平台、金融服務及健康科技服務。 業務主要在香港營運,也為中國內地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客戶提供服務。 - 媒體業務除了在香港提供本地免費電視服務外,還在香港、亞太地區及世界其他地方提供over-the-top(「OTT」)數碼媒體娛樂 服務,也從事內容創作、藝人及活動管理。 - 本集團的其他業務(「其他業務」)主要包括企業支援服務及其他IT企業方案業務。 營運決策者根據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的經調整盈利(「EBITDA」),衡量評估各業務分類表現。EBITDA指未計下列項目的 盈利:利息收入、融資成本、所得稅、折舊及攤銷、出售物業、設備及器材、租賃土地權益、使用權資產及無形資產的增益╱ 虧損、其他增益╱虧損淨額、物業、設備及器材的虧損、重組成本、商譽、有形及無形資產及於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權益的減值 虧損,以及本集團應佔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業績。 分類收益、開支及分類表現包括各分類間的交易。分類間的價格是按為其他外界人士提供的類似服務的類似條款釐定,來自外界 人士的收益均以與綜合損益表一致的方式衡量,並向營運決策者匯報。 向本集團營運決策者呈報關於本集團須列報的業務分類資料載列如下:港幣百萬元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未經審核) 2 分類資料(續) 向本集團營運決策者呈報關於本集團須列報的業務分類資料載列如下:港幣百萬元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未經審核) 收益 對外收益 16,000 1,325 373 – 17,698 分類間收益 669 244 – (913) – 總收益 16,669 1,569 373 (913) 17,698(未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