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测试开放智能体应用入口,AI智能体打开更多商业化场景
在产业层面,近年来AI智能体在任务规划、多模态交互、自主决策等方向取得显著进展。OpenAI于2024年发布的Agent系统实现远程浏览器操作与财务分析的闭环执行,任务完成准确率达92.3%。微软Build 2025大会展示的“智能体网络”技术,使跨平台协作响应延迟降至200毫秒以内。 政策层面,2023年出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确立“发展与安全并重”原则,要求算法设计为智能体商业化划定合规边界。 2024年则首次将“人工智能+”行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部设立120亿元AI专项基金,重点支持智能体在制造、医疗等领域的集成应用。 2025年深圳发布《AI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2026年产业规模目标8000亿元,对智能体硬件研发给予15%税收抵扣。 展望后市,中研普华指出,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数百亿元,其中金融领域智能体渗透率最快(年增120%),医疗领域次之(85%)。 具体到A股市场,Gartner预测到2028年15%日常工作决策由智能体完成。国内机构认为智能体平台型企业将享受毛利率溢价,可关注布局入口生态的企业。 .光.大.证.券.微.资.讯
![]() |